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水资源污染对人民群众健康与安全的危害和影响,比空气污染的影响要严重和深远得多。”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教授杨亚达建议,政府要定期公布我国江河流域主要地段水质状况。
杨亚达说,当前我国的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面临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等多方面压力。在七大水系中,低于III类标准的水所占比例超过半数。河流的污染物扩散快、危害大,污染物通过饮水可直接毒害人体,也可通过食物链和灌溉农田间接危及人身健康。
自“九五”以来,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已有所改善。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水环境问题比较复杂,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解决水环境问题需要经过一个缓慢的过程,尤其是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还比较缓慢。因此她建议,完善针对江河流域主要地段的全国统一的水质状况定期监测和公布体系,倒逼各流域支流的水污染防治的工作提高效率。
“当前江河流域各地发布水质状况信息时,所使用的指标体系复杂多样且尚未实现全国统一,让社会公众对水质状况的真实情况缺乏最直观的认识,从而影响到老百姓的知情权。”她认为,针对江河流域主要地段的全国统一的水质状况定期监测和公布体系应该包括统一的水质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常态化的江河流域水质状况监测评价和信息公布制度,以及以地方政府为主的流域污染治理问责机制,并且通过可靠有效的水质状况信息披露渠道,鼓励公众参与。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案由农林生物质发电是新能源领域的“三驾马车”之一,我国自2006年首个项目启动以来,历经19年的积累与发展,如今装机容量已达2000万千瓦以上,遍布全国500多个县市,行业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产业链上下游关联着数百万人口的生计,其细分领域位居全球第一。生物质发电既是新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各个行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生态欠账,环境本身没有问题。建设美丽中国不是环保部门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交响乐’。”今年两会,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李海生,这位深耕环保事业四十载的“科技老兵”,依然将关注
3月5日9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
3月5日9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一年来,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深入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荒漠化、
3月5日9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生态环境质量有新改善,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2.7%,优良天数比例上升至87.2%,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到90.4%。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3月4日下午3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开幕会上,与会全国政协委员审议通过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议程,听取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围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3月3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一层新闻发布厅举行。发布会上,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刘结一回答了记者提问,其中,多项内容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中国环境报记者现场了解到,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于3月4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于3月10日上
3月1日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决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25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建议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
全国人大代表李丽丽是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水务公司的首席工程师,在污水处理行业工作了16年。2024年,她所在的污水处理厂生化池顶和屋顶上都装上了光伏发电板,整个厂区四分之一的用电是光伏发电,下一步,他们的目标是打造零碳工厂。李丽丽长期关注污水处理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先后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之年。近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召开地方两会,讨论和部署新一年的发展改革工作。笔者梳理发现,以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是各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也是地
前不久召开的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了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十三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通过了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十三届三
据美国energynews网站报道,锂矿开采对于水资源的需求前景可能会引发冲突。矿业公司和美国政府正在投资增加锂的开采,锂是一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特别是电动汽车电池和大型电网规模的蓄电池。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向能源部贷款计划办公室注入了约117亿美元,以支持能源项目的新贷款,包括锂
“2022年,沿黄河9省煤炭产量35.9亿吨,矿井涌水量约为65亿立方米,接近我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一期设计调水量80亿立方米。”这些矿井水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处置与资源化利用,不仅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污染危害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还会引发矿井突透水事故,带来严重的生产安全风险。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
2022年,是中国与孟加拉国签订“一带一路”倡议的第6个年头。就在这个月,“一带一路”倡议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重要组成部分——孟加拉国达舍尔甘地污水处理厂项目正式投产。时光回溯到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孟加拉国。在两国元首的共同见证下,中国与南亚国家首个政府间共建“一带一路”合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贵州省清镇市流长苗族乡凹河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建成投入运行。
2021年污水处理需求依然紧迫,处理价格仍有提升空间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逐步加强,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不断进步和完善。垃圾渗滤液具有严重的污染性,实现垃圾渗滤液资源化利用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根据我国生活垃圾渗滤液特征,单纯采取某一种处理技术无法达到废水排放标准,因此还要采取组合式处理工艺实现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有效处理,进而实现垃圾渗滤液的资源化利用。
介休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的投运,进一步提升了介休市污水处置的能力和水平,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报告》涵盖污水处理行业政策环境、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全国重点省市发展情况、龙头企业经营状况以及在各个细分领域的布局与进展、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投资机会挖掘等深度内容和全面数据。
城市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极,其碳排放量的多寡关系到区域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其中尤以资源型城市的低碳转型最为迫切。这不仅是资源型城市自身需要思考的发展难题,更是新时代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面向。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工业污水排放量一直较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工业污水未经处理达标即排放,导致自然水体水质不断恶化,水资源污染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务行业包括原水处理与取水、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及围绕水资源的其他处理、非农利用与分配,作为最重要、最基础的城乡服务行业之一,人类一切日常生产、生活活动都离不开水,其关系国计民生,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2025年的春天,一场盛会如约而至,3月初,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2025年不仅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十五五”规划开启新篇的重要节点,五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民生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光伏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
东风浩荡,盛会开幕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围绕能源领域的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系列“两会热词”引人关注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关于这些热点华能人有话说↓↓↓↓从“两会热词”中感受华能发展脉搏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
3月14日,2023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正式发布。谈到五年来做的主要工作,报告指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推进污
“就乡村振兴来讲,下一步在具体工作中,我感到要突出三个关键词:一是全面。不光是发展经济,而是要全面彰显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3月13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这样强调。我国广袤的农村除了食物供给、居住等经济价值之外,还可以提供景
2023年全国两会上,有关新能源的话题,仍然是大家瞩目的焦点,两会代表、委员围绕如何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出众多提案。小编整理了相关建言,以飨读者。(来源:微信公众号“中能传媒研究院”)钱智民:大力支持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近年来,相关部门、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后,黄润秋部长亮相首场“部长通道”并回答了现场记者提出的三个问题。答问中列举了17组数据,下面带您回顾~
3月6日,《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发布,其中提到,支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落实财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支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范围,加大相关产品采购力度。支持可再生能源
3月5日上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2023年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在人民大会堂开启。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走上“部长通道”,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光明日报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请问,您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环境
3月5日上午,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亮相全国两会“部长通道”,回答了媒体记者提问。下面,我们用5组关键词带您速览——关键词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十年实践表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本质区别。在理念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我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处理好发
自2020年底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两会期间关于双碳的提案就是各方关注的重点。在今年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率先以“关于完善碳排放管理机制促进企业自觉践行双碳责任”的提案拉开了2023年两会双碳提案的序幕,预计随后就将会有一大批双碳提案提出。我曾经在两会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