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场地修复评论正文

国际PPP项目这么火 你知道如何规避其中风险吗?

2016-03-29 09:06来源:一带一路金融工程作者:刘峰 刘建安关键词:PPPPPP项目EPC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上述原则下,系统风险中的国家级风险,如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等主要应由政府承担;市场级风险,如经济风险、违约风险、不可抗力风险偏向于参与各方共担;而项目级风险,包括大部分非系统风险、投标不成功的风险等基本都由中标的项目公司承担。

公平、合理而有效的风险分配结果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要靠艰苦细致的谈判和搏弈实现的。不认真做好这一步,风险分配的权重必然倾向企业去承担较多风险。

金融机构对项目贷款的定价是基于对项目风险及风险分担的分析判断,为了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预期,从而减少金融机构要求增加的风险附加率(溢价利率),私营合作方必须全力化解风险或是将风险转移给其他团体。

谈判要有专业知识、要熟悉PPP国际通行原则和惯例,要有良好心态,既要据理力争,也要向政府或公共机构进行有理有利的宣讲。

谈判要有详细预案,有力保的部分,有可退让和妥协的筹码。有熟悉业务的专职翻译、律师等。

在做好顶层设计和风险分配基础上,BOT/PPP是可以获得长期收益的好项目,而营利大小,很大程度上主要取决于与政府的特许权经营协议和合作合同。

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在风险分担责任落实前后,要研究出自己分担的工程项目风险的应对策略,包括:

风险回避。如果发现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很高,而且可能损失也很大,又没有其他有效的对策来降低风险时,应采取放弃项目、放弃原有计划或改变目标等方法,使其不发生或不再发展,从而避免可能发生的潜在损失。

风险自留。可分为非计划风险自留和计划性风险自留两种。

风险控制与化解。风险控制措施应当形成一个周密的、完整的损失控制系统,一般应由预防计划、灾难计划和应急计划三部分组成。

风险转移。通过某种方式将某些风险的后果连同应对的权利和责任转移给他人。

企业对PPP项目风险识别和应对措施,主要集中和体现在前期和中标初期,这时识别风险和采取应对措施事半功倍。

企业中标后就成为BOT/PPP合同结构中的主导者,在项目实施步骤上,不应急功近利,而要以长远获益为目标,实行最严格的质量管理,合理实现建设阶段的利润。

同时为控制建设成本超支风险,PPP项目也应采用EPC总承包方式进行实施。项目的运营和管理也要组建或聘用专业公司进行。

在项目各阶段都要落实责任制,控制成本,保证质量。在实现项目全寿命管理服务成本最低中,项目公司股东才能获得高额投资回报。

原标题:国际PPP项目这么火,你知道如何规避其中风险吗?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