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会展正文

环保部长:浙江“五水共治”值得各地学习

2016-04-22 11:49来源:21世纪报道作者:姚建莉关键词:五水共治水污染防治陈吉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4月20日至21日,全国水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在浦江召开。会议总结浙江“五水共治”工作经验和做法,要求各省(区、市)认真学习浙江经验,扎实推进全国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

作为国内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之一,浙江也率先感受水环境所带来的压力。面对严峻的生态形势,2013年底,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五水共治”的重大决策部署:7年总规划投资4680亿元,实施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行动。

金华市浦江县是浙江打响“五水共治”发令枪的地方。两年来,金华水质得到历史性突破,所有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标准,境内所有干流断面全部消灭劣Ⅴ类,城乡环境大幅改观,既赢得了“奖杯”——连续两年勇夺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市“大禹鼎”,也赢得了“口碑”——群众满意度测评高达98.6%。

近年来,浙江加强水环境治理机制创新,推进水环境管理网格化,形成了党政负责人牵头领衔、多部门联合作战的“河长制”机制,形成了一套创新的治水工作体系。“五水共治”治出水环境质量改善,治出转型升级新局面。两年多来,全省消灭6500公里垃圾河,整治黑臭河超过5100公里,城乡水环境显著改善。

同时,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水环境质量双提高。2015年,全省地表水省控断面Ⅲ类以上水质比例达到72.9%,比2013年提高9.1个百分点;全省规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6.3%、6.9%和6.9%。

下一步,浙江将继续落实国家“水十条”,全面推进河道清淤,继续强化截污纳管,深化实施产业整治,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力争到2020年,地表水劣Ⅴ类水质断面全面消除,河流Ⅲ类以上水质断面比例达到80%,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浙江“五水共治”或许能为为其他省份处理好生态保护同经济发展关系提供新思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浙江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水污染防治方面,做的早,走在前,有很多值得各地学习的好经验、好做法。”会上,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感慨道:“浙江这些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环境的变化。由于环境的改善,浙江城乡差异缩小,发展质量得到了提高,老百姓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在陈吉宁看来,浙江“五水共治”坚持质量导向、系统治理,水陆统筹、防治并举,党政同责、强强落实,建章立制、严格执法,市场导向、全民共治,值得各地认真思考学习。

同时,陈吉宁表示,浙江治水实现了四个转变,为环保工作带来了启示:在思想观念上,要从单纯追求GDP增长向主动实践两山绿色发展理论转变;在战略目标上,要从过去抓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向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转变;在体制机制上,要从环保部门单打独斗向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转变,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在推进方法上,要从自上而下为主向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做好新时期水环境保护工作。

原标题:环保部长:浙江“五水共治”值得各地学习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五水共治查看更多>水污染防治查看更多>陈吉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