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三、余热余能的潜力分析
余热余能潜力分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它,并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提高余热余能的利用水平,使更多的、原来无用的余热余能得到了合理利用,变废为宝。为了正确地提高余热余能的利用水平,更好地挖掘其潜力,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分析方法及原则。过去,人们多以热力学第一定律来考虑能量的平衡与利用,通过建立热平衡关系来分析问题。这样在实际工作中虽然也取得了大量的成绩,但却忽略了很重要的问题:不仅该有的潜力未能发现,也不能在某些情况下正确地选用余热余能的利用措施。例如用天然气锅炉烧蒸汽与美宝炉烘干物料等的高位低用,浪费了大量的火用,使燃料的高位能白白浪费,变成了相应的低位热。从第一定律的热平衡看,系统已无利用的潜力,但从火用平衡角度而言,其回收的潜力则很大。所以,目前应同时考虑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不仅要考虑热平衡,更要考虑火用平衡。即不仅要考虑能源量的大小,同时还要考虑能源质的差异。为此,要求我们在余热余能的利用过程中,充分地考虑能的梯级利用,实现“温度对口、梯级利用”及“品位对口、梯级利用”。这样不仅可以全面地看到其可利用潜力,还可以为其合理利用指出正确的方法、措施。
现结合能源利用数量比较多的行业进行分析说明如下:
1、电力行业
目前,我国的能源有30%左右被电力行业利用了,其中主要为煤炭。上世纪末,发电系统的热效率为35%左右,经过十余年的大力发展,我国发电的总装机容量为12.5亿千瓦左右。大型火电厂以60万千瓦的、高参数的大机组为主力军,其中火电占了8.5亿千瓦左右。系统热效率达到了40%左右,最高达到了44%左右。而发达国家已经将火力发电系统的热效率提升至60~70%左右,并且CO2达到零排放。为什么我们国家过去和现在的系统热效率低于发达国家20%左右?这里的主要问题是我们缺乏从火用平衡及其相关原则的角度去考察问题,当然也与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有关。要想解决问题,必须从新的理念出发。从热平衡来看,火力发电的损失大部分是锅炉的排烟损失及汽轮机冷凝损失的余热给带至大气,我国火电效率再提高已十分困难;但如果从火用平衡的角度思考问题,只要设法降低锅炉的燃烧火用损失及其相关的传热火用损失,在系统中充分地注意高位高用,合理集成,这样一来火用(热)效率也会大大提升。因为火用损失部分被利用,发电后的热损失也相应地下降,满足了热平衡的要求,所以相关的热损失也会相应地降低。发达国家煤电系统发电效率达到60%左右,这个过程即是一项合理利用余热余能的典型。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改变理念,以创新的视角来改造我们的发电系统,我国发电系统尚有20%以上的利用潜力。也就是说目前从热平衡角度而言,余热损失可降低20%以上。火电发电过程的发电效率的提高,表现为降低了的余热余能,而上述目标实际上是将高位火用损失在改善过程中正确、合理利用的结果。
2、钢铁及有色冶金产业
钢铁及有色冶金产业不仅是一个耗能大户,实际上还是我国制造业的重点行业,目前钢铁行业一年的总产能约为9亿吨,是全世界的首位,占世界总量的50%以上,有色冶金行业也不例外。虽然,在目前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可能会有大幅度地下降,但其基本格局不会有大的变化。因为其投入太大、影响也大,钢铁行业在产能过剩的压力下,十分重视相关的余热余能的利用,进行了大量的节能技改。例如,大力推进余热余能的煤气发电、干熄热发电、余热发电、废锅汽轮机发电、燃气蒸汽轮机联合发电等。某钢铁公司,设计规模仅800万吨/年,其余热余能的发电能力就有48万千瓦,占自用电比例高达75%以上。如果继续进行深度改造,还有十余万千瓦的潜力。如果我国的钢铁行业按此规模进行考虑,仅发电即有5000万千瓦左右的装机潜力,发电能力也会达到3500万千瓦左右。过去炼钢的钢水要先浇铸成钢锭,使之冷却放出余热;为了轧钢又要加热至1000℃以上再行轧制。但随着连铸技术的出现,即炼钢以后直接轧制,冷却余热的合理利用使其效率提高了10%左右,为炼钢系统实现负能冶炼出力最大。钢铁行业的大型流体设备(风机、泵类、压缩机等)利用十分广泛,能耗也十分巨大,但是由于匹配不合理产生的节流损失以及冷却加热不合理的损失等浪费的能量极大。如以上述800万吨/年的钢厂为例,其余能的节约量约在20亿千瓦时左右。总之,钢铁与有色冶金产业既是我国的重要产业,又是世界的首户,其余热余能的潜力均在20%以上,余热余能的数量、比例较大,节能的潜力也较大。
3、石油化工行业
这里讲的石油化工行业是泛指:包括石油、石化、基础化工、常规化工、化肥、医药等行业的综合,也是我国最重要的制造产业之一,能源消耗较多的产业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上述行业的总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0%以上。在上述行业中,由于化学反应是其基本的生产过程,这样即出现了大量的余热余能。此行业与钢铁行业类似,具有大量的余热余能,可以用来发电。例如,硫酸生产过程中的工质温度约在1000℃左右(过去利用较少),目前仅能用来产生中压蒸汽。但从火用损失角度分析而言,完全可以用来产生10MPa,540℃左右的蒸汽,这样发电能力即可能增加40%以上。大量的化工产品需要烘干,为此相当多的企业采用以天然气或煤燃烧后的烟气直接烘干,这样一来高位能即随着过程的排烟余热而损失掉了,利用率极低。如果合理利用,采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或热电联产,上述经余热带走能量(烟气)中的30%可能被回收。化工行业是电能消耗最大的行业,流体机械的数量及能耗都是各行业之首,这里的节流损失、不合理的冷却及加热损失、布置位置不合理产生的不必要流阻损失约占其总电耗的28%以上。目前由于采用了各种调速、合理匹配等措施,回收了大约15%以上的电能。但仍有大量的设备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回收这部分余能。石化行业为了工艺的需要消耗数以亿吨/小时的蒸汽,但是由于装置及系统的问题,真正有效的利用仅50%左右,大量的热能随着过程的进行,损失在过程传输与使用不合理之中。如能合理回收,大约有30%左右的量可能被回收。为了输送天然气、石油,必须加压,从而消耗了大量的电能及其它形式的能量。在使用时又产生了大量的节流或排放损失。目前出现的压差发电系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好方法之一。
——在采油采气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电能或其它形式的能量,注气、注水以后又变成了余压余能。如何利用这部分余压余能,值得人们研究。
——石化系统的各种产品主要是各种油品、天然气,除了供给化工、交通、军工、其它系统外,相当一部分用于锅炉燃烧产生蒸汽等。这种形式存在严重的高位低用,产生了大量的高位余能(火用损)。目前全国尚有天然气、油锅炉10万余台,能耗1亿吨标煤/年左右。这部分高位余能如能合理利用,可以多回收电能约80亿度/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0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绿色低碳技术产品征集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根据《上海市工业通信业节能减排和合同能源管理专项扶持办法》(沪经信规范〔2023〕5号)的通知的要求,对实现工艺突破或流程再造,以及企业首次应用绿色低碳新技术、新
日前,攀钢钒板材厂轧钢加热炉烟气脱硫系统投入试运行,系统运行稳定,烟气中二氧化硫、颗粒物排放浓度实现大幅度降低,均满足国家超低排放标准。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由鞍钢集团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承建和运营。近年来,攀钢钒持续推进绿色转型升级,积极开展超低排放改造,提升环境保护水平。本次投运的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有投资者向冰轮环境提问,2024年12月27日国家能源集团山东电力有限公司与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六家单位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合同总金额约21亿元。公司能为国家能源集团山东电力有限公司提供哪些技术装备支持?公司回答表示,公司有意参与国家能源集团山东蓬莱电厂系列建设项目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焦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产业规模庞大,焦化企业众多。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高质量推进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快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已迫在眉睫。同时,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也已成为焦化行业升级的重要方向。为了加快推进焦化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智能管控转型,积极响应国家
日前,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全面实施“光伏+”工程,到2027年,市内光伏装机容量达到450万千瓦。加快推动杭州湾等区域近海风电项目建成并网投运,推动首批深远海风电开发建设。推动漕泾、外高桥扩容量替代等项目建设,全部预留
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9月14日发布《上海市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2024—2027年)》,通过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强化金融支撑机制等措施,推进能源领域、工业领域、交通领域、建筑领域、循环经济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培育重点绿色低碳产业,进一步推进本市绿色低碳转型,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1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上海市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需求侧响应及V2G技术发展,开展虚拟电厂建设和区域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到2025年,需求侧尖峰负荷响应能力不低于5%。原文如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4年6月17日至2024年6月21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国家电投白音华坑口电厂2×66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投入商运6月15日,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白音华坑口电厂2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白音华坑口电厂两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全面建成,正式投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4年6月17日至2024年6月21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国家电投白音华坑口电厂2×66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投入商运6月15日,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白音华坑口电厂2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白音华坑口电厂两台66万千瓦超超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湖北工程公司承建的云煤200万吨/年焦化环保搬迁转型升级项目干熄焦余热余能利用发电系统EPC总承包项目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是“央企入滇”“央地合作”的标杆典范项目,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余热余能利用发电工程。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发电量约2.53亿千瓦时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通知提出,到2025年底,钢铁行业高炉、转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分别比2023年降低1%以上,电弧炉冶炼单位产品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吨钢综合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余热余压余能自发电率比2023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2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0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绿色低碳技术产品征集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根据《上海市工业通信业节能减排和合同能源管理专项扶持办法》(沪经信规范〔2023〕5号)的通知的要求,对实现工艺突破或流程再造,以及企业首次应用绿色低碳新技术、新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有投资者向冰轮环境提问,2024年12月27日国家能源集团山东电力有限公司与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六家单位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合同总金额约21亿元。公司能为国家能源集团山东电力有限公司提供哪些技术装备支持?公司回答表示,公司有意参与国家能源集团山东蓬莱电厂系列建设项目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焦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产业规模庞大,焦化企业众多。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高质量推进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快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已迫在眉睫。同时,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也已成为焦化行业升级的重要方向。为了加快推进焦化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智能管控转型,积极响应国家
日前,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全面实施“光伏+”工程,到2027年,市内光伏装机容量达到450万千瓦。加快推动杭州湾等区域近海风电项目建成并网投运,推动首批深远海风电开发建设。推动漕泾、外高桥扩容量替代等项目建设,全部预留
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9月14日发布《上海市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2024—2027年)》,通过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强化金融支撑机制等措施,推进能源领域、工业领域、交通领域、建筑领域、循环经济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培育重点绿色低碳产业,进一步推进本市绿色低碳转型,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1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上海市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需求侧响应及V2G技术发展,开展虚拟电厂建设和区域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到2025年,需求侧尖峰负荷响应能力不低于5%。原文如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4年6月17日至2024年6月21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国家电投白音华坑口电厂2×66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投入商运6月15日,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白音华坑口电厂2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白音华坑口电厂两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全面建成,正式投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4年6月17日至2024年6月21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国家电投白音华坑口电厂2×66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投入商运6月15日,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白音华坑口电厂2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白音华坑口电厂两台66万千瓦超超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湖北工程公司承建的云煤200万吨/年焦化环保搬迁转型升级项目干熄焦余热余能利用发电系统EPC总承包项目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是“央企入滇”“央地合作”的标杆典范项目,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余热余能利用发电工程。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发电量约2.53亿千瓦时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通知提出,到2025年底,钢铁行业高炉、转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分别比2023年降低1%以上,电弧炉冶炼单位产品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吨钢综合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余热余压余能自发电率比2023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2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有关部门印发《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发改环资〔2024〕730号)、《炼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发改环资〔2024〕731号)、《合成氨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发改环资〔2024〕732号)、《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发改环资〔2024〕733号)。为便于
康碧公司热水解预处理工艺THP采用高温高压蒸汽,对污泥进行蒸煮和瞬时卸压汽爆闪蒸的工艺,改善消化污泥的脱水性能,使污泥中的颗粒污泥溶解,提高了污泥的流动性和可生化程度,可以将市政污泥、有机工业污泥和有机生活垃圾转换成生物质能源。其工艺流程为:污水处理厂的预沉污泥和生化(二沉)污泥混合后,经过预脱水,使污泥含固率达到1518%。先进入污泥储罐,然后由污泥泵打入THP水热解预处理系统。THP预处理后的污泥进入中温高固体浓度的厌氧消化系统。热水解高级厌氧消化通常与热电联产结合。沼气进入热电联产,高温烟气余热提供给锅炉产生蒸汽,如果高温烟气余热不够,部分沼气同
基于吸收式换热的大温差供热技术是指在二级换热站处以吸收式换热机组代替传统的板式换热器,从而使一次管网回水温度降低至30℃以下,拉大了供、回水温差,故称为大温差供热技术。1、原理介绍图为吸收式换热机组流程图,该机组主要由吸收式换热装置和常规板换装置组成。吸收式换热装置以一次网供水的热量作为驱动力,产生热泵效应,进而能够吸收低温热源的热量。一次网供水依次放热给吸收式换热装置的高温热源、常规换热和吸收式换热装置的低温热源,温度降低至30℃以下后返回热电厂。二次网回水依次经过吸收式换热装置和常规换热器被加热升温后,供向热用户。2、优势分析(1)采用吸收式换热机
日前,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热电厂召开300MW机组循环水余热利用项目内审会议,通过东北电力设计院做出的《300MW供热机组循环水余热利用》可行性报告,并就最小进汽量、热泵厂房选址方案等内容提出优化方案。吸收式热泵技术是一项技术成熟、运行经济、安全可靠的热回收技术。采用吸收式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集中式供热方式,与传统汽水换热方式相比较,回收利用了电厂循环冷却水的低位余热,把原本电厂排放掉的循环水热量回收并进入一次热网,可以增加电厂的供热能力,降低电厂的污染物排放水平,降低电厂循环水消耗量。佳木斯热电厂作为华电集团积极推动余热利用等关键技
日前,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热电厂召开300MW机组循环水余热利用项目内审会议,通过东北电力设计院做出的《300MW供热机组循环水余热利用》可行性报告,并就最小进汽量、热泵厂房选址方案等内容提出优化方案。 吸收式热泵技术是一项技术成熟、运行经济、安全可靠的热回收技术。采用吸收式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集中式供热方式,与传统汽水换热方式相比较,回收利用了电厂循环冷却水的低位余热,把原本电厂排放掉的循环水热量回收并进入一次热网,可以增加电厂的供热能力,降低电厂的污染物排放水平,降低电厂循环水消耗量。 佳木斯热电厂作为华电集团积极推动余热利用等关键技术产业化应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