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4、煤炭行业
对我国而言,煤炭行业具有特殊地位。2010年以前,我国能耗的70%以上由煤炭来承担。由于节能减排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发石油、天然气及其它可再生能源,煤炭的比例在缩小,但总量并未减少。煤炭行业的能耗并不太高,但在开发过程中,也有大量的煤层气(余能)及瓦斯气大量的随行产出,但这部分余能的利用水平不高,其潜力很大。
5、建筑、机械制造及其它行业
建材行业中,特别是水泥生产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同时也排放了大量的余热。对这部分余热的利用,近年来作出了较突出的成绩。另外,玻璃行业等均有大量余热余能可以被重视。目前为此也建立了很多相关的余热发电系统,其发电能力达到160万千瓦左右。
机械制造行业是一个十分广泛的行业,在此行业中有大量的各种类型的熔炼炉、加热炉和使用蒸汽的工艺设备,其烟气、蒸汽余热余能大量存在。
另外,食品行业需要大量的蒸汽和各种小型锅炉,产生了大量的高温烟气和蒸汽余热。目前,由于量少、十分分散,利用十分困难,所以其利用的程度十分低下。
按照以上行业的余热余能总量来看,其可用潜力目前约为总能耗的20%左右,数量十分庞大,应引起高度重视。
总之,凡是用能(电、功、热等)地点都会有不同形式的余热余能存在。凡是利用不充分的工艺过程,都大量存在着能的不同程度的降位,即由电、功变为热,或者由高位的蒸汽变为热水,或热水冷却散热至大气的过程。这样说来,凡是降位的能源的运行过程中,未被有效利用的能量就是余热余能。目前,各种工艺过程的能源有效利用水平都在50%左右,所以余热余能的总量约占了实际能耗的50%左右。考虑到其它资源在利用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余热(如硫酸生产过程),所以余热余能可用潜力应在20%以上。对具体项目而言,至于能回收多少?如果按照热的火用平衡及火用效率原理,其数量据不完全统计,也在总能耗的20%以上。余热余能的潜力及总量愈大,说明能源的利用水平愈低。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余热余能的合理利用,使其总量及潜力愈小,说明我们对能源的利用有了较好的利用与提高。
四、余热余能合理利用的原则及主要途径
在分析余热余能的利用问题期间,必须明确以下的认识与原理:余热余能与生产工艺、能源利用过程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伴生于生产工艺、能源利用过程之中。因而,它们的来源品位有高低之分,不能简单地认为只包括低位余热余能。它们的产生是由工艺及能源转换过程进行的不完善而产生的各种损失(这里包括燃烧损失、传热损失、传递损失、化学不完善损失、散热损伤、摩擦损失、漏失损失等)所造成。所以为了合理利用这部分余热余能,则要与上述原因相结合的系统及过程特点相联系。
环保的恶化与工艺与能源转换过程相关,它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生态变化的重要因素。过去是先污染后治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不仅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投入与压力,还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难以回避的灾难。为此,人们在长期探索与研究中找到了一种最有效的治理方法,即:工艺、能源、环境治理一体化的原则,即在工艺及能源转换利用过程中一体化地统一解决。
余热余能的利用与治理,也与工艺、能源转化过程密切相关。它们利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标志着能源利用的好坏。如果对已经表现出的余热余能仅采用简单的方法来治理、利用,对能源合理利用的收益并不大。只有按照相关系统火用损失的特点,去系统地考虑其利用的方法及措施,方能取得灼人的成就。例如,用天然气来烧热水或蒸汽,仅仅利用了转换过程的余热,仅能回收的热效率为10%左右,火用效率仅1~2%。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能量的高位低用,系统火用损失很大。如果采用天然气蒸汽联合电热系统,系统的火用效率即可提高30%以上。余热余能利用的目的在于提高总系统的能源利用率,所以这种比较一目了然!对于煤烧热水或蒸汽的系统,则要考虑利用IGCC系统进行回收。这里也要注意,在考虑余热余能的利用时,不仅要考虑系统能源利用的优劣程度,同时也要考虑投入产出的合理性以及难易程度。对不同条件及大小的项目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不能一概而论。
在考虑余热余能利用时,不能仅以热效率来分析,解决问题,更要以火用效率来分析、解决问题。因为,在火用效率与热效率相同的条件下,根据热泵工作的原理:COP可以大于1,一般情况多在3~4之间,这样即可证明用火用效率来分析解决问题,可能取得较好的结果。当然,这也要视条件而定:如果用量不多,仅仅需要热水或低压蒸汽,直接燃烧产生也是可以的。例如,家庭利用的天然气热水器,虽然效率很低,相对余热也很大,但在此条件下也只能如此。
余热余能是来自于工艺及能源转换过程,其利用与回收也只能以系统分析的方法来处理。余热余能利用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系统集成方面的创新,即结合特定条件,经过创新提供最佳的集成系统结构,体现热力学基本定理的梯级利用、综合利用的原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0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绿色低碳技术产品征集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根据《上海市工业通信业节能减排和合同能源管理专项扶持办法》(沪经信规范〔2023〕5号)的通知的要求,对实现工艺突破或流程再造,以及企业首次应用绿色低碳新技术、新
日前,攀钢钒板材厂轧钢加热炉烟气脱硫系统投入试运行,系统运行稳定,烟气中二氧化硫、颗粒物排放浓度实现大幅度降低,均满足国家超低排放标准。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由鞍钢集团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承建和运营。近年来,攀钢钒持续推进绿色转型升级,积极开展超低排放改造,提升环境保护水平。本次投运的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有投资者向冰轮环境提问,2024年12月27日国家能源集团山东电力有限公司与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六家单位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合同总金额约21亿元。公司能为国家能源集团山东电力有限公司提供哪些技术装备支持?公司回答表示,公司有意参与国家能源集团山东蓬莱电厂系列建设项目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焦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产业规模庞大,焦化企业众多。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高质量推进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快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已迫在眉睫。同时,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也已成为焦化行业升级的重要方向。为了加快推进焦化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智能管控转型,积极响应国家
日前,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全面实施“光伏+”工程,到2027年,市内光伏装机容量达到450万千瓦。加快推动杭州湾等区域近海风电项目建成并网投运,推动首批深远海风电开发建设。推动漕泾、外高桥扩容量替代等项目建设,全部预留
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9月14日发布《上海市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2024—2027年)》,通过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强化金融支撑机制等措施,推进能源领域、工业领域、交通领域、建筑领域、循环经济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培育重点绿色低碳产业,进一步推进本市绿色低碳转型,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1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上海市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需求侧响应及V2G技术发展,开展虚拟电厂建设和区域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到2025年,需求侧尖峰负荷响应能力不低于5%。原文如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4年6月17日至2024年6月21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国家电投白音华坑口电厂2×66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投入商运6月15日,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白音华坑口电厂2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白音华坑口电厂两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全面建成,正式投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4年6月17日至2024年6月21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国家电投白音华坑口电厂2×66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投入商运6月15日,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白音华坑口电厂2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白音华坑口电厂两台66万千瓦超超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湖北工程公司承建的云煤200万吨/年焦化环保搬迁转型升级项目干熄焦余热余能利用发电系统EPC总承包项目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是“央企入滇”“央地合作”的标杆典范项目,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余热余能利用发电工程。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发电量约2.53亿千瓦时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通知提出,到2025年底,钢铁行业高炉、转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分别比2023年降低1%以上,电弧炉冶炼单位产品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吨钢综合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余热余压余能自发电率比2023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2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0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绿色低碳技术产品征集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根据《上海市工业通信业节能减排和合同能源管理专项扶持办法》(沪经信规范〔2023〕5号)的通知的要求,对实现工艺突破或流程再造,以及企业首次应用绿色低碳新技术、新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有投资者向冰轮环境提问,2024年12月27日国家能源集团山东电力有限公司与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六家单位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合同总金额约21亿元。公司能为国家能源集团山东电力有限公司提供哪些技术装备支持?公司回答表示,公司有意参与国家能源集团山东蓬莱电厂系列建设项目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焦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产业规模庞大,焦化企业众多。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高质量推进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快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已迫在眉睫。同时,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也已成为焦化行业升级的重要方向。为了加快推进焦化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智能管控转型,积极响应国家
日前,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全面实施“光伏+”工程,到2027年,市内光伏装机容量达到450万千瓦。加快推动杭州湾等区域近海风电项目建成并网投运,推动首批深远海风电开发建设。推动漕泾、外高桥扩容量替代等项目建设,全部预留
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9月14日发布《上海市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2024—2027年)》,通过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强化金融支撑机制等措施,推进能源领域、工业领域、交通领域、建筑领域、循环经济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培育重点绿色低碳产业,进一步推进本市绿色低碳转型,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1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上海市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需求侧响应及V2G技术发展,开展虚拟电厂建设和区域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到2025年,需求侧尖峰负荷响应能力不低于5%。原文如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4年6月17日至2024年6月21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国家电投白音华坑口电厂2×66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投入商运6月15日,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白音华坑口电厂2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白音华坑口电厂两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全面建成,正式投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4年6月17日至2024年6月21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国家电投白音华坑口电厂2×66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投入商运6月15日,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白音华坑口电厂2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白音华坑口电厂两台66万千瓦超超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湖北工程公司承建的云煤200万吨/年焦化环保搬迁转型升级项目干熄焦余热余能利用发电系统EPC总承包项目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是“央企入滇”“央地合作”的标杆典范项目,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余热余能利用发电工程。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发电量约2.53亿千瓦时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通知提出,到2025年底,钢铁行业高炉、转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分别比2023年降低1%以上,电弧炉冶炼单位产品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吨钢综合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余热余压余能自发电率比2023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2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有关部门印发《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发改环资〔2024〕730号)、《炼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发改环资〔2024〕731号)、《合成氨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发改环资〔2024〕732号)、《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发改环资〔2024〕733号)。为便于
康碧公司热水解预处理工艺THP采用高温高压蒸汽,对污泥进行蒸煮和瞬时卸压汽爆闪蒸的工艺,改善消化污泥的脱水性能,使污泥中的颗粒污泥溶解,提高了污泥的流动性和可生化程度,可以将市政污泥、有机工业污泥和有机生活垃圾转换成生物质能源。其工艺流程为:污水处理厂的预沉污泥和生化(二沉)污泥混合后,经过预脱水,使污泥含固率达到1518%。先进入污泥储罐,然后由污泥泵打入THP水热解预处理系统。THP预处理后的污泥进入中温高固体浓度的厌氧消化系统。热水解高级厌氧消化通常与热电联产结合。沼气进入热电联产,高温烟气余热提供给锅炉产生蒸汽,如果高温烟气余热不够,部分沼气同
基于吸收式换热的大温差供热技术是指在二级换热站处以吸收式换热机组代替传统的板式换热器,从而使一次管网回水温度降低至30℃以下,拉大了供、回水温差,故称为大温差供热技术。1、原理介绍图为吸收式换热机组流程图,该机组主要由吸收式换热装置和常规板换装置组成。吸收式换热装置以一次网供水的热量作为驱动力,产生热泵效应,进而能够吸收低温热源的热量。一次网供水依次放热给吸收式换热装置的高温热源、常规换热和吸收式换热装置的低温热源,温度降低至30℃以下后返回热电厂。二次网回水依次经过吸收式换热装置和常规换热器被加热升温后,供向热用户。2、优势分析(1)采用吸收式换热机
日前,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热电厂召开300MW机组循环水余热利用项目内审会议,通过东北电力设计院做出的《300MW供热机组循环水余热利用》可行性报告,并就最小进汽量、热泵厂房选址方案等内容提出优化方案。吸收式热泵技术是一项技术成熟、运行经济、安全可靠的热回收技术。采用吸收式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集中式供热方式,与传统汽水换热方式相比较,回收利用了电厂循环冷却水的低位余热,把原本电厂排放掉的循环水热量回收并进入一次热网,可以增加电厂的供热能力,降低电厂的污染物排放水平,降低电厂循环水消耗量。佳木斯热电厂作为华电集团积极推动余热利用等关键技
日前,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佳木斯热电厂召开300MW机组循环水余热利用项目内审会议,通过东北电力设计院做出的《300MW供热机组循环水余热利用》可行性报告,并就最小进汽量、热泵厂房选址方案等内容提出优化方案。 吸收式热泵技术是一项技术成熟、运行经济、安全可靠的热回收技术。采用吸收式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集中式供热方式,与传统汽水换热方式相比较,回收利用了电厂循环冷却水的低位余热,把原本电厂排放掉的循环水热量回收并进入一次热网,可以增加电厂的供热能力,降低电厂的污染物排放水平,降低电厂循环水消耗量。 佳木斯热电厂作为华电集团积极推动余热利用等关键技术产业化应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