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人物正文

王文彪:库布其童年“穷”与“沙” 今日“大治”企业家(上)

2016-05-17 08:23来源:亿利生态修复关键词:改良土地亿利资源王文彪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VINCE BEISER:首先感谢您抽出时间接受采访。我上周去了库布其沙漠,也了解了亿利资源在绿化沙漠方面所做的工作。今天主要还是想听听您个人的一些故事。据了解,您1959年出生于库布其沙漠的一个村庄,可否描述一下当年的情况? 生活是不是比较艰苦?

5月4日,美国纪实作家Vince Beiser在亿利沙漠生态循环产业园

王文彪:您写沙漠这本书,我确实很感兴趣。所以我很愿意配合您,完成这部也可以称作历史的杰作。目前在国际上研究沙漠的人不多,写书的更少。我从出生开始就与沙漠很有缘分。实际上,在我出生与成长的过程中,沙漠的基因就一直在我身体中。

一直到今天,我都没有离开沙漠。美国有沙漠,但是中国的沙漠更多。中国在沙漠的研究方面,还是有一定历史的。美国西部的沙漠我也去过,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不少。研究沙漠这个大的课题,应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我的父母亲都是农民,我出生的地方就在沙漠的边缘上。沙漠的代名词就是贫困,所以哪里有沙漠,哪里就有贫困,甚至有战争,这是世界的一个共性。我的出生地——库布其,是一个非常贫困的地方。直到今天,我出生的那个村子相对于其他地区,仍然比较贫困,所以它也是我们治沙扶贫的一个重要范畴。我坚信,再过几年,我的出生地会发生重大的变化、甚至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希望我的家乡能成为世界最美丽的富饶之地。

我童年的记忆实际上就是两个字,一个是沙,一个是穷。最有意思的是,我上学的时候没有学费,我们家靠养两只羊、几只母鸡,卖鸡下的蛋,就成为求学的学费。那你就可以知道,这个地方是多么的贫困。

昔日的库布其沙漠

再比如说,我们的新鞋一年只有一双,而且这双新鞋是母亲亲手做的,现在每个人每年怎么也穿几双新鞋。当时吃的东西都是粗粮,当然现在吃粗粮是很时尚、很健康的,但那个时候吃粗粮是很无奈的选择,比如棒子米、高粱米,所以我小的时候身体不太好。为什么?因为饥饿。那个时候要上学,去上学的时候,母亲很心疼我。所以他们吃高粱米和棒子米,给我另外做一份小麦馒头。这样能够把这一天的书读好。这类故事还很多。

为什么这样穷,为什么这样贫困,根源就在于沙漠使得土地盐碱化、荒漠化,所以本来就很少的土地得不到产量的保障,使得多少年来日子非常艰难。

我为什么给你讲沙漠与贫困的关系。现在从中国看到世界,这是一个普遍的真理。比如中国的新疆和西部地区,那里确实有不少贫困老百姓。他们为什么贫困?他们就是生活在沙漠里,受到沙漠的侵扰,日子没有保障。

比如美国,最贫困的仍然是西部而不是东部,比如非洲最贫困的撒哈拉沙漠。所以我认为,您这部书应该集中反映沙漠与贫困、甚至沙漠与战争,这三者是紧密联系的。

读高中的时候,我本来考到一所重点中学,但是由于沙漠的阻隔,本来是100公里的路,需要走400公里才能到这所重点学校。最后我只好放弃了重点学校,到距离我家比较近的一所普通高中上学。由于沙漠的原因而失去受教育机会的人很多,特别是在库布其沙漠,过去小孩是没办法上学的,因为沙漠里没有学校。所以他们必须等到十六七岁,等到能走出沙漠的时候才能上学。

原标题:王文彪:库布其童年“穷”与“沙” 今日“大治”企业家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改良土地查看更多>亿利资源查看更多>王文彪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