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流域治理评论正文

【借鉴】城市建设工作简报(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

2016-05-31 09:24来源:水环境生态修复专家关键词:黑臭水体整治污水浙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调研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主要有:

(一)控源截污尚待进一步加强。控源截污是河道水环境整治的前提,截污不到位,就存在“反弹”的隐患。通过座谈和实地考察发现,尽管已经采取了较多措施,但仍存在以下隐患:一是部分河道仍然有隐藏的污水直排口,需要进一步查找封堵;二是初期雨水直接入河,城市面源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三是合流制管网中清污混流,河水、地下水、雨水、污水“多水合一”,溢流污染严重;四是小区排水系统“最后1公里”雨污混接,阳台洗衣机废水直接进入雨水管道现象普遍存在,宁波市雨水管网中三分之一是洗衣废水;五是餐饮、洗车等“低、小、散”行业直接将泔水、垃圾倒入道路雨水口,杭州市仅两个月就从管网中清掏2500多吨垃圾。

(二)运作模式仍待进一步探索优化。浙江治理黑臭河道主要采用规划、设计、建设、运维分段招投标实施的模式,从以往实践来看,可能会造成治理系统性不强、无人对最终治理效果负责、政府投资效益不高等问题。

四、有关建议

(一)强化控源截污,建立长效机制。黑臭水体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河道、排水口、雨污管网、建筑小区等进行全过程治理。控源截污是整治黑臭水体的关键,是不可逾越的工作,必须从排水口开始追根溯源,彻底切断岸上污染源,开展精细化的系统整治,一是对入河排水口进行全面排查,消灭污水直排现象;二是彻底治理截污管网,从源头封堵跑冒滴漏,减少合流制管网溢流污染;三是结合海绵城市建设,从建筑小区、道路广场等源头,控制雨水径流面源污染;四是缺水地区要提升污水处理水平,推进再生水循环利用,增强水体流动性,提升水体自净能力,恢复其景观和生态功能。此外,还要加强河道运行维护,形成保证河道水质不反弹的长效机制。对于采用科学治理方式的成功案例,加大推广力度。

(二)创新黑臭水体整治运作模式。黑臭河道治理需要创新运作模式,强化统筹协调和整体打包负责,南宁那考河、贵阳南明河已有成功案例,要充分发挥社会技术资本的优势,让专业人干专业事,培养专业化企业,形成规划、设计、建设、投资、运营一体的全链条治理产业,为政府和社会提供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效益最优的专业化服务。实施过程中,政府应转变角色,由实操者变为监管者,合理确定绩效考核指标,以水环境质量改善和提升为考核目标,严格实施按效付费机制,确保政府投资的效益。

宁波市采用依效购买专业服务模式

实施河道治理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水环境的好坏、水生态承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广大市民的生活质量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河道水质治理工作还仅仅依赖于一次性工程投入,忽视建立后续稳定提升水质的常态化治理机制。为此,宁波市以政府购买水环境治理专业服务为抓手,在完成控源截污等基础性工程治理措施的前提下,率先尝试探索政府依效购买服务的模式,开展城区内河水质长效维护提升工作,优化水域生态环境,以38条河道82万平方米水域为试点,成功探索了稳定性更高、提升程度更大、反弹程度更低、财政投入更少的水环境维护模式。

一、以试点调研为前提,科学论证工作模式

一是科学制定试点方案。为探索政府购买水环境服务模式,宁波市于2011年采用技术合作的形式,在9条河道开展了零星试点调研,通过与高校及本地主要水环境治理企业合作,对政府购买水环境专业服务模式的技术可行性及市场潜力进行了调查与研究。试点调研工作选取了主要景观河道、一般河道、城中村河道等三类河道进行,采用了微纳气泡气液分散系统、模块式微生物循环驯化、推流曝气、浮岛水生植物净化等一系列河道内水质治理技术。

二是全面分析技术成效。开展水质维护试点工作后,根据第三方检测单位检测的水质数据来看,9条试点河道共设置了19个水质监测点,进行了水质采样检测31次,维护后的河道水质指标较维护前有明显提升,化学需氧量(COD)、总磷、氨氮、总氮、透明度等大幅下降,证明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是详细论证经济效能。通过对经济效能进行分析,以“政府购买”为内核的“水质长效提升”模式,既节省了政府投入,也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根据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工程性治理投资额平均值计算,传统的工程性治理需要200—300元/m2的一次性投资,财政负担较大,且由于缺乏后续长期的专业维护,治理效果难以持久。而采用水质长效维护的模式,以主要指标达到Ⅴ类水为目标,以三年为水质维护工作开展周期,政府每年仅需支付约30元/(m2•年)即可获得优质的水环境,财政压力明显减轻。同时水质维护单位还承担了水质维护设备的购买、维护、更新工作,节省了财政资金。而随着水域面积的逐步扩大,维护周期的逐步延长,水质维护单价将进一步下降。

二、以公开公平为原则,合理引入养护企业

一是合理制定工作目标。在2011年水质日常维护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宁波市于2013年起全面开展了城市河道水质日常维护提升工作,并结合试点成效及城区内河治理总体规划目标,合理制定了水质日常维护提升工作目标。城区内河水质日常维护提升工作以水质提升为重点,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总体目标。计划通过工作的开展,实现“一升一降三无”的目标,即:水质透明度明显提高,综合污染指数(CPI)逐年有效下降,水体无色、无异味、无杂质。同时,逐步恢复河道自身生态系统,使城区内河水质达到景观水体要求。

二是公开招标养护企业。城区内河水质日常维护提升工作采取政府依效购买服务的模式,推行全面市场化运作。项目按照一次招标,三年维护的模式开展。按行政区划划分为海曙、江东、江北三个标段,以公开招投标的形式确定水质维护单位负责日常维护提升工作开展。

三是严格把关技术路线。本着生态修复的根本目标,对于水质养护企业所采用的技术,要求不得采用可能对河道造成二次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技术手段和制剂,要确保河道的流动开放性,不得设置影响船只通行、河道正常行洪排涝等功能的设施。

三、以第三方监测为依据,严格开展监管考核

一是合理设定考核指标。城区内河水质日常维护提升工作考核遵循分类别考核、分季节考核、以河道为单位考核三大原则。政府部门同步引入第三方监督机构,及时测定水质指标,对水质维护提升工作进行评估。考核指标包括水质监测指标以及水体感官指标。其中水质监测指标包括COD、氨氮、总氮、总磷四项水质主要污染指标;水体感官指标包括水体透明度、色泽度、嗅味度、清洁度。根据河道开展水质日常维护提升工作前测定的水质本底指标值,要求以后每年按前一年水质本底指标削减15%,从而实现水质维护提升河道水质逐年提升的目标。

原标题:城市建设工作简报(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黑臭水体查看更多>整治污水查看更多>浙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