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综合市场正文

2015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情况

2016-06-07 13:31来源: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天津分院作者:王建清、高雪峰等关键词:建筑节能节能环保绿色建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各类型绿色建筑标识情况

综合统计2008-2015年,从星级比例构成来分析:一星级1618项,占40.7%,面积20364.3万m2;二星级1639项,占41.2%,面积19049.9万m2;三星级722项,占18.1%,面积6555.1万m2。从建筑类型来分析:居住建筑1900项,占47.7%,面积28542.0万m2;公共建筑2049项,占51.5%,面积16890.2万m2;工业建筑30项,占0.8%,面积537.4万m2(见图8、图9)。

在2008-2015年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2050项公共类建筑项目中,从星级比例来看,一星级796项,占38.9%,面积7153.3万m2;二星级791项,占38.6%,面积6572.1万m2;三星级462项,占22.5%,面积3164.8万m2(见图10)。从建筑类型上看,办公、商店、酒店、学校、场馆、酒店、医院、其他类型建筑以及改建项目各占49.1%、12.9%、10.5%、8.5%、7.0%、4.5%、4.6%、2.9%(见图11)。

2008-2015年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住宅类绿色建筑项目中,一星级821项,占43.3%,面积13191.3万m2;二星级835项,占43.9%,面积12415.4万m2;三星级244项,占12.8%,面积2935.3万m2(详见图12)。

从绿色建筑的比例构成分析上看,一星级、二星级占比较大,且比例较为相近,而三星级相对较少。从评审中了解的情况看,一星级项目增量成本不高而容易达到,多数省份要求保障房普遍达到一星级要求,此外还要求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机关办公建筑、公益性建筑、单体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等普遍执行至少一星级的绿色建筑标准,一星级绿色建筑数量较2014年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二星级项目在国家财政补贴下,再加上一些地区还提供了地方补贴、城市建设配套费减免等激励政策,以及部分地方标准要求的提升作用下,增量成本压力相对不大;三星级增量成本相对较高,相较与一二星级的快递增长,占比略微下降,但总体上,三星级的建筑品质普遍较高。

2015年,全国共评出7个绿色工业建筑标识,其中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卷烟厂(联合工房)、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暨“黄山”精品卷烟生产线项目、德国大陆汽车电子(长春)净月园区(一期)三个项目获得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GB/T50878-2013)评价的三星级运行标识,其余4个项目为二星级设计项目,绿色工业建筑的星级普遍较高。

原标题:2015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情况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建筑节能查看更多>节能环保查看更多>绿色建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