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合同能源管理评论正文

环境治理成果转化的京津冀路径

2016-06-13 14:47来源:北京商报关键词:环境治理第三方治理京津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科技与产业资源尚需协调

国能中电在拓展京津冀市场、服务京津冀环境治理中遇到的问题,很具有典型性:京津冀环境治理需求信息的脱节。但这只是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之间缺乏协同性的一方面。

在京津冀三地中,依托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北京的科技创新优势无庸置疑。首先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竞争力比较强。据统计,2015年中关村专利申请量达到6万件,同比增长38%,大概是2010年的3.8倍,约占北京市专利授权量的37%;同时,中关村拥有大批高科技、高成长领军企业,像联想、京东、小米、神州数码等领军企业已迈入千亿元级收入规模,去年中关村上亿元企业达2900多家,其中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有68家,超过1000亿元的有4家;中关村的上市企业则达到218家,其中环保、新能源领域也有不少的上市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中关村示范企业在京津冀布局也在加强,去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在天津、河北设立分支机构达到2000家,2015年输出技术合同达到2000多项,同比增长54%,成交额达到59亿元。

生态环境治理除了机制体制、理念外,它对科技创新的依赖很强,科技创新成果的成功转化是实现的重要途径。

在国家环境治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陈红看来,京津冀三地在环境治理中,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之间还缺乏协同性。“在工作中我们慢慢发现,北京有丰富的研发资源,但在京津冀环境治理需求信息方面还有一些脱节、产学研合作松散。”

陈红举例说,例如有很多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谈合作需求的时候,真正达到能够跨入合作地步的非常少。此外,研发成果应用推广在环保产业领域还有瓶颈障碍。“有很多中小型企业推广研发成果需要场地和需要中试的条件,而中试条件往往存在于大企业中,在工程应用实践、国有企业之间,真正落实环保产业中试应用工程化试验方面,确实也还存在障碍。”陈红如是说。

“中关村打造了很多开放实验室,每个开放实验室都有许多好东西、许多好成果,如果转化成功,在市场上可能变成几十亿元甚至几百亿元。而且,几乎所有实验室的老师们、主管们都非常愿意把成果转出去。但是非常遗憾,十年来,我所看到的成果大部分没有转出来,大部分没有落地。”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主任朱希铎表示,成果如何转化虽然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也有一些具体举措,但还很不理想。

3科技成果转化不等同于交易

“我们希望通过创新共同体模式以及成果推广的新机制的探索,快速拉动环保产业。”陈红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环境治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应运而生,联盟确定的“十三五”规划,就是以京津冀区域环境治理为重点,加强与各地政府交流和合作,力争成为当地政府环境治理领域提供支撑服务的重要力量。

据了解,国家环境治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民政局支持下,由北京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发起,联合全国80个单位,成立国家环境治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在之前已经成立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联盟、新能源产业技术服务联盟、村水环境创新服务联盟、污染场地修复科技创新联盟基础上成立的,促进研发成果走向产业化应用。

据陈红介绍,为破解京津冀环境治理需求信息方面脱节的问题,国家环境治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前期也开展了多次调研,将一些具体需求建议到京津冀科技支撑计划里去。同时,帮助一些科研院所联合申请京津冀协同创新项目。

事实上,为了破解京津冀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创新成果与市场对接问题,除了搭建联盟这样的平台外,北京也一直在尝试其他的路径。比如正在落实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方案,其中的重点任务就是完善协同创新的三个机制:政策互动机制、市场开放机制、合作机制;同时实施协同创新四个工程。希望借此把北京科技资源辐射到周边地区,互相促进发展。

“转化有成果的放大过程,有成果的资源配置过程,有一个不断的变态的过程;交易就是你这个东西价值多少,按照价值进行购买。”朱希铎则提醒,除了搭建各种平台外,社会各界还要充分认识到,科技成果转化并不等于科技成果交易,这是不一样的两个概念,而且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模式。

对于如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朱希铎认为,首先要看科技成果,不是所有的科技成果都具备简单的拿过来就可以交易的转化条件;第二,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需求都能够立即找一个简单的成果进行对接就能成功,要真正深入到企业中去;第三,大部分科技成果都不是简单的一个科技成果的所有方跟一个企业需求方,两边一见面就能成交的,需要多次撮合;第四,成果转化要有方案设计;最后,还需要转化开始以后到转化完成的中间各种各样的资源配置。

原标题:环境治理成果转化的京津冀路径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治理查看更多>第三方治理查看更多>京津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