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评论正文

优化PPP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2016-06-23 08:37来源:中国发展网关键词:PPPPPP项目社会资本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PPP在中国三年取得的成就

PPP作为一种先进的政府投融资管理机制,对促进我国传统的政府投融资理念转变和投融资模式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PPP已经逐步成为各级政府,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的重要抓手。

PPP制度建设初步形成体系,已搭建出法律、政策和标准三个层面的体系框架,出台了不少政策、工作指引和操作指南。

PPP参与各方的机构和能力建设得到显著加强。一批PPP项目已经先后落地实施,发挥作用

PPP项目范围已经从二十年前的电力、交通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项目,扩大到了几乎覆盖了城镇化建设全部的各类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项目

二、当前PPP市场出现的一些乱象

1、变相包装,伪PPP项目充斥市场

进行结构上的包装和支付方面的伪装,通过采取固定回报、拉长版BT、明股实债等方式,把本届政府要投资建设的项目全部包装成PPP项目,进行变相的融资。为做PPP而做PPP,盲目下达指标任务,甚至把许多零星分散的小项目也打捆进行包装和运作。

2、设置壁垒,隐形阻击民营资本进入

往往刻意回避民营资本的介入。以直接或变相的方式制定规则,设置隐形门槛。直接拒绝或阻拦民营资本进入PPP项目。

3、浪费资源,重复建设机构库和专家库

普遍设立项目库、机构库、专家库的做法欠妥。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已演变成一种行政垄断、地方保护的行为。从现在实际工作中执行的情况来看,也是作用小于初衷,成本大于成效。省、市、县三级政府,都建立自己独立的PPP机构、专家库,极大的弱化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也消耗和浪费了大量的社会公共资源和财政资金。为一批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的机构和专家,披上了合法坑蒙拐骗的外衣。

4、漠视政策,违规提供担保承诺回购

仍然以融资为目的筛选和实施项目。通过过度让利、非理性担保、通过承诺固定投资回报或明股实债等方式,进行PPP的操作。有意回避政策、打擦边球,变相利用PPP谋取私利的行为。从维护PPP模式持续健康发展高度,加强对政策的严肃性和执行情况的监督,避免钻政策空子,把PPP推向邪路。

5、避实就虚,利用政府短板跑马圈地

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的信息、能力不对称。政府部门存在短板,筹措建设资金、经营城市资源,缺乏能力。对未来社会资本的投资要求不具体,对投资责任和风险的防范不到位。没有明确的投资期限要求和强度要求,给不少社会资本跑马圈地提供机会。

6、无序竞争,恶意低价中标搞乱市场

2015年以来,市政污水及垃圾处理领域出现了数次超低价中标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质疑。垃圾焚烧项目从2015年6月江苏新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报出48元/吨,8月安徽蚌埠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6.8元/吨;10月江苏高邮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6.5元/吨;12月浙江绍兴项目以18元/吨的报价,不断突破行业底线。污水处理项目温州市中心片污水处理厂迁建PPP项目,报价0.727元/吨与同场竞标的11家企业差距巨大;12月安徽安庆市城区污水收集处理厂网一体化PPP项目更以0.39元/吨污水处理费震惊业界,报价明显低于同行的1.67元/吨和2.6元/吨,且远低于当前污水处理的成本价格。他们这样不计后果,是否存在拖延工期、降低工程质量、恶意偷排的风险?是否已经严重损害了环保行业的整体利益,扰乱了PPP发展的社会环境,是需要深思的。

原标题:优化PPP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