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评论正文

环保产业如何优雅地与资本共舞

2016-07-05 09:03来源:中国科学报作者:李惠钰关键词:环保环保产业环保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与资本共舞仍存障碍

资本的嗅觉是敏锐的。在过去,环保产业并不被资本市场所待见,因为该产业的收益形式是低收入、稳定收益、低风险的,而房地产、股票等很容易获得更高的收益。但如今,其他领域的回报率下降,而环保产业在“十三五”规划预期、“水十条”发布、优化能源结构等相关政策的刺激下,正在呈加速发展态势,逐渐变成资本眼中有价值的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环保并购案例约120起,涉及交易金额超过400亿元,其中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启迪科技服务集团并购桑德环境的案例创下了环保产业的并购纪录,交易金额达到70亿元。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国家资本和社会产业资本对环保产业的投入仍有差距。业内分析,这与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无关系。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中国产业发展一直以正向制造为主导,而在环境逆向循环、逆向制造领域没有形成很大的规模。

“如何面对资本,如何利用资本,大部分环保企业其实并没有学好这一课。”在光大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真圣看来,资本也并未完全读懂环保行业,金融资本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感觉没有抓手。

傅涛觉得,由于环保产业以前很少接触资本,大部分企业没有经过资本的启蒙,不懂资本的思维方式,不了解客户语言,让资本看不懂。例如,资本的语言是面向未来的,需要企业告诉他们未来可以赚钱,而很多环保企业不讲未来,只讲过去、讲技术。

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资深投融资专家彭锦根则分析称,目前,在金融端是“雾里看花易打眼”,环保产业的细分、技术、模式看不清;在产业端是“酒香也怕巷子深”,金融模式与技术思维、技术语言等无法对接。

“有的企业商业计划书都做不出来,全是技术和流程图,许多资本方根本不看流程图,而是看你能不能给我们带来商业价值。”彭锦根最后总结道,环保产业存在的痛点就是,需求侧旺盛,供给侧急迫,现有模式效率低,商业模式不清晰,技术转移对接不精准、不直接。

从项目时代步入品牌时代

为什么环境行业不能承受金融之重?傅涛认为,是因为行业中没有自己的产品,更没有自己的品牌,仅是用项目融资,都是6%~8%的收益率,没有品牌产品价值的附加,便没有高额的溢价。

过去二十年,环境设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阶段,部分领域尤其是垃圾焚烧、市政污水、城市供水已经或正在进入供大于求的低价竞争阶段。用户无法区分项目和服务的优劣,设施表象和价格成为核心标识。

“早期的基础建设时代都是以项目为中心,到一定程度后,我们就需要识别设施、服务、水平。我认为环境产业的产品时代,意味着环境服务需要形成一致性的品质和一致性的服务,要有统一的标识,便于用户识别优劣。”傅涛认为,正如游乐场中的迪士尼、城市商业中心的万达广场,环保产业也应该注重产品化和品牌化,这种新供给的标识将环境产业从原来的工程、项目时代引导走向产品、品牌时代。

“产品化与品牌化是有相互关系的,有公司品牌不一定有产品品牌。真正产品化的时代要有建设、运营、服务、营销、品牌、金融保障。如果仅是一个污水处理厂项目,金融就是工具,如果是希尔顿和万达广场,投资的才是产品。”傅涛说。

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修军表示:“要形成行业全方位的产业链,真正把环保产业打造成一个有品牌、有市场、有产品的产业链,那么在这方面,资本就可以有很深入的合作。”

“作为投资者来说,我们更愿意找到一个稳定、长期、可靠的标准。我们希望政府转变观念,在采购服务过程当中,能纳入到产业预算长期计划内,这样这个产业一定是光明的。”修军补充道。

原标题:环保产业如何优雅地与资本共舞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保查看更多>环保产业查看更多>环保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