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评论正文

震惊 看力保赣州无涝的宋朝千年地下管网Pk青岛百年德国造

2016-07-08 09:12来源:E20水网固废网微信关键词: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福寿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山东青岛市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曾在德国考察,发现了一批记录青岛城市建设的原始档案,其中一部名为《胶澳发展备忘录》(1910年改为《胶澳年鉴》),由当年胶澳总督府组织编写,自1898年10月起,每年一记,直到1914年,不间断记录了17年,完整记录了当时德国殖民者建设地下管网的意图、理念及施工进度。

那是在1898年的7月至8月,青岛雨季,雨量非常之大,原本相对平整的土地被湍急的水流冲得沟壑纵横,当地的建筑也遭到很大破坏。这使德国规划者意识到,如果将来不想与经常发生的水患作斗争,在城建时就必须特别注意雨水排泄问题。雨季,大量污水混合着雨水渗入水井,污染了饮用水源,导致肠炎和伤寒在水土不服的德国人中流行,大量德国官兵病死。出于公共卫生安全的考虑,德国人开始集中力量进行下水道的规划。按照1898年3月签订的《胶澳租借条约》,德国“租借”青岛99年。因此,德国殖民者在规划之初,就按照适用100年的高标准来进行设计和施工,如此长远的考虑,可称之为百年“大工程”。

从1898年10月起,德国殖民者在青岛征购土地,设立欧人居住区,在主要街道下铺设了3200米下水管道,均为雨水管道。1901年开始规划污水管道,1906年污水下水道基本建成,到1909年,欧人区的房屋几乎全部接通了污水下水道。

为了完善城市的排水系统,德国人在铺设排水管道的同时,还充分利用青岛三面环海、东高西低的丘陵地形,依自然坡度在前海一带建设明沟暗渠。主要设有龙口路、安徽路、中山路、贵州路等12条大的暗渠。1900年,在天津路、北京路、济南路等道路两侧修筑雨水明沟;1905年,为避免雨水冲刷道路,在大鲍岛东部部分街道上修筑了2600米明沟,沟底及两侧均用沟石予以加固,以便更好地导流雨水。通过地上明沟与地下暗渠建设相结合,城市排水系统逐步建立完善。

青岛的排污系统分为分流式和混合式两种。分流式下水道是指雨水和污水分别排入不同管道:粪便和生活污水从一个管道流出,经过处理后流入近海;雨水则从另一个管道流出,由于雨水管内杂质少,可直接抽水放流,欧人居住区和前海一带基本铺设的是这种分流式管道。当时德国人在青岛施行华洋分居而治,华人区和欧人区之间由一道分水岭自然隔开,因此,华人区的地表水不会流经欧人区,导致污染和疾病。建设之初,雨水下水道的尺寸是根据青岛雨季最大降水量而确定的,高达两米,在大雨滂沱时,具有鲜明的优越性——1911年9月,台风北上华北,带来大量降雨,上海、天津“街道成河、广场成海”,而青岛则安然无恙。

污水处理要比雨水处理复杂得多,污水处理设施也是下水道系统设计的精华所在。在污水下水管道的规划中,总督府提出要在已建有密集房屋的欧人区、大鲍岛华人区和德国兵营,装设能冲刷粪便的下水道系统。污水处理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实行分区排泄。全市依地势分为四个集水区域,各区水道中的污水进入四个集水总道,顺着地势,往偏僻海域流去。为了确保青岛前海海水、海滩不受污染,德国人对排污口位置精心选择,最终在团岛最西端,紧靠胶州湾入口的海峡处选定了排污口,该地不仅水深,而且强烈的潮汐海流能迅速把沉淀物冲走。德国人又设立污水泵站,用电力发动机驱动污水加速流动,避免淤积。

青岛是中国最早实现下水道“雨污分流”的城市。同为租界的上海直到1923至1927年间才实现了雨污分流。1918年以前,香港也同样没有污水下水道,仍使用干式马桶系统,这时的青岛欧人商业区已经开始安装冲水厕所了。

德国人建设青岛下水管道考虑周全,严格按照标准设计建造。主干排水管道均用陶土烧制,长约1米,从上游到下游逐步加粗。两管接口处有螺旋,便于衔接,周围则是用沥青混合麻丝及沙土缠涂,比较坚固持久,能防止渗漏。管道截面呈上宽下窄的鹅蛋形,下面较窄部分被贴上光滑的瓷片,这种结构,除了能加快水流,保证排水通畅、减少淤积外,还起到防腐蚀作用。

青岛早期铺设的下水管道在不同区域有着不同标准,大体是依据人口密度及排污量大小确定埋设管道口径,如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人口密度不同,排水量差别很大,铺设的污水、雨水管道的口径也大相径庭。普通道路的地下一般铺设200毫米、150毫米口径下水管道。在体育场这类特殊区域,排水管道口径则有所不同,体育场周围人口密度低,生活污水排放量小,污水排泄能力不需太大,因此通常铺设200毫米、150毫米、100毫米等口径的排污管道。但此处对雨水的排放能力则要求更高一些,铺设的雨水管道口径分为400毫米、300毫米等几种,这样才不会因下雨导致附近路面积水而影响比赛。

据统计,德租青岛17年,下水道建设总共投入600多万马克,铺设污水管道31808米,雨水管道36855.55米,混合式管道9282.6米,占老城区下水管道的45%左右,奠定了近代青岛城市排污系统的基础。

德国人修建的排水管道只占今天青岛市南区的一小部分,大量的排水系统主要还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延续的依然是雨污分流理念,能做到对95%以上的污水进行全收集和全处理,保证了青岛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根据人民网、“丹江口科普”等信息综合整理)

原标题:震惊,看力保赣州无涝的宋朝千年地下管网Pk青岛百年德国造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排水系统查看更多>污水处理查看更多>福寿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