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评论正文

从“焚烧”到“倾倒” 垃圾处理为何舆情频发?

2016-07-11 08:56来源:百问在线作者:刘珊关键词:垃圾焚烧厂垃圾焚烧发电焚烧发电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由传播渠道分布环形图(下图)可知,三起事件在传统媒体报道量上较为接近,约300多家平面媒体报道了相关事件及事件进展;其中电视媒体报道最多的事件为上海4千吨垃圾倾倒苏州太湖事件,涉及的电视媒体共计8家,视频55条;仙桃“反垃圾”焚烧事件相关视频9条;广东肇庆“反建”垃圾焚烧发电事件暂未发现任何电视媒体播报消息。


△数据来源于百问网舆情监测系统

 


△ 播报 “上海4千吨垃圾倾倒事件”电视台及栏目一览表

由媒体传播渠道分布示意图可见,在“上海4千吨垃圾倾倒事件”的传播中,互联网传播与社区(博客、论坛、贴吧)传播占比较为接近,分别占传播总量的37%和39%;在仙桃“反垃圾”焚烧事件传播中,互联网传播与社区传播分别占42%和43%;在广东肇庆“反建”垃圾焚烧发电事件传播中,微博的传播量占25%,明显高于另两起事件在微博的传播量。

仔细观察可以看出,近期这三起关于环保类方面的事件在舆情传播中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方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危机的发生、发展中所担当的角色区别明显且互相推动;另一方面,由于信息通过媒体进行即时同步传播,相关部门能否早于其他相关利益方抢先应对、占据舆情主动权显得至关重要。具体分析如下:

01两类媒体均参与报道

但传播量存在差异

在这三起事件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均参与了事件的传播,但是两类媒体发挥的作用明显不同。三起事件的首发媒体均为新媒体,而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具备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个性化与社群化的特征,所以在事件报道初期传播量在短短几个小时间骤增;而传统媒体方面,尤其是电视报道,对观众来说,报道内容一般具有高度的真实可信性,所以,一般电视节目播出之后,没有观众质疑该事件的真实性,但是作为传统媒体因其不具备交互性功能,所以无法推动舆情持续发酵;在三起事件中,电视媒体参与报道最多的是“上海4千吨垃圾倾倒苏州太湖”事件,利用电视媒体应对舆情效果最好的是“仙桃'反垃圾'焚烧事件”。

延伸阅读:

当垃圾焚烧发电遇上“邻避效应” 清洁焚烧之路到底还有多远?

原标题:从“焚烧”到“倾倒” 垃圾处理为何舆情频发?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焚烧厂查看更多>垃圾焚烧发电查看更多>焚烧发电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