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政策正文

江西昌九地区对接融入国家战略三年行动计划(节能环保项目篇)

2016-07-11 09:58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污水处理环保项目江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重点任务

(一)交通互联互通行动。

1.构建联江通海的水运格局。推进长江中游江西段6米深水航道建设,加快赣江、信江高等级航道建设,建成长江九江段一级航道、赣江湖口至南昌段二级航道,形成干支有机衔接的高等级航道网络。支持九江港、南昌港建设,重点推进九江彭泽、南昌龙头岗等港区以及铁路专用线、疏港公路建设。促进九江港与南昌港分工合作,加强九江港与上海洋山港等国内重要港口的接驳运输与合作,打通连接“海上丝绸之路”通道。

2.建设畅通周边的陆路交通。建成武九客专、九景衢铁路,推进安九客专、昌吉赣客专、昌九客专等铁路建设,加快实现南昌、九江至长江中游城市群主要城市1—2小时,至上海、广州等周边主要城市3—4小时,至北京6小时。推动南昌始发的赣欧(亚)国际铁路货运通道常态化运行,打通九江经武汉、重庆对接“渝新欧”、“汉新欧”等“陆上丝绸之路”通道。建成昌九大道二期和南昌至九江高速公路改扩建等项目,全面对接沿江和周边省份高速公路网。

3.打造高效快捷的空中走廊。完成南昌昌北国际机场T1航站楼改造,启动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改扩建前期工作,加密南昌至乌鲁木齐、西安、厦门等国内干线航班,开辟南昌通达东南亚、欧美国际航线,大力提升昌北国际机场枢纽地位。推进共青城、修水等通用航空机场规划建设,支持九江机场升级改造,探索航空旅游、航空物流等通用航空综合利用模式。

4.构筑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整合共享交通通道和枢纽,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紧密衔接,形成“两港(空港、河港)四网(铁路网、轨道交通网、快速路网、高速公路网)”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铁水联运、水水中转和空铁联运,推行客运“一票式”和货运“一单式”联程服务,提升多式联运水平。推动交通大数据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区域运输效率。

(二)产业转型升级行动。

1.建设沿江临港产业集聚带。引导大体量、大运量、大进大出临港产业向九江沿江地区集聚,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电力能源、船舶制造等临港制造业,加快推进沿江石化产业园、沿江汽车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打造万亿临港产业带。

2.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基地。深化与中航工业战略合作,加快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南昌航空工业城建设,形成全国重要的航空产业基地。推动建立长江中游城市群汽车产业联盟,加快汽车整车扩能和新产品开发,建成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南昌新材料产业研发中心和九江新材料生产集聚区,共同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基地。推进硅基LED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完善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打造“南昌光谷”。发展壮大南昌青山湖区、共青城市和瑞昌市、德安县等服装产业基地,建成重要的新兴纺织服装产业基地。

3.大力发展新兴成长产业群。开展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建设中国电信中部地区云计算中心,推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的应用与发展。大力发展生物技术药物、生物农业等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智能装备、3D打印、新一代机器人等先进装备制造业,促进新能源技术研发创新和推广应用,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

4.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10个以上年货物吞吐量200万吨左右的物流园区。推进南昌电子商务国家示范城市建设,打造一批特色产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示范区。发展壮大南昌红谷滩金融商务区、金融产业服务园和九江八里湖金融服务区。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构建以南昌、鄱阳湖、庐山为核心的昌九特色旅游圈。促进健康养老与生态观光、医疗旅游等领域融合互动,培育一批健康养老产业集聚区。

(三)城镇联动发展行动。

1.加快发展两个都市区。建立南昌大都市区发展协调推进机制,进一步增强南昌市的要素集聚、科技创新和综合承载功能,构建一小时经济区,打造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以九江市中心城区为核心,联动瑞昌市、九江县、湖口县、彭泽县等周边县市发展,培育九江都市区。

2.积极建设三条城镇带。加强九江与宜昌、荆州、岳阳等沿江城市分工协作,打造沿江产业走廊和重要的休闲旅游城镇带。以南昌、长沙为中心,建设沪昆沿线城镇集聚区,构建连接全省东中西的重要经济发展轴。依托京九通道和昌九大道,推进昌九城镇带建设,建成全省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带。

3.共同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南昌大都市区、九江都市区为中心,辐射带动环鄱阳湖城市群建设,加强与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联动,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产业发展协调、生态文明共建以及公共服务共享水平,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四)重大平台建设行动。

1.启动赣江新区建设。高起点推进新区规划和建设工作,以主要交通通道和鄱阳湖水系为依托,合理布局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生态保护空间。着力承接沿江沿海高端产业,高标准推进新型城镇化,系统推进全面改革创新试验,努力把新区建成现代化滨湖临江新城。

2.加快两个先导区建设。南昌临空经济区全面推进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模式,加快建设水、陆、空立体综合交通枢纽,推进电子信息等临空型产业集聚发展,力争到2018年实现生产总值200亿元,建设全国临空经济示范区。共青先导区深入推进省直管县、“大部门制”、金融创新等改革试点,加快共青城科教(大学)城建设,发展小镇经济,力争2018年生产总值在201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3.壮大产业承载平台。推进4个国家级开发区做大做强,争取2018年南昌高新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南昌经开区、九江经开区、小蓝经开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00亿元。加快18个省级工业产业集群建设,争取到2018年形成3个超500亿元产业集群。申报建设1—2个长江经济带产业承接转型升级示范区。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水处理查看更多>环保项目查看更多>江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