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综合正文

流量党慎入 史上最全“海绵城市”技术普及贴在此

2016-07-27 15:57来源:中国给水排水关键词: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城市内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由于过去的城市规划不成熟,导致许多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遇到暴雨等极端天气,容易出现内涝现象。”李俊奇说,“现在进行的海绵城市建设在某种意义上是在还历史的‘旧账’。

海绵城市建设正成为一股热潮。但海绵城市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热潮背后,同样需要冷静思考。”李俊奇介绍,“海绵城市”只是一个形象的说法,其核心内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最初由美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并在国际上迅速推广。

李俊奇和他的科研团队在这一领域也进行了近20年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寻求适用于中国建设方式。“海绵城市”最初强调的是从源头控制径流,但随着低影响开发理念和技术的发展。

加上我国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城市内涝、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用地紧张等突出问题,因此在我国,低影响开发的含义已延伸至源头、中途和末端不同尺度的控制措施。

也就是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采用源头削减、中途转输、末端调蓄等多种手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此前,国内部分城市已自行开展了试点,经过多年的实践,有的已较为成熟。

”我认为在城市尺度上应该是传统措施加上新的绿色措施,以实现雨洪控制利用和城市良性水循环的综合目标。不应过于保守,也不要过于激进,应该强调因地制宜。

在不同的自然条件、气侯条件及项目的具体条件下,怎么科学地实施雨洪管理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难题。经常有人说,雨水利用只适合南方地区,那里雨水多;而另一种声音会反过来说,雨水利用应该在北方应用,因为北方缺水。

类似的悖论还有很多,都是因为僵化、片面地看问题。其实就城市水循环和雨洪管理而言,从理念和方法上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无论南方北方,雨水都是构成地表和地下水资源的基本要素,也是城市水循环系统中的关键环节,而城市的开发建设又必然对之造成严重的干扰和影响。所以,因地制宜地善待它是如此之重要!“

李俊奇提出,“海绵城市”不是简单的雨水回用,也不是排水防涝和水利防洪:“‘海绵城市’建设中,不但应该直面如何解决内涝,对于别的污染和生态问题也应该一并考虑。

既要防左,又要防右,避免做了低影响开发以后别的不做,又要避免低影响开发没用,两个方面都要防止。”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绵城市查看更多>海绵城市建设查看更多>城市内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