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市政污水评论正文

【深度】金永祥:中国力推PPP的真实幕后

2016-08-03 09:55来源:大岳咨询微信关键词:PPP海绵城市金永祥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金永祥: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北京大岳咨询公司总经理金永祥,我也是中国财政学会PPP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招标投标协会特许经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今天我来跟大家分享PPP的话题。

导语:中国为什么力推PPP?这种新型融资模式,会对中国的城乡建设带来什么变化?能解决哪些中国经济问题?

我们国家为什么选择了PPP?很明显这次国家对PPP非常重视,按照有关部委的说法,选择PPP有几个基本的考虑。比方说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要,是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是新型城镇化的需要,也是解决地方政府债务的需要。我来谈谈自己对这个事情的看法。

城市化高速运转的两个主要动力源

在过去十年里,中国的城市化和美国的高科技,成为了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两台发动机。我觉得我们城市化的动力源就有两个,当然动力源有很多,主要应该有两个。

第一个是土地财政,第二个政府信用,这两个动力源驱动了我们过去十年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现在我来分析一下这两个动力源的情况。

土地财政形势变化

首先来看土地的情况。十几年前,在房改之前,也就是在1998年之前,人们没有买房子的这种意识,住房都靠什么?都靠分,等分房。98年改革以后,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分房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所以到2000年以后,人们有了买房的意识。大家知道年轻人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对房子那种奢求是不可想象的。

这是我们土地财政的一个重要基础,有市场需求。其次就是土地的供应,丰富的土地资源跟强大的住房需求结合到一起形成了土地财政。

因此,土地财政成了我们国家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的动力,但到今天,这个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北京、深圳等城市房价还在涨,但是也有很多地区的房子卖不出去了,特别是三线、四线城市。当然结构性的需求还会有,但总体来讲,像前几年那样大规模的建设这个现象很难重现。这种情况下,靠土地财政来支撑未来的经济发展,应该说这个动力源快速衰减了。

城市建设融资模式变化

第二个,就是政府信用。我们中国人有一个习惯,就是不借钱。10几年前,如果哪一个地方政府借了钱,大家可能会为它担忧。江苏的一个城市张家港,在十几年前就靠借钱把城市建设的非常漂亮,我记得那个时候媒体对它的关注,一方面说它建设的很漂亮,另外基本上一面倒的声音是担心这种模式不可持续,都为它捏一把汗,说未来怎么还钱啊?

所以,十几年前地方政府很少借钱,它的负债率很低,负债率低就意味着什么?政府有信用,所以它就可以去举债,然后再搞城市建设。

在2014年,财政部出台了43号文,一部分内容就是针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在今天,如果地方再进行大量举债来做城市建设,可能就会很困难,因为地方债务已经有包袱了。

城市配套设施需要补课

经过上面的分析,大家可以形成一个基本的判断,传统的推动城市化的两个动力都衰减了。我自己作为一个城市建设者,在这个新型城市化背景下,能感到城市工作者所面临的任务要有新的转变。

以前有一个作家,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而我们现在的城市配套也要补课,比如房子建好了,各种配套设施不全,比方说没有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或者没有供暖设施。现在政府在推动海绵城市和管廊建设,这就是在补城市的课,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延伸阅读:

28张图看懂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季报第3期

原标题:【财经V课第三讲】金永祥:中国力推PPP的真实幕后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