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政策正文

安徽省印发《关于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实施方案》

2016-08-03 15:53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绿色发展生态保护安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创新驱动“调转促”,打造绿色转型升级安徽样板

(一)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13.建立健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科研活动特点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对绿色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选择的决定性作用。加强绿色科技创新研究平台和成果转化载体建设,建设一批生态文明领域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实验基地。

14.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工程》,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重点开展能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环保等领域基础研究和关键应用技术研究。加强环境基准和标准、污染成因及机理、预警防控等技术研究,探索提出我省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解决方案。

15.坚持招才引智和本土培育相结合,重点引进和扶持生态文明建设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二)全面推动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

16.以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为抓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采用先进适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观光、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等旅游产品,培育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等文化新业态。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第三方物流、科技信息、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发展健康、养老等消费产业。

17.严格执行国家投资及产业政策,严禁以任何形式核准或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新增产能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支持海外并购,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骨干企业。

18.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不断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开展新能源示范城市和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提高电煤在煤炭消费中的比重,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三)发展绿色产业

19.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突出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三大重点领域,实施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业化、半导体照明产业化、节能环保汽车及家电产业升级壮大等重点工程。在工业领域,滚动实施节能环保产业“五个一百”专项行动。

20.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设合肥、芜湖市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试点示范、工业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示范,加强绿色产品研发应用。

21.积极培育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加快清洁能源、新能源的新材料、新装备研发和推广,建设合肥、芜湖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和金寨百分百可再生能源示范县。

22.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完善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工作衔接机制。大力发展特色林产业,加快森林旅游业发展。

专栏2 绿色产业培育工程

“五个一百”专项行动。在全省工业领域,滚动实施节能环保产业“五个一百”专项行动,壮大100户节能环保生产企业、推介100项节能环保先进技术、推广100种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实施100个节能环保重点项目、培育100家节能环保服务公司。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重点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加快推进充电设施项目建设,创建国家级新能源汽车质量检测中心和运行数据中心。到2020年,全省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达到20万辆以上,基本建立覆盖全省的充电设施服务网络。

清洁能源建设。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秸秆电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装置、风电及配套电网、光伏电站、地热能供暖制冷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建设。完善全省天然气长输管道布局,加快内河LNG接收站项目建设,实施乡镇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实现天然气长输管网“县县通”和中心城市、重点工业园区双气源供气。

农产品安全保障。建设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认证监管,到2020年,分别认证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1200、2500和2700个。

特色林产业。大力发展木本油料、竹子、苗木花卉等特色林产业,重点实施林下特色养殖、林下培育中药材、特色林产品采集等林下经济示范项目。力争到2020年,全省木本油料种植面积达到470万亩,竹林面积达到600万亩,林下经济产值翻两番。

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安徽样板

(一)强力推进节能减排

23.发挥节能与减排的协同促进作用,严格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低碳行动,实施重点产业能效提升计划,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和能效“领跑者”制度。开展工业领域能效提升行动,制定并实施高耗能行业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体系,持续提升重点用能行业产品能效水平。实施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建立完善全省节能发电调度管理系统,落实环保电价政策。加快绿色建筑建设,实施建筑能效提升工程,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完善公共建筑能耗监管体系,出台实施方案推进浅层地热能、空气能、光伏发电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深入开展“车、船、路、港”百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和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科技专项行动。鼓励使用高效节能农业生产设备。积极发挥公共机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省创建500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和能效“领跑者”单位,建设全省公共机构节能降耗资源节约监管体系。严格落实污染减排目标任务,制定安徽省总量减排规划和年度减排计划。强化结构、工程、管理减排,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作为新改扩建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实行倍量替代,严格控制新增量。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绿色发展查看更多>生态保护查看更多>安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