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危险废物国际正文

【视野】探秘美国电子垃圾的临终之旅

2016-08-04 14:11来源:百家作者:雁行关键词:电子垃圾电子废弃物电子垃圾回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你永远不知道这些货车会拉来什么东西。”工厂经理加里˙基斯(Gary Keith)说。一个车斗的最上方就坐着一台苹果IIc——1984年上发售的笔记本电脑,看上去饱经沧桑,但原包装完好无损。

旧电子产品在这个仓库里受尽“摧残”。工人们分组工作,把笔记本掰成两半,把屏幕击碎,把电脑开膛破肚,把键盘敲残。在其中一名工人手里,打印机和笨重的东芝笔记本电脑就像火柴杆一样不堪一折。电路板和塑料碎片在他脚下堆成小山。传送带像过山车一般从他头顶呼啸而过。如果你憎恨科技进步又无处泄愤,这里就太适合你了。

工厂的后面还潜藏着一部笨重的粉碎机,足有三层楼高,占地3000多平米,由一连串的传送带、振动机和分拣机组成。金属和塑料经过锤打、研磨,再通过一个钢筛,最后碎成粉末。角落里堆着十几个塑料袋,上面标着各自的重量:1418磅,2581磅,2299磅,这些都是要运到冶炼厂去的。

但卸载、摧毁、粉碎只是这里一半的工作。要进入这座工厂的数据安全车间,你必须接受金属探测器的检查,一名目光犀利的保安还会把你打量一番。在这里,笔记本电脑整齐地堆在木托盘上,一些中年男子坐在这里,安静地挥舞着电动工具,将它们一一肢解,格式化硬盘,再把它们送进角落里的迷你粉碎机。

金融服务公司、医药集团、保险公司,基本上任何有商业秘密需要保守的机构,都将淘汰的电子产品送到了这里,格式化数据、翻新、转售,或是彻底回收利用。ERI用三十多台摄像头监控着这一车间,并称之为“资产管理”部门。任何人未经特别批准,均不得入内。进去的电子设备重量必须和出来的材料重量完全吻合,精确到毫克。“听上去有点太较真了。”回收解决方案总监斯科特˙汤森(Scott Townsend)说,“但我们不愿意冒那个险。”

硬盘格式化可不是一眨眼的功夫就能搞定的——1TB的硬盘需要10个小时才能清除干净。ERI采取“零容忍”政策:凡是格式化失败的,都只有进粉碎机的份儿。

原标题:龙湖区建立垃圾收集清运网络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子垃圾查看更多>电子废弃物查看更多>电子垃圾回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