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再生资源人物正文

绿色化:中国再生塑料产业发展必由之路 ——访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庆华

2016-08-10 14:38来源:资源再生杂志社作者:张化冰关键词:再生塑料循环经济再生资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回收再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全球塑料生产和消费大国,作为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品种,塑料耗用了合成聚合物的70%以上,再生塑料产业遵守“环境友好化、高质化、财税扶持经常化”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核心是绿色化

中国是全球塑料生产和消费大国。

统计显示,2015年中国塑料制品总产量7560.7万吨,其中薄膜1313.8万吨;日用制品592.7万吨;泡沫塑料245万吨;农用薄膜231万吨;其它制品4834.4万吨;人造革、合成革343.8万吨。

塑料的广泛使用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一次性使用的废塑料在城市固体废弃物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陆续进入报废期,这些废塑料能否进行合理的回收与高值化利用,将直接影响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的推进。

就此,本刊对聚合物资源绿色循环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庆华进行了专访。

再生塑料产业已初现规模

制订的发展目标切实可行

近年来,中国越来越重视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将其作为发展循环型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生塑料在缓解资源短缺、减少环境污染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废塑料回收及高值化利用已经成为产业发展趋势,是促进生态环境平衡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需条件。

作为中国再生塑料原材料的国产废塑料主要为薄膜、丝及编织品、泡沫、包装箱及容器、生活日用品、袋和农用地膜等,此外汽车用、电子电器及家电配套用塑料增长迅猛,已成为废塑料增长最快的重要来源。

在当前世界经济仍复苏乏力、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面对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行业监管压力不断加大、落后产能加速淘汰的现实困难,废塑料行业发展也已面临瓶颈期,企业转型迫在眉睫。

就此陈庆华表示,进入“城市矿产”基地进行回收利用的再生塑料相比传统塑料有极大的环保优势,发展再生塑料产业对于提高中国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降耗减排目标,减轻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压力,提供就业机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他指出,回收再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塑料来源于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因此再生塑料产业发展遵守环境友好化,以及高质化和财税扶持经常化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其核心正是绿色化。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仅合成的聚合物资源约有2亿吨,这些聚合物资源每年有30%左右会失去其原有的使用价值而成为废弃材料,而这些废弃材料被回收再利用的尚不足30%,大部分被掩埋或焚烧,且回收再利用部分大多数也仍被采用降级使用,并经常导致二次污染。

有鉴于此陈庆华指出,如何提升以废塑料为代表的合成聚合物回收再利用率(从30%提升到80%以上),以及循环再利用绿色化和高质化(从20%提升到60%以上),已成为摆在再生资源产业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与任务。

事实上,中国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十二五”期间发改委设立的49个“城市矿产”国家级示范基地有一半以上建设了“再生塑料专区”;此外2010年教育部首批在10所大学设立了“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迄今全国已有30多所大学开办该专业。

就此陈庆华表示,该专业是典型的因行业需要而催生的专业,是化学、轻工、材料、生态、环境、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交叉而成的新兴学科。

“对于再生塑料而言,要针对废塑料、纤维、橡胶等三大合成及其复合材料在循环再利用所存在的共性关键技术展开攻关,这一过程中必然要借助改性塑料技术,与此同时也将促进改性塑料技术的完善与提升。”

他说:“目前南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几所大学已建立本——硕——博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为再生资源的环境友好化和高质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体系。”

原标题:绿色化:中国再生塑料产业发展必由之路 ——访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庆华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再生塑料查看更多>循环经济查看更多>再生资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