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休渔期难“休”绝户网难“绝”
6月1日到9月1日,是渤海伏季休渔期。但记者在河北、辽宁、天津环渤海县市走访发现,由于近年来渔业资源减少,休渔期“偷渔”现象开始显现。此外,为加大捕获能力,渔民偷偷使用地笼、浮拖网等国家明令禁止的“绝户网”,导致渤海渔业资源进一步遭到破坏,近海捕捞陷入恶性循环。
在河北乐亭县浪窝口渔港,《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看到几个渔民正将捕获的六大箱八爪鱼装车。从掉到地上的几只八爪鱼来看,这些八爪鱼长度还不到20厘米。
在辽宁盖州市镶红旗村一家海鲜店,记者看到水箱里装满了拳头大小的螃蟹、海螺、章鱼等各类海鲜。记者问休渔期为什么还有海鲜时,店主小声告诉记者:“自己家有渔船,偷偷出海打的。”
河北、天津不少县区在暑期开办“出海打渔”旅游项目,一家正规旅游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旅游项目得到相关部门审批,只是观光为主的体验项目,一般出海不超过2海里。但记者走访发现,从事“出海打渔”的黑船很多。
在河北乐亭县浅水湾景区,一个举着“出海打渔”牌子招徕游客的渔民告诉记者,4个人只需要花300元,就可到20海里远的地方打渔,保证能打到货。记者问会不会被渔政逮着,这个渔民肯定地说:“我们家没事,你放心好了。”
由于渔业资源减少,一些渔民为加大捕捞能力,使用地笼、浮拖网等“绝户网”。“我们不去打,别人也会打,最后自己受损失,只好偷偷用些政府不让用的方法。”辽宁一名渔民说。有渔民介绍,最厉害的是一种“浮拖网”,“两个大马力的渔船拖着,在海里‘上到天、下到底’,船只经过的地方,基本上是一网打尽,小鱼苗都能被打上来。”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总工程师张洪亮说,现在一些近岸渔民,先用高压水枪把海底二三十厘米的泥沙全部翻起来,水枪之后紧跟着是渔网,把翻出来的鱼虾贝类一网打尽。这种方式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比绝户网还“绝”。
过度用海“透支”海洋生态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访了解到,近年来频发的填海、污染、无序养殖等过度开发问题,正严重透支渤海海洋生态,也是导致渤海渔业生产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
填海造地会改变海洋渔业资源的生存空间和洄游路线,改变水动力和潮汐规律,使得鱼汛减少。近年来一些地方填海项目基本叫停。但记者走访中发现,大连普兰店、盖州等地仍在填海造地。
在盖州市田家崴子村村南近海区域,记者看到成片的空地上长满荒草,村民们说,这大片的空地就是填海造出来的,主要给一个造船厂使用。在海边,记者看到十余辆大型运输车满载大块的山石列队停在岸边。村里一家小卖店的店主告诉记者,在村子东边的山上,经常有人放炮开山,“把炸下来的石头拉到海边,一部分填海,一部分装船运到锦州,那边也在填海造地。”
近年来,受陆源排污和海上溢油等影响,渤海近岸海域污染严重,尤其重化工企业不断在环渤海地区聚集,对近海养殖及捕捞业带来严重影响。
“海水颜色都不一样了,过去抽上来的海水是纯白色的,现在是黑绿色的。”河北一些渔民说,河北海域是黄渤海大型洄游经济鱼虾类及各种地方经济鱼虾类的产卵、繁育、索饵带,被称为鱼虾“幼儿园”。污染对海洋资源的影响是致命的,“大鱼都活不了,别说小鱼小虾了,而小鱼虾死了,渤海还能好吗?”
此外,记者走访发现,渤海近海养殖缺少有效监管,呈现无序发展状态,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
瓦房店市是大连地区海参养殖规模最大的区域,记者发现,当地近岸海域大部分被用塘坝分割成长方形的海参养殖圈。近海很难看到完整的海滩。瓦房店市海参协会会长王明利说,养殖海参需要在近海人工造礁,大量投入的土石方使得海岸线地平面升高,影响了潮汐涨退。一些人工岛礁和海参圈向海里延伸数十公里,直接造成海底洋流走向的改变,并导致海水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过度开发已成为渤海生态恶化的最重要原因。河北海域大陆海岸线长484.85公里,经过农渔业、港口航运、工业与城镇等开发,截至2012年的数据,未利用岸线仅剩不到3公里。
一名渔民说,过去退潮后沙滩可以晒太阳,会生长一部分藻类,鱼虾在幼体时可以吃。但现在,沿海滩涂要不被港口占据完全被破坏,要不成了养殖池,涨潮时有水,退潮时也有水,很多潮间带生物已经没有了。
环渤海污染“统”治
1982年,《渤海、黄海近海水污染状况和趋势》完成。随后,面对渤海污染不断加重的态势,相应的治理措施也随即展开。
1996年,我国制定《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提出渤海的辽河口、锦州湾、天津毗连海域等污染比较严重,有必要进行重点整治和保护。
到了2001年,计划投资555亿元、为期15年(2001~2015)的《渤海碧海行动计划》出台,并很快获得国务院批准。
2009年,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保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与国家海洋局等五部门共同发起制定并推行的《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08-2020年)》出台。
除了数项“国家级行动”,近年来关于渤海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数量更是不断增多。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凌欣、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国土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王书明等学者初步统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类涉及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超过70部。
基层管理部门和专家表示,从1996年制定《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算起,我国着手治理渤海污染已有二十年时间,但这二十年正是渤海污染程度持续加重的二十年。法律法规不断增多,“国家级行动”持续开展,但为何依然治不住渤海污染?
一群海鸥飞舞在山东省无棣县大口河自然保护区渤海岸边(朱铮2015年5月21日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月14日,河北香河县经开区环保产业园供水和污水处理特许经营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中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投标价格:49959901元;第二中标候选人: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标价格:49959901元;第三中标候选人:华夏碧水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标价格:49959901元。本项目包
2月13日,贵州紫云自治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更新改造提升工程施工、设计(EPC)招标公告发布。该项目对10座污水处理厂进行设备更新改造,设计处理总规模4140m3/d,更新改造10座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管网66.75公里及厂区内部场地硬化等附属设施,购置更换回流泵、提升泵、罗茨风机及反洗泵等等污水处理
2月13日,河南南乐县生物质能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招标公告发布。南乐县生物质能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设计近期处理规模为2万m3/d。厂外配套污水管网DN300双壁波纹管10716米,DN1000钢筋混凝土管4068m。项目估算总投资:约14856.98万元。公告如下:南乐县生物质能产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招标
日前,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印发《2025年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项目名单》。今年,川渝将携手共建320个重点项目,涵盖了两地交通、能源、水利、产业、科技、消费及生态等多个领域,其中涉及多个环保项目,北极星汇总如下:1、长江上游凯江、郪江流域生态修复项目2、龙溪河生态修
2月12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建设‘六区一高地’”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2025年重庆市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邀请相关部门作情况介绍,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发布人余国东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袁尧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韩列松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席红市住房城乡建委党组
2月12日,圣元环保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福建中闽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转让所持有的泉州市圣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及福建圣泽龙海水务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价格以评估总价值人民币3.82亿元为基础,经协商确定为3.82亿元。交易完成后,圣泽环境和龙海水务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时间:2025年3月8日—11日,3月8日报到,3月9日—10日会场报告,3月11日参观)会场酒店:成都龙之梦大酒店(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嘉陵江路8号)会议联系人:金晟18622273726(微信同号),会议联系负责人:孙磊13702113519(微信同),技术报告咨询:王领全13752275003(微信同号)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给水
2月11日,江苏仪征市2025年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招标公告发布。该项目对北至G328、南至真州西路、西至仪化化纤片区东边界,东至怡人城市花苑西边界范围内的3条河道开展排口整治、5条市政管网清淤检测修复、排水户雨污分流改造:清淤检测DN200-DN600雨、污水管道80公里,改造建设DN2
日前,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四川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办法》。《办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全文如下: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市(州)住房城乡建设(城市排水)、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
2月11日国中水务公告,公司于2025年2月7日与东营市河口区财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合同,向其出售全资子公司东营国中100%股权,交易价格为3.38亿元,出售后将导致公司污水处理量及污水处理业务的营业收入减少。
近日,博世科成功中标广西扶绥林业循环经济带雷卡园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实施、设备采购及安装工程。项目中标金额合计约5635万元。雷卡分园为扶绥山圩产业园分园,以板材精深加工、家具制造为核心的林产业承接基地和工业制造基地,集生产、研发、展销等服务于一体的特色园区,是扶绥县新兴的就业基地与创收
在渤海综合治理各项计划顺利实施的同时,《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基层调研发现,部分地方仍有污染物大量入海,某些领域的渤海保护工作推进尚存困难。专家和环保干部表示,渤海综合治理是个系统工程,难以毕其功于一役,应该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沿着现在的计划按部就班抓好落实,实现渤海综合治理久久为功
为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渤海综合治理,审计署近期对环渤海地区5省市(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和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情况进行了审计。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一、基本情况2013年以来,中央和5省市本级财政共投入渤海生态环境保护资金1650亿元;渤海近岸海域一、二类水质点位比例从63.2
近日,《河北省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标志着河北省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全面打响。根据该方案,河北省将通过两年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入海河流水质,到2020年,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海水水质)比例达到80%以上。方案提出了陆源污染防治攻坚、海洋污染防治攻坚、海洋生态保护修复
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有关事项的通知,详情如下: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局)、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厅(局)、交通运输厅(委)、农业农村厅(委):为做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
近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印发《河北省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河北省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全面打响。《方案》确定了陆源污染防治攻坚、海洋污染防治攻坚、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攻坚、环境风险防范攻坚、旅游旺季生态环境保障攻坚五大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举措部署,扎实推进渤海地区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生态环境部在今年1月开展唐山黑沿子镇试验性排查的基础上,于6月24日启动河北唐山、天津(滨海新区)、辽宁大连、山东烟台等4城市入海排污口现场排查工作。根据工作安排,现场工作为期一周,采取
导读:加强入海河流环境治理、近岸海域保护空间优化,清理整治海水养殖污染,山东部署渤海区域环境治理攻坚战。“管住陆源入海污染,守住海岸生态带,还要进一步强化海洋污染防治。”山东省环境规划研究院水环境规划部主任管旭对记者说,由于海洋污染涉及面广,环境风险亦不容忽视。图为黄河入海口湿地
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已于11月30日联合印发了《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针对《行动计划》的背景、目标、任务及思路等问题,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问:《行动计划》的编制背景是什么?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渤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1月8日,山东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海洋生态保护与渔业融合发展EOD项目招标计划发布。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海洋生态保护与渔业融合发展EOD项目主要实施5个子项目:现代渔业综合产业园区项目、海水养殖绿色工厂建设项目、涛雒镇北部片区生态养殖供水项目、涛雒镇域河道生态修复项目、海水养殖尾水集中处理项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海洋生态保护与渔业融合发展EOD项目实施主体采购中标结果公示,日照市东港区海洋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中标该项目。公告显示,该项目总投资约28.4亿元,采用“生态治理+产业开发”EOD开发模式,推动涛雒镇海洋渔业与产业开发有效融合,通过产业开发收益反哺生态保
为加强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山东省生态环境厅11月8日发布《山东省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细则适用于入海排污口的设置论证、规范化建设、备案、注销、监测、执法检查、动态管理台账建立、信息公开等监督管理工作。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公开
10月28日,山东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海洋生态保护与渔业融合发展EOD项目实施主体采购竞争性磋商公告发布。公告显示,该项目总投资约28.4亿元,采用“生态治理+产业开发”EOD开发模式,推动涛雒镇海洋渔业与产业开发有效融合,通过产业开发收益反哺生态保护治理,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持续、共赢发展。1
近日,生态环境部在京调度会商2024年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通报有关情况,听取相关省(区、市)工作情况介绍,研究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会商意见指出,上半年各有关地区和部门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推动美丽海湾建设、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海洋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等重点工作,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11日发布《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其中提到,港口航运与船舶制造绿色化、智能化。建设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加强沿海港口清洁能源利用。青岛港构建风光氢储一体、多能互补的现代能源体系,港口清洁能源占比达66%,智能空中轨道集疏运系统实现降低能耗50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白皮书除前言和结束语外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构建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环境、统筹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治理海洋生态环境、科学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提升海洋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全方位开展海洋生态环境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实施《美丽海湾建设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深入了解《方案》的编制背景、总体思路等有关情况,记者采访了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人。问:《方案》印发的背景是什么?答:美丽海湾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在海洋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十四五”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美丽海湾建设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重点推进110余个海湾建设美丽海湾,探索推进厦门市等7个城市全域建设美丽海湾,推动美丽海湾建设扩面、提质、增效。制定印发《方案》是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的重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印发《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清理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人就《行动方案》出台背景、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等回答了记者提问。问:请介绍一下《行动方案》的出台背景?答:近年来,我国海洋生态
5月7日,中国能建葛洲坝生态环保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贞武与中国能建广西水电工程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徐清会谈,双方围绕生态环保、新能源等领域深化合作进行交流并达成共识。杨贞武对徐清一行到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葛洲坝生态环保公司业务情况及发展方向。他表示,双方合作基础良好,合作空间广阔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