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聚焦】重污染天气应急:你真的可以不关心吗?

2016-08-26 09:00来源:Blue Tech创蓝技术关键词:空气质量大气污染防治环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些大城市,机动车污染在本地排放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因此会在应急措施中设计交通污染防治的措施,如北京、巴黎都采取过的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模式,此外,针对一些特殊车辆,如垃圾和渣土运输车、砂石运输车也会被限行,一些施工工地的工程机械也会被要求停止作业。

其他短期措施:针对其他的污染源,如秸秆焚烧,垃圾焚烧、餐厨污染、路边烧烤等,会在重污染应急期间,对其进行限制,以确保污染不会持续升级。

这些应急措施会有用吗?

有些人质疑措施是否真的有效,因为采取措施之后,并没有立刻看到天空变蓝。其实,应急的本质是为减少重污染的进一步恶化,而并非立刻消除污染。

2015年12月北京两次启动重污染红色预警机制,实施应急减排,的确起了作用 。据北京市环境保护中心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评估,从2015年12月19日7点红色预警启动后24小时里,北京的PM2.5值与未采取减排措施时相比,下降了10%-30%左右。

通过短期措施缓解空气污染,在保护人群健康的同时,也会为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成本。工业企业停限产直接影响工厂效益和区域经济发展。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带来出行不便,造成间接损失。此外,中小学和幼儿园在发生重污染天气时会停课,孩子不能上幼儿园,不能上学,没有人看管,造成一些无形的损失,成本很难估算,但却不可小视。

重污染天气应急,我们并不孤单重污染天气与污染应急并非我天朝特贡,许多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就经历过重污染天气频发的阶段。

美国在1943年7月就经历了大名鼎鼎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重污染天气、污染警报、应急措施在美利坚合众国风靡了近50年,直到进入21世纪,美国才把重污染应急变成历史。

英国自从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后,伦敦也夺得了“雾都”的桂冠,据测算有大约12000人的死亡都和这次的烟雾事件有关,造成经济损失高达4亿英镑。

事实上,1948-1962年期间,伦敦发生了多次重污染事件,不过通过有效的治理,在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重污染问题已经大幅改善。

上世纪伦敦的重污染问题主要是燃煤引发的,类似的现象在欧洲的其他国家也同样发生过。1985年1月,德国鲁尔工业区也被灰霾笼罩,而那次重污染事件造24000人死亡,19500人患病住院。时至今日,部分发达国家仍然遭受着重污染天气的影响。2013年12月3日,巴黎的空气质量上了全球媒体的头条,根据巴黎空气监测机构Airparif实验室报告,当天巴黎空气中所含的微粒子,等同于在一个20平方米的房间,8个人同时抽烟产生的废气。

原标题:重污染天气应急:你真的可以不关心吗?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空气质量查看更多>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环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