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市场正文

【市场分析】2015中国碳市场分析

2016-08-26 15:13来源:环保产业观察关键词:碳市场碳排放碳交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2碳市场履约概况

深圳

2014年6月30日,完成2013年碳排放权配额履约,共635家控排企业,4家未按时完成履约,履约率99.4%。未履约企业受到失信惩罚,责令限期仍未补缴的,按规定扣除配额并处罚款。

2015年6月30日,完成2014年碳排放权配额履约,共636家控排企业,2家未按时完成履约,履约率99.7%。未履约企业将受到失信惩罚和取消财政资助处罚,责令限期仍未补缴的,发改委将从其注册登记簿账户中强制

扣除与其超额排放量相等的配额,不足部分从其下一年度配额中直接扣除,并对其处以超额排放量乘以2015年1月至6月碳市场配额平均价格三倍的罚款。

点评:

深圳是国内控排企业最多的试点,经过2015年的履约,当地控排企业的履约意识有所提升,今年仅有2家控排企业未按时完成履约,履约情况较好。2015年1月,深圳出台《关于鼓励交易机构参与CCERs交易的奖励办法》,同

年6月发布《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抵消信用管理规定(暂行)》,大力支持企业参与CCER交易及使用CCER进行履约,可能因规定出台时间较晚,本次履约中未见深圳控排企业使用SZ-CCER抵减。

上海

2014年6月30日,完成2013年碳排放权配额履约,共191家控排企业,全部完成履约,履约率100%。

2015年6月30日,完成2014年碳排放权配额履约,共190家控排企业,全部完成履约,履约率100%。

点评:

上海是唯一一个连续两年圆满完成履约的试点地区,且在国内7个试点中CCER履约用量最大。本次履约,上海CCER用量约50万吨,占上海CCER

交易总量的21%。上海的成功经验值得全国各碳交易试点借鉴:(1)上海注重前期培训和履约管理,经过第一个履约期的运行,试点企业熟悉了上海碳市场的履约机制、市场行情、系统操作等,试点企业的主动履约意识较强;(2)上海使用CCER履约的抵消规则限制条件较少,规则出台较早,因此吸引了不少CCER进入上海市场,在目前全国已签发的四批次共计74个项目中,符合上海抵消条件的减排量约为140万吨,其中约36%的CCER由上海的试点企业购买,并用于履约清缴。

北京

2014年7月4日,完成2013年碳排放权配额履约,共415家控排企业,12家未按时完成履约,履约率97.1%。未履约企业的碳排放按照市场均价的3-5倍罚款。

2015年6月30日,完成2014年碳排放权配额履约,共543家控排企业,全部完成履约,履约率100%。

点评:

北京此次履约的控排企业较去年增加128家,包括京冀跨区域碳排放交易体系中河北承德市的6家水泥企业。相对于去年的第一次履约,企业的对碳排放的认识有很大提升。截至6月30日,责令整改期结束时,543

家控排企业全部完成履约。北京早在2014年9月率先出台了碳排放权抵消管理办法,在今年的履约工作中,有10家单位使用了林业碳汇项目碳减排量,抵消量为6.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有9家单位使用了CCER,抵消量为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抵消机制在今年的履约工作中得到充分实践。

广东

2014年7月15日,完成2013年碳排放权配额履约,共184家控排企业,2家未按时履约,履约率98.9%。未履约企业扣除未足额清缴部分2倍配额,并处5万元罚款。

2015年7月4日,完成2014年碳排放权配额履约,共184家控排企业,全部完成履约,履约率100%。

点评:

广东在碳交易启动第二年度首次实现所有控排企业100%履约。广东省的184家控排企业中,仅1家未在本次履约的最后期限(6月23

日)完成配额清缴,但该企业在随后的责令整改期内完成履约任务。据《广东省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等规定,拒不履行清缴义务的控排企业向社会公布外,还会在下一年度配额中扣除未足额清缴部分2倍配额,并处5万元罚款。同时,根据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与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签订的协议,广东省碳排放管理企业违规信息将记入征信系统。广东将加快建立对控排企业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对履约情况良好的企业,财政资金、低碳基金、项目审批等将给予优先支持,国有企业履约情况还将纳入企业领导的年度考核内容。

天津

2014年7月25日,完成2013年碳排放权配额履约,共114家控排企业,4家未按时履约,履约率96.5%。未履约企业需在限期内改正,三年内不得享受优先融资服务和相关扶持政策。

2015年7月10日,完成2014年碳排放权配额履约,共112家控排企业,1家未按时履约,履约率99.1%。未履约企业需在限期内改正,三年内不得享受优先融资服务和相关扶持政策。

点评:

天津两个年度碳排放权配额履约均延期完成,在2014年度配额履约工作中,仅1家企业未按时完成,较去年有所好转。与国内其他4个第二次履约的试点相比,天津碳市的活跃度较低,天津控排企业的配合度相对较差,履约率

99.1%在第二次履约试点中垫底。天津的处罚制度相对于北京、深圳、广东3个试点来说相当保守,力度不足,天津的惩罚力较弱,未与征信系统连接,企业违约不影响其信用度,也没有资金处罚。

原标题:重磅消息: 2015 中国碳市场分析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市场查看更多>碳排放查看更多>碳交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