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测市场正文

环保行业研究——环保咨询行业-环评

2016-10-21 08:17来源:步时投资关键词:环评环境影响评价环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环评市场化推动行业重新整合

当前,国内环评机构数量及分布:甲级资质机构184家,乙级资质机构841家,共计1025家。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保部登记)共计10576人。脱钩前,50%的政府背景“红顶”的环评机构收入占行业总量约70%。环评收入约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0.01%左右,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趋稳,未来五年环评行业会保持250-300亿的市场空间。脱钩后,“红顶”环评机构占据的约70%空间将随市场化放开。行业将迎来重新整合,行业竞争也会愈发激烈,民营企业将迎来环评业务拓展的良机。

环境影响评价费用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费用的重要环节,主要包含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含大纲)、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评估环境影响报告书(含大纲)和评估环境影响报告表四个部分。2015年3月以前,我国环评行业收费标准是按照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计价格[2002]125号文件执行,编制费用=收费标准*行业调整系数*敏感度调整系数。随着项目总投资额的增加,环评收费综合费率呈下降趋势,当总投资额超过100亿元时,编制环评报告书费用不再增加。

2015年2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放开建设项目服务价格的通知》,放开现行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的5项建设项目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其中涉及环评费用。因此,环评业务收费也将完全由市场竞争形成。

环评收费市场化有助于环评企业新陈代谢,使资源最佳配置,业绩评价好、服务高效的企业将会生存下来;促使环评企业向差异化、综合化的服务能力迈进;服务不局限于环评,整体的环境咨询,工程设计等衍生收入也将随之而来。

前端资源优势显现,带动“三同时”千亿治理空间

环评作为项目审批的关键环节,我国2015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环境保护法》第41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三同时”制度)。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三同时”制度与环评制度共同构成前端污染防治的重要举措,而且,环评文件是“三同时”污染防治设施建设的依据,直接影响其投资。据测算,“三同时”污染防治设施投资为环评费用的60-70倍,具有明显的杠杆作用。拥有环保咨询能力的企业可凭借其专业及客户资源优势,可为项目提供针对性的环境污染防治的分析和咨询解决方案,同时,如果同时兼有一定的工程技术能力,也可凭借双重优势,合理介入治理设施建设,分享项目污染防治市场空间。

同时,环评脱钩是环保治理企业获取环保咨询能力和客户源的一次重要的契机。取得环评资质,拓展自身的环保咨询业务,形成“咨询—设计—工程”全产业链,有助于打造全方位的环保服务能力。

原标题:环保行业研究(七)——环保咨询行业-环评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评查看更多>环境影响评价查看更多>环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