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测评论正文

【荐读】环境保护:1980年代的美国 VS 2010年代的中国

2016-10-21 11:26来源: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作者:李丽平 李媛媛等关键词:环境政策环境污染治理美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美国在中国同等发展阶段时的环境保护经验

20世纪70、80年代,美国以《国家环境政策法》为依据,在1970年设立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专门机构的基础上,逐步制定并实施比较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产生了良好的环境质量改善效果:污染物排放非升反降,而且降幅较大。

2.1 美国在中国同等发展阶段时的环境状况特征

2.1.1 二氧化硫排放

美国的SO2排放量峰值出现在1973年,达到2881万吨。从70年代开始,SO2排放量与经济发展脱钩,开始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到1983年的SO2排放量为2052万吨,十年间减少了28%;到2002年的SO2排放量仅为1392万吨,三十年间减少了51%。

2.1.2 NOx和VOC的排放

美国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已经开始下降,大气方面的主要污染物是机动车尾气排放造成的NOx和VOCs引发的光化学烟雾污染,汽车尾气污染甚至占到城市空气污染物的85%。20世纪70年代后,NOx和VOCs的排放量呈显著下降的趋势。

2.1.3 水污染物排放

20世纪70年代美国水体富营养化也非常严重,7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好转。以五大湖为例,1976-1989年,美国五大湖的总磷负荷呈总体下降趋势。伊利湖从1976年的11000吨/年下降到1989年的8568吨/年;密歇根湖从1979年的7659吨/年,下降到1988年的2907吨/年;苏必利尔湖从1979年的6619吨/年,下降到1987年的1949吨/年。

2.2 美国在中国同等发展阶段时的环境保护措施

2.2.1 通过《国家环境政策法》推动政策环评

《国家环境政策法》是美国尼克松政府时期最重要的环保立法。该法中要求“对环境质量有重要影响的所有重大的联邦行动”都必须事先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environmental impact statements)。该法还指出建立一个专门的环境质量委员会,负责对这些环境影响报告书做出评估,并且有权要求法庭终止那些将对环境造成严重后果并且没有充分补救措施的行动。《国家环境政策法》不但是美国环境政策的基本法,而且对所有涉及环境保护的相关部门起到了约束性作用,直接从根源上要求各部门,特别是工业和开发部门开展环境保护的问题。

2.2.2 逐步强化和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政策

美国在70年代后相继制定或修订了一系列环保法案,确定了环保法律的基本原则和框架,逐渐形成了较完善的环境政策体系。从法律形成上看,先有《清洁水法》,然后是《清洁空气法》,再之后形成《超级基金法》,都历经多次修订。从管理对象上看,管理范围逐渐扩大。以大气污染防治为例,所涉对象由固定污染源到移动污染源包括机动车、船舶等。从环境质量标准上看,日趋严格。以颗粒物污染控制为例,自1971年首次制定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后进行了四次修订。

2.2.3 逐渐形成排污许可等核心环境管理制度

20世纪70、80年代美国还形成了重要的环境管理制度,例如排污许可制度。以水为例,美国国家污染物排放消除制度规定任何从点源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行为,不论是否会对受容纳水体产生污染,都必须获得排污许可证,并遵守许可证规定的排放限制标准和污染排放时间表,否则即属违法。美国水排污许可制度具有同时满足多重标准、以水质改善为核心目标、监督管理体制采取统一和分级管理相结合模式、覆盖范围广、对不同点源实施分类管理等特点。其实施对调动企业治理污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依法监管和有效执法,实施一体化环境管理模式,并最终改善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2.2.4 将环境保护的责任转移到州和地方政府

美国在里根执政时期,实施环境联邦主义,将环境保护的责任转移到州和地方政府。从环境执法而言,州和地方对环境执法负有主要责任,大多数控制环境污染的联邦法规都授权联邦环保局把执法权委托给经审查合格的州环境执法机构。州环境保护机构的主要职能是:经授权代表联邦执行联邦计划和州内事务、自主制定州的法律、监督环境状况等。

原标题:在中国当前同等发展阶段时的美国环境保护措施研究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政策查看更多>环境污染治理查看更多>美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