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余热余压政策正文

湖北省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壮大(全文)

2016-10-27 10:21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余热回收节能环保湖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完善化解过剩产能政策。发挥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作用,采取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淘汰落后产能。用好财政奖补资金,加大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力度。抓紧制定实施推动产业重组、处置“僵尸企业”总体方案,协调出台扶持措施,坚持多兼并少破产,妥善安置好职工,引导“僵尸企业”平稳退出。建立湖北省“僵尸企业”数据库,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进行细化分类,有针对性地采取兼并重组、资本运营、创新发展、关闭破产等不同方式进行精准处置。

实施企业减负举措。取消、暂停部分省级行政事业收费,降低部分经营性收费。完善“企业直通车”、“绿色通道”、“一企一策”等服务制度,进一步清理规范中介服务,落实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加强涉企收费专项督查。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各市州尽快公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执法检查、行政惩罚等各类项目清单。取缔各种不合理收费和摊派等,降低制造业生产成本。实行行政审批“一个窗口”受理制度,简化公共服务流程。深化国企改革,加强生产成本、管理成本的控制。积极落实中央关于税费改革、要素改革的相关举措,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加快补齐发展短板。对标《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强基工程,研究梳理湖北有望突破的关键共性技术和产品,整合行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创新资源,集中攻关。在船舶等具有优势的领域,积极申请区域性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攻克解决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瓶颈,转化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积累一批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依托湖北省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布局产业技术基础平台和服务支撑中心。完善失业救济体系,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度,对采取措施不裁员或少裁员的生产经营困难企业,按照规定发放稳岗补贴。

(三)完善财政税收金融政策。

优化财政资金使用。用好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省重大产业发展基金等政府出资产业基金。优化资金支出结构,加大对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自主创新等先进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全省工业转型升级。运用科技担保、引导基金等多元的财政模式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大项目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的同时,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引导外资、社会资本对工业的投入。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大型制造业企业集团开展产融结合试点,尝试BOT模式等多元化的融资方式,通过融资租赁等方式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开展园区投融资试点,成立园区投融资公司,尝试多元化的融资方式。优先在装备制造业、汽车、电子领域开展贷款和租赁资产证券化试点,支持湖北制造业创新发展。加强与保险公司的融资合作,吸引更多保险资金投资我省重点项目。加大公共财政资金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

强化中小企业资金扶持。管好用好全省中小实体经济发展资金,引导推动社会资本进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平台。落实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做好税务咨询和服务工作,引导省内企业充分享受国家税收扶持政策。创新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方式,降低融资门槛,建立省级、市级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平台,创新基于不同额度的中小微企业担保制度。

(四)提升人才支撑保障能力。

强化高端管理人才培育。围绕重点行业培养行业领军人才,推进企业高端管理人才培育职业化、市场化。引导企业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优化企业管理体系。推动建立一批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产业联盟,培养孕育本土企业家。加大高层次管理人才的引进力度,以项目为平台,通过政策引导吸引优秀人才来湖北。

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整合湖北省教育资源,加快建立湖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开展网络教学、校企合作等多种模式,对现有的技术人才、产业工人进行再培训。发挥湖北科教优势,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索技工人才培养新模式。调整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注重培养既具备信息技术基础又具备制造技术知识的技能人才。

完善人才培养载体建设。发挥湖北科教优势,强化汽车、新材料、光纤等领域技术研发机构建设,为人才成长提供平台。建立新型的专业智库团队,在智能化改造、管理等领域,为企业、政府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建立合作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企业、政府、专业技术机构之间的合作,重点建设一批技师学院、示范性技工院校和特色技工院校,形成与湖北省工业相匹配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依托省级重点企业,建设一批“知识+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加快培养一批应用型的复合人才,形成对全省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持。

(五)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合作。

强化开放渠道建设。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加快湖北省对外开放通道建设,完善全省口岸开放体系,形成全域开放格局。创新对外开放服务平台建设,在境外投资、劳务合作、工程承包等领域,给予企业政策、金融、法律等方面的支撑。依托光纤通信、北斗导航等优势行业,积极申办和组织国际性会议,在技术、资金、管理、人才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交流平台,拓展国际合作领域。

提升“引进来”和“走出去”水平。以项目为抓手,加强对资金、技术、人才的综合引进,认真落实外资项目。优化外资利用水平,加大国际研发机构、团队等创新资源的引进。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由引进设备、产品为主向引进技术、人才转变。推动龙头企业国际化,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建立境外生产加工基地,转移优势产能。引导产业合作由加工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环节延伸,提高国际合作水平。

开展多层次国际合作。推进武汉、襄阳与德国等发达国家城市开展合作,建立城市间的长期合作机制框架,加强在产业、人才、技术、项目等多领域的合作。支持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高新区与国外先进产业园区合作对接,在生态、创新、科技等领域,借鉴国际经验,加快建设特色产业新城。鼓励引导大型制造企业集团与国际先进企业对接,在技术研发、市场渠道等多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加快企业的国际化进度。

(六)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加快全省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引导民间资本以参股等形式进入已经放开的传统垄断性行业。鼓励民营资本创业创新,激活非公有制经济活力。推动各市州规范产业集聚区管理模式,进一步扩大经济管理权限,引导工业企业和项目向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集中。深化企业管理体制改革,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制定企业负面清单、审批程序标准化清单和政府监督管理清单。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智慧湖北建设,完善全省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武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和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加快全省各市州主要园区的光纤网、移动网络、无线局域网建设,提升园区企业宽带接入能力,保障信息传输。加快部署高速、宽带、移动、泛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积极推进武汉、襄阳等地的大数据、云平台建设。积极建设中部地区的区域性数据中心,提高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

提升服务配套能力。加快产业园区的物流配套设施建设,注重开发区和重点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人才、资本、项目引进的激励制度,借鉴发达地区经验,提高优质生产要素的引进奖励水平,形成对资本、企业家等多种生产要素的吸引。依托湖北省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搭建服务于行业企业的公共平台,健全行业企业服务体系,在信息、人力资源、法律、财税等方面给予指导,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余热回收查看更多>节能环保查看更多>湖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