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技术正文

关于征求《垃圾发电厂渗滤液处理技术规范》等四项行业标准意见的通知

2016-11-29 14:59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关键词:垃圾发电厂渗滤液处理烟气净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9.1.14 反应器应满足下列要求

(1)反应器的设计压力应符合DL/T5121的规定,反应器的设计温度按焚烧炉MCR工况下最高温度取值。

(2)反应器内催化剂迎面平均烟气流速的设计应满足催化剂的性能要求,一般取2m/s~6m/s。

(3)反应器平面尺寸应根据烟气流速确定,并根据催化剂模块大小及布置方式进行调整。反应器有效高度应根据模块高度、模块层数、层间净高、吹灰装置、烟气整流格栅、催化剂备用层高度等情况综合决定。

(4)反应器入口段应设导流板,出口应设收缩段,其倾斜角度应避免积灰。反应器侧壁应对催化剂部位应设置催化剂装载门和人孔。

(5)反应器顶部应设置烟气均流装置。

(6)反应器应布置在除尘器下游或湿法洗涤出口低尘段,反应器应设置旁路烟道,挡板门宜采用双层密封结构,配置密封风机和加热器。

(7)反应器入口温度宜≥160℃,温度不足时应设置SGH或GGH。

(8)SGH、GGH布置时应考虑必要的排水措施,防止管系冲洗对催化剂的影响。

(9)反应器应设置必要的催化剂再生系统,再生温度应满足300℃,48h运行。

(10)反应器应设检修起吊装置,起吊高度应满足最上层催化剂进口的起吊要求,起吊重量按催化剂模块起吊重量确定。

(11)每层催化剂出口应设置氨气分布监测口。

(12)每层催化剂入口宜设置吹灰装置,吹灰装置可选用声波、蒸汽或多种联合吹灰方式。

(13)反应器内壁及催化剂支撑梁应考虑必要的防腐措施。

(14)反应器及进出口烟道应做CFD(流场数字化模拟);必要时宜做实物模型,对流场进行验证,模型与实物比例为1:10或1:15.

9.1.15 辅助系统

(1) 烟道设计应符合DL/T 1286要求。

(2) 烟气温度低于酸露点温度时,GGH应选用PTFE材质。

(3)稀释空气量应按设计和校核工况中的较大耗氨量、稀释后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浓度不高于5%进行设计,稀释空气宜从SCR反应器出口引出,稀释风机宜采用离心风机,压力不低于6kPa。

(4) 稀释风管内介质流速按8m/s~15m/s设计,在喷氨点下游宜装设静态混合器或采用其他增强混合的方式。

(5) 稀释空气与氨混合后一般以分区方式喷入烟气,每个区域系统应具有均匀稳定的流量特性,并具有独立的流量控制和测量手段。

(6) 氨气喷入装置应具有防磨和防堵措施。

(7) 最低喷氨温度应根据烟气条件确定,并不低于催化剂要求的最低运行温度。

9.2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工艺(SNCR)

9.2.1 SNCR系统一般应包括还原剂储存及制备、输送、计量分配及喷射系统等组成。

(1) 还原剂系统包括还原剂的供应、卸载、储存及制备等。

(2) 还原剂的储存与制备包括尿素储仓或液氨(氨水)储存,以及尿素溶解、稀释或液氨蒸发、氨气缓冲等设备。

(3) 还原剂的输送包括蒸汽管道、水管道、还原剂管道及输送泵等。

(4) 还原剂的计量分配包括还原剂、雾化介质、稀释水的压力、温度计量设备,以及流量的分配设备等。

(5) 还原剂的喷射包括喷射枪及推进装置等。

9.2.2喷入炉内的还原剂位置应在焚烧炉烟气温度850℃至1100℃的区域内,在炉内停留时间宜在1~2秒。

9.2.2 SNCR系统氨逃逸浓度应控制在8mg/m3以下。

9.2.3 脱硝系统对锅炉效率的影响应小于0.5%

9.2.4 脱硝系统应能在焚烧炉85%~110%MCR下持续安全运行。

9.2.5 脱硝系统负荷响应能力应满足焚烧炉负荷变化的要求。

9.2.6 脱硝系统应不对焚烧炉运行产生干扰,也不增加烟气阻力。

9.2.7 脱硝工艺中常用的还原剂主要有尿素和氨水,不宜采用液氨。尿素和氨水要求分别见9.1.9.1和9.1.9.2

原标题:关于征求《垃圾发电厂渗滤液处理技术规范》等四项行业标准意见的通知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发电厂查看更多>渗滤液处理查看更多>烟气净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