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测评论正文

环评公众参与将从环评报告中拿掉?

2016-12-14 10:44来源:环评爱好者网关键词:环评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公众参与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当然,我们有很多理由把它去掉——

信息不对称,一个项目环境影响到底有多大,公众感受和专业结论差距大。

环评公众参与实际流于形式。

公众意见调查质量不高。

未能充分保证公众的合法权益。

非环保诉求影响环评公众参与有效性。

当然,还有许多我们不能言表的理由……

比如,要上项目太挡害了!

不过,总纲修订编制说明里说了,分离不是弱化公众参与,相反更是强化。

强化企业公众参与主体责任

探索更为有效和可操作的公众参与模式。明确建设单位公众参与的主体责任,优化公众参与的形式和程序。引导公众聚焦环境影响问题,重点关注可能受直接环境影响的公众意见,大幅度提升专家参与的程度和水平。督促建设单位高度重视公众关切,对公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应及时归纳整理并公开解释和答复。公众参与的开展情况单独编制成册,存档备查,建设单位报送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附具公众参与说明书,供环评审批决策参考。

按照“分离公众参与”的套路,此次总纲修订还有这些主要内容:

——标准名称修改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中,将公众参与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工作分离;

——简化了建设项目与资源能源利用政策、国家产业政策相符性和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内容:

——简化了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污染物总量控制相关评价要求;

——删除了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相关内容;

——删除了附录A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要求:

一一强化了环境影响预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以及环境管理与监测要求;

——新增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的组成部分,工程分析部分增加了污染源源强核算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增加了环境影响不可行结论的判定要求。

分离不是弱化公众参与,相反更是强化

 

延伸阅读:

环保部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原标题:再见环评公参!---每个环评人心里都会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公参记忆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评查看更多>环境影响评价查看更多>环评公众参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