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换一种思路 金融可不可以用来治理雾霾?

2016-12-21 13:57来源:洛杉矶雾霾启示录关键词:空气污染雾霾洛杉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雾霾治理的金融创新载体不同于一个投资环保行业的风险投资基金,不同于一个环保科技公司,不同于一个投资环保上市公司股票的共同基金,当然也不是一个公益项目的众筹基金。金融创新的形式可以是兼容并包的。金融创新可以做到多方面的筹措资金,筹集不同期限的资金,聚沙成塔,然后把资金交给更有效率的使用者;这个金融创新载体的风险把控在于投资的项目处于不同行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这个金融创新载体的收益在于投资的项目所能产生的成果是可以真正的改变你我的生活。

从下面几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探究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金融创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通过战争债券(War Bond)的形式进行融资。美国发行的债券名称叫做自由债券(Liberty Bonds)。当时流行的一句广告词是:“如果你不能参军打仗的话,请购买自由债券(If you can’t enlist, invest. Buy a liberty bond)”。

著名的喜剧大师卓别林先生还自导自演了一部短片“The Bond”(Bond在英文中的另外一个意思是纽带)来宣传和推广战争债。美国的第一批自由债在1917年发行,以票面利率3.5%筹集了50亿美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债再次发行。到目前为止在英国,为一战融资的永续债券(Consols)仍有部分在市面上流通。

现在,我们需要打赢的就是雾霾这场硝烟弥漫的战争,这个金融创新的主体可以用债券进行融资。融资的目的是为了投资。现在很多的金融创新其实都是躲避管制,进行短借长投。治理雾霾需要很多新的技术,还需要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这些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实现收益,所以,我们需要长期的债券。

然而,债券的收益率并不很高,不受很多投资者的青睐,尤其是在当前,很多人希望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较高的回报。我们还需要股权融资。

麻省理工学院的罗闻全教授(Andrew Lo)正在整合该学院的金融工程和生物科技的人才设立一个超级基金(Megafund)为癌症寻找药方。罗教授提出一种叫作“研发支持债券”的融资工具,类似于我们当下流行的“资产支持债券”,不同的在于债券的基础资产变成了治理癌症的各种项目。

在很大程度上,治理雾霾和治疗癌症有类似的地方,都需要花很多钱,都需要很长的发展阶段,而且风险很大,但是我们知道,如果某个药品公司能够找到治癌良药的话,回报一定是惊人的。

治理雾霾和治疗癌症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知道雾霾可治,而且我们也大概知道雾霾该怎么治。当然,我们不知道的也还有很多,比如我们过去吸入的雾霾究竟对身体造成了多大的伤害,这些伤害应该如何弥补。

治理是有成本的,关闭落后能源企业和生产企业的成本,环保成本,电动汽车的推广和充电桩的修建,学校和公共建筑物的空气净化装置,到我们这代人吸足雾霾之后需要的药物和医疗方案。这些成本有短期的,有长期的,来自不同行业,来自不同的地域。传统的金融手段很难满足各种需求。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参照这个“研发支持债券”的模式考虑“雾霾支持债券”。“雾霾支持债券”需要吸引长期资金支持创新。

这些成本的某些部分可以靠这个雾霾支持债券提供融资,同时治理雾霾也会取得不错的回报,这些回报也应该为雾霾治理基金的投资人提供可观的收益。比如在国内,投资环保新能源行业的VC,和A股中环保新能源行业的上市公司表现都很不错的。因此,融资可以进行部分的股权投资,以期获得高收益。

当然,有了资金,仍然需要法治。美国的《清洁空气法》(Clean Air Act)1963年在国会通过,后经过1970、1977和1990年多次修正扩充而逐步完善起来。 《清洁空气法》是世界各国环保法律制定的范本之一。

不再沉默,洛杉矶公民抗议空气污染

 

延伸阅读:

国外当年是怎么治理雾霾的?反正不是靠风!

雾霾仍在全国肆虐 大气污染防治迫在眉睫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空气污染查看更多>雾霾查看更多>洛杉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