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换一种思路 金融可不可以用来治理雾霾?

2016-12-21 13:57来源:洛杉矶雾霾启示录关键词:空气污染雾霾洛杉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我们的呼吸基因中充满了这样的记忆碎片,我们作为幸存者带你进入这场洛杉矶最大的环境危机。父母的朋友囤积了一堆防毒面具;碳氢化合物肆虐之时,我们的体育课被迫取消。对我们来说,“奥兰治县”(Orange County,Orange原以为橘子,或橘红色)这个名字是从其天空的颜色而不是从当地的水果得名的。我们现在进一步意识到,无论付出多大努力将浅蓝色的天空拉回地平线,烟雾仍有卷土重来的那一天。文明制造烟雾的能力,是其消除烟雾的能力难以望其项背的。——《洛杉矶雾霾启示录》

洛杉矶的一场“烟雾战争”,持续了60余年,触目惊心的烟雾、刺鼻的回忆都曾似无形猛兽,还好灰色的洛杉矶已成为过去的记忆。重读洛杉矶烟雾污染治理的历史,有几点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若没有高水平科研成果做支撑,治理就如同“盲人摸象”,不仅污染控制的效果差,甚至污染控制的基本方向都是错的。20世纪40年代初洛杉矶发生光化学烟雾污染时,各界人士都茫然不知所措;经过约10年的探索,由加州理工学院斯密特教授率先发现机动车与工业尾气的光化学反应产物是污染的肇因,之后的控制都是围绕这个科学结论而展开。洛杉矶意识到此,从很早就开始了空气污染的科学研究,成立专门机构进行高水平的科技攻关。

其次,治理污染不能是“毕其功于一役”,污染的治理需要很长的时间。从1943年7月8日洛杉矶出现第一场有记录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开始,谁也没想到这个污染治理工作持续70余年,时至今日还在继续。烟雾污染发生的头几年里,政府官员、高级管理人员在公开场合信誓旦旦拍着胸脯承诺几年内就要改善这种烟雾污染(尽管它是什么、如何形成都还不清楚)。洛杉矶的烟雾治理,投入了巨额资金、巨量资源、巨大努力,空气质量虽得到翻天覆地的改变,但时至今日,洛杉矶相比于其他美国城市,仍是污染居首,可见治理的艰难程度。

再者,污染的治理需要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多个部门的共同合作与努力。洛杉矶空气质量的改善,除了依赖科技手段的进步,同样紧密依赖经济分析、社会管理、产业替代等多种手段;除了环保部门,也需要研发机构、环保社团、产业部门等全社会共同投入。上至州长、市长,下至贩夫走卒,无论职业医师社会名流,都对污染控制做出贡献。空气质量的改善不仅与污染源控制有关,也与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换、人们生活方式转变等密切相关。

基于此,我们也试从金融创新的角度为治理雾霾提供一种新思考——金融可不可以来治理雾霾?

答案是肯定的。金融可以把资源跨人群,跨时间,跨行业,跨地域实现合理配置,以便让经济活动能够更有效的进行。

延伸阅读:

国外当年是怎么治理雾霾的?反正不是靠风!

雾霾仍在全国肆虐 大气污染防治迫在眉睫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空气污染查看更多>雾霾查看更多>洛杉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