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场地修复评论正文

发起全国“爱土工程” 布局冶金企业污染场地修复

2016-12-26 14:38来源:腾讯大燕网关键词:土壤污染土壤污染防治地下水污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我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

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出,当前,我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部分地区污染较为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之一。

在中国重污染企业或工业密集区、工矿开采区及周边地区、城市和城郊地区出现了土壤重污染区和高风险区。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 农村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 农村环境质量下降与经济社会发展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原来被工业企业占用甚至污染的土地(通常被称为棕地)需要进行再开发,使对污染土地的修复和再开发成为首要问题。

根据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开展的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 ,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 、2.3% 、1.5% 和1.1% 。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

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世纪末,中国受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000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其中工业“三废”污染面积达1000万公顷;污水灌溉面积为130多万公顷。每年因土壤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万吨;另外还有1200万吨粮食受污染而超标,二者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多亿元。

土地污染危害巨大,不仅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还会导致生物产品品质不断下降,危害人体健康,以及其他次生生态环境问题。

因农田施用化肥,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许多地方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镉、砷、铬、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或接近临界值。每年转化成为污染物而进入环境的氮素达1000万吨,农产品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严重。农膜污染土壤面积超过780万公顷,残存的农膜对土壤毛细管水起阻流作用,恶化土壤物理性状,影响土壤通气透水,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品质。根据农业部环保监测系统对全国24个省市,320个严重污染区约548万公顷土壤调查发现,大田类农产品污染超标面积占污染区农田面积的20%,其中重金属污染占80%,对全国粮食调查发现,重金属Pb,Cd,Hg,As超标率占10%。

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动物体中,危害人体健康,引发癌症和其他疾病。

土壤受到污染后,含重金属浓度较高的污染土容易在风力和水力作用下分别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其他次生生态环境问题。

2、“爱土工程”,创新中国土地修复模式

早在1980年,美国就创立“超级基金法”,向石油、化工等巨头征收化工税,用于清理泄漏的化学物质和有毒垃圾场。2002年,美国又颁布了《棕色地块法》,将污染责任和现在的开发商分开,再通过折价,让开发商有获利的空间,从而促使社会资本介入棕色地块的修复。

目前,中国在污染场地的治理上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和法律法规体系。缺乏专门的场地土壤污染防治法,也没有在相关法律法规中专章加以规定;相关立法层次低,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相对较多,法律责任划分不够合理,可操作性差,远远达不到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

但是,中国社会各界努力探索土壤污染防治的步伐从未停止。2010年,中环本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产业扶贫委员会共同发起全国土壤修复工程——爱土工程。

“爱土工程”的目的是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利用中国科研人员多年科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环保高效产品,对沙漠、盐碱地、干热河谷、废弃矿山等进行改造复耕,对贫瘠、中低产田进行土壤改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对土壤的良性循环利用,从而解决中国的耕地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重大问题。同时在全国人民心目中树立“爱护土地、保护土地、养护土地”的环保理念。

“爱土工程”分为试点、示范、产业化等三个实施阶段,逐步推进,稳步实施。

3、“爱土工程”开展以来成绩斐然

“爱土工程”具有强大的组织优势和技术优势。设立以中国扶贫开发委员会副会长林嘉騋为首,由投资单位负责人,以及多年从事农委工作的领导干部、国家政策研究机构专家、农业土壤学专家组成的爱土工程领导小组。由多年从事农村工作的领导干部及土壤调理剂专利发明人负责的日常办公机构爱土工程办公室。

“爱土工程”自发起实施以来,在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各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指导下,得以稳步实施。已经在陕西(洛川)、山西(太原)、广东(广州)、内蒙古(兴安盟)、安徽(宁国)、云南(曲靖)等地设立多个示范基地及工作站,发展全国志愿人员近千人,2011年、2012年连续被全国“两会”列为提案并进行了大会发言。《人民日报》、《中国政协报》、《中国环境报》、《中国国土资源报》、《农业日报》等媒体相继关注和报道,并呼吁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共同参与到土壤改良、土壤修复这一利国利民的事业中来。

延伸阅读:

李发生:新形势下我国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决策和产业发展探析

重磅丨我国唯一一个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获批建设

原标题:发起全国“爱土工程” 布局冶金企业污染场地修复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污染查看更多>土壤污染防治查看更多>地下水污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