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报道正文

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发布:2017年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建设生态城市

2017-01-22 11:16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关键词:大气治理环境治理上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更加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化、标准化、均等化,努力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落实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行动计划,新增50万个就业岗位。完善职业培训、职业见习、就业援助机制,促进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离土农民等重点群体就业。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的比例。积极申办第四十六届世界技能大赛。

加强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等待遇标准。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推进社区为老服务综合平台建设,新增50家长者照护之家、80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7000张公办养老床位,促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的融合发展。强化养老服务保障,推进医养结合,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提升养老服务的能力和质量。

完善“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新增供应5万套各类保障性住房。完成48万平方米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4.4万平方米郊区城镇旧区改造,实施300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改造。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严格执行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整体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启动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携手共进计划,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覆盖50%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立与高校分类管理相适应的评价、投入机制。扩大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进一步落实地方高校办学自主权。新建和改扩建20所幼儿园。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和特殊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建立民办学校分类登记管理制度。

推进综合医改试点。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落实医疗服务评价联动机制。全面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基本建立分级诊疗政策体系,完善家庭医生制度,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强医疗机构儿科产科建设。编制实施“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进一步提高健康服务能力。

积极支持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现代国防观念。继续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完善运行机制,推进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强双拥共建,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持续增进妇女儿童福祉。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外事、港澳、对台和侨务工作。

(五)创新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按照核心是人、重心在城乡社区、关键是体制创新的要求,坚持眼睛向下,狠抓推进落实,切实做到基层有活力、管理出实效、群众得实惠。

守牢城市安全底线。从严从细落实安全责任,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报备的长效机制,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火灾防控体系建设,强化“三合一”场所的火灾隐患整治,为100个老旧住宅小区增配或改造消防设施。推进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防范体系建设。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推广应用危险化学品的电子标签自动识别系统,完成油气管道隐患治理,建成瓶装液化气统一配送体系。完成82万平方米危险房屋和严重损坏房屋的处置。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建设网络空间安全动态感知体系,建成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基础平台。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落实食品安全条例,把牢食品生产经营准入关,强化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

加强社会治理。完善居住证制度,严控人口规模。强化基层基础,启动建设第二批基本管理单元,实施社区发展行动计划,加强居村委会能力建设,规范居村委会服务群众制度。深化社会组织管理改革。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全面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强化反恐怖安全防范,确保社会安定有序。

强化城市综合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制定一批城市管理新标准,健全常态长效机制。全面完成住宅小区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完善物业服务市场化机制,改造2000万平方米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60万户老旧小区供电设施。基本完成外环以外的地下管线普查。强化违法建筑等城市管理顽症整治,开展黄浦江上游浮吊整治,加大违法户外广告、违法经营和“居改非”的整治力度。加强综合交通管理,落实新修订的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深入推进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健全整治长效机制,实施100个拥堵节点改造,建成10条区区对接道路,新增35公里公交专用道,延安路中运量公交投入使用。

(六)深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城市建设重心和公共资源配置向郊区倾斜,加快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抓好“菜园子”、“菜篮子”工程,提高50万亩常年菜田生产水平,强化西郊国际等农产品交易中心功能,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继续鼓励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启动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完成2万亩小型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开展第三次农业普查。

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完成6万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继续实施化肥和农药减量化行动,实行农田休耕养地,推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涉及5万户的村庄改造。

深化农村改革。继续推进镇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面推行村经分离。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深化农村综合帮扶,增加经济薄弱地区低收入农民的收入。

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加快编制郊野单元规划和村庄规划。推进新城功能建设,强化产城融合。因地制宜推进镇域发展,启动一批特色小镇建设,积极开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和更新利用。在城镇化地区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社区,促进农民进城进镇居住。

(七)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文化兴市,夯实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

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综合素质。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持续开展中国梦、城市精神主题宣传教育,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市民修身行动和网络文明建设行动,倡导全民阅读。健全更加严格的历史风貌保护制度,加强成片、成街坊、成区域保护,延续城市文脉,留住城市记忆。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建成历史博物馆,开工建设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等重大文化设施,启动国有文艺院团院址改造提升工程,增加文化设施的公益性服务内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配送机制,探索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连锁管理。

延伸阅读:

上海发布建设项目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控制实施细则

《上海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原标题: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1月15日)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气治理查看更多>环境治理查看更多>上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