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评论正文

以装配式建筑“节源” 以垃圾资源化“开流”——破解建筑垃圾围城的新思考

2017-02-13 10:52来源:中国建材报作者:黄莹关键词:建筑垃圾垃圾围城建筑垃圾资源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投资成本和收益来分析,在投资上,建筑垃圾来自建筑废弃物,原料来源没有成本,建筑垃圾资源化成本主要来自于建筑垃圾处理生产线成本,而由于建筑垃圾处理项目属于政府支持的绿色行业,政府在税收上也会给予一定的优惠。从收益来说,以年处理100万吨建筑废弃物为例,可产出免烘干干混砂浆30万吨,商品混凝土30万方,免烧砖7000万块等,年利润可达5000万,此外建筑垃圾处理作为一种绿色建材还有政府给予的财政补贴,经济效益显著。

从环境效益分析,建筑垃圾资源化减少建筑垃圾堆放造成的土地占用;保护了河道安全,其再生产品可以替代天然砂石作为基础建设的原料,可减少每年十几亿的天然砂石资源的开采;减少了对于地下水体的污染,建筑垃圾堆填产生的渗滤水一般为强碱性并且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硫化氢以及一定量的有机物,极有可能流入江河、湖泊或渗人地下,导致地表和地下水的污染;降低大气污染,建筑垃圾成分复杂,可能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大气。

总而言之,建筑垃圾资源化既能解决建筑垃圾处置和消纳的问题,化解建筑垃圾围城危机,又可实现建筑从建设、使用、废弃、资源回收再利用的全生命周期。

装配式建造方式

集约生产寿命更长利用率高

“开流”之外,“节源”自然不能忽视。

从今年地方两会关于建筑垃圾解决办法的提案中,可以发现,“装配式建筑”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词,福建省福清市人大代表郑学述表示装配式建筑可以缩短施工工期,减少建筑垃圾,减轻环境污染。而这里的装配式的建造方式恰恰是建筑垃圾处置中“节源”的一个好办法。

装配式指的是将建筑构件提前在工厂内加工好,现场只需组装的一种建造方式。根据欧洲、美洲、日本和国内发展经验,建筑产业现代化较传统建筑模式优势非常明显,首先,工厂集约化的加工以及后期直接组装能够减少80%以上的建筑垃圾,有效减少了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此外,装配式建筑避免了传统建筑常出现的渗漏、空鼓、开裂等质量顽疾,显著提高建筑质量,增加建筑寿命,提高了建筑物的生命周期,减少大拆大建的发生,直接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再次,装配式建造方式就是像搭积木一样建造房子,搭建建筑的积木即是PC构件,这样一来,“城市”可以被任意拆解,并被重复利用,自然减也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量。

2016年12月,工信部和住建部公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暂行)(征求意见稿),对“资源综合利用及能源消耗”提出要求,要求建筑垃圾处置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应综合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的资源化利用率应达到95%以上。

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指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加快标准化建设,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得益于企业的不断探索——技术优势,我国在已经有了可以对建筑废弃物进行100%资源化处置的技术。比如,元泰达建筑垃圾资源一体化工厂项目,通过采用建筑垃圾高效分选分离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模块化生产等技术,已经可以实现对于入厂建筑废弃物100%资源化。

得益于政策优势,以及行业中企业的积极探索,目前无论是建筑垃圾的资源化还是装配式建筑,都在乘着东风一路前行。相信在未雨绸缪之下,建筑垃圾不会像雾霾一样,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殇。

延伸阅读:

风向标|乘政策东风 2017年建筑垃圾资源化或将开启“腾飞”模式

原标题:以装配式建筑“节源” 以垃圾资源化“开流”——破解建筑垃圾围城的新思考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建筑垃圾查看更多>垃圾围城查看更多>建筑垃圾资源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