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国际正文

案例|垃圾围城困境下的城市再生——纽约弗莱士河垃圾填埋场变身湿地公园

2017-02-13 15:06来源:国际城市规划作者:孙雪婧关键词:生活垃圾处理垃圾填埋场垃圾围城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3 机动交通规划

公园为使用者们提供了多样化的非机动交通路径,这些路径隔离于车行道,并设计了特殊的人行交叉口以保障非机动交通者的通行安全。非机动公园路分为三种类型:

(1)多功能路径:可兼容不同非机动方式使用者的需求,如步行、跑步、骑车、骑马。路公园内的该类路径总长达13英里,并在每个片区内形成环路,并沿路布置标识、座椅、野餐区域、照明设备等以满足人们的游憩需求。

(2)专用非机动交通路径:针对特定的适用人群(普通骑行者、山地骑行者、骑马者、徒步者)设计专门的交通路径,路径总长超过20英里。

(3)亲水平台:沿公园内的溪流设计一系列延伸向水面的甲板以提升场地的亲水性,并设置多处船舶停靠点,通过水上交通加强公园的对外联系。

此外,为提升公园内部及公园对外的非机动交通联系,规划还将建造两座人行天桥。


图11 非机动交通规划图

3.4 建设项目规划

公园的建设项目以提升斯塔滕岛形象,创造宜居、宜乐、宜教的城市空间为目标。发展项目遵循以下六项原则:

(1)引入有特色的开发项目,兼顾当代性、环保、自然、艺术、休闲、娱乐、教育、经济等多元需求;

(2)建立邻里尺度的娱乐设施,服务本地社区;

(3)设计适宜性高的景观框架,容纳公园不同时期的变化;

(4)在区域中心区集中建设各类活动所需的设施,提升设施的可达性并保护自然开敞空间;

(5)结合基地现状资源与特征,分阶段建设不同的项目,并考虑垃圾填埋场关闭过程中的维护及监管工程;

(6)选择有利于公园可持续发展且具有经济价值的商业项目。


图12 公园建设项目规划图

原标题:案例实践 | 垃圾围城困境下的城市再生——纽约弗莱士河公园的经验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活垃圾处理查看更多>垃圾填埋场查看更多>垃圾围城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