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评论正文

雾霾渐成移民最直接导火索 移民生意火爆

2017-02-15 09:00来源:法治周末作者:张舒关键词:雾霾空气污染PM2.5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火爆的移民生意

2013年10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报告,首次指认大气污染“对人类致癌”,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

此后4年来,刘莉发现,每年冬天雾霾加重的时候,来找自己咨询移民政策的人数就会明显增多,促签也特别容易成功。“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电话响个不停。”

雾霾,已逐渐成为移民最直接的导火索。

“在以前,客户关注移民时会考虑很多其他客观因素,例如,能不能适应国外的生活、能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等等。”但如今,对环境和自身安全的无力感会促使他们迅速作出决定,刘莉直言,“他们觉得,在国外不管怎么样都会活得比现在好。”

她始终记得,一年前的冬天,一位天津的客户找到她,开门见山地坦白,自己想要躲霾,能否给他推荐一个国家。

“在此之前,这位客户甚至从来没有过移民的想法。”刘莉感叹。

在她十几年的工作经验里,移民行业一般春节过后直到10月份是旺季,春节之前则是淡季,“因为中国人普遍认为移民是件‘大事’,不愿意赶在过年之前匆忙办理,都想‘过了年再说’”。

但在如今的北京,由于雾霾,大多移民中介的淡季已经变成了旺季。

此外,几年前,刘莉的客户还大都是企业家、公司法人等富裕阶层,而现在,范围已经扩大到了教师、医生等各行各业的人。

就在一周前,她曾接待了两位50多岁的退休教师,把北京的房子和车子都卖了,“痛下血本”,就是为了“换一种活法”。

她还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有时候,客户打电话来咨询,号码显示地为海南或云南。我还以为是外地客户,结果一问才知道,对方是北京人,只不过冬天跑到海南、云南去避霾。”

对此,汪丁丁撰文指出,如果国内的生存环境持续恶化,最先移民海外的将是那些具有高学历的人,这就是所谓“脑流失”。如果放任“脑流失”发展,北京最终将只剩下科技含量很低的产业。

而事实也似乎证明,北京对于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有媒体报道称,这个冬天,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一直在寻找新的主教练,他们希望意大利名帅斯帕莱蒂能够出任。

然而,斯帕莱蒂对于北京的空气质量非常在意,甚至发过一张北京重雾霾的照片无奈表达,他的妻子也对雾霾极其抗拒。

最终,斯帕莱蒂以无法说服妻子为由,拒绝了北京国安的邀请。

抓不住的筷子

但更多的人还在左右为难着:一边是环境的急剧恶化带来的身体与心理的双重压力,一边却有事业、家庭等无法割舍的牵绊。

在刘莉看来,她负责的欧洲投资移民大约需要30万欧元,“这笔钱其实算不上什么代价,真正的代价是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需要重新适应新的生活、新的思维模式,包括新的语言”。

早在2011年,一名华裔教师便因为告知孩子们“没有圣诞老人”,而遭到了家长们的反对,并为此向每位家长致电道歉。

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在这个“扛麻袋的白胡子老人”身上爆发了。

一片火热的移民潮背后,人们开始慢慢意识到,对移民国的不了解,以及冲动之下对未来生活的盲目规划,让这场带着逃离味道的移民,往往并不如预期的美丽。

“到底要不要回国?”这个问题已经萦绕在王平脑海两年之久。

2015年,王平博士毕业后,技术移民到澳大利亚。当时已经结婚生子的他,决定移民的最大动力就是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初来澳大利亚,王平也曾信心满满。

可最初的“蜜月期”过去后,他发现,艰难的“磨合期”已然来临。“研究了这么多年的专业知识,却不能学以致用,很失落。收入也远远比不上国内,活得累。”

王平说,两年来,他很多个晚上都躲在被子里掉眼泪,也想过放弃。“后来还是考虑到孩子,才咬牙挺下来。”

“一个民族基本的文化特性被称为文化基因,能担当基因重任的文化因素有三个: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云华向法治周末记者解释道,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就像中国人生来用筷子吃饭而美国人用刀叉一样。你既然来了美国,就只能放弃筷子,不然你无法生活。

但这对于只为躲霾而来的移民族来说,这往往需要更长的适应期。

刘云华对此解释道,大多数移民人士,往往出于对子女教育、个人发展与追求等因素选择移民,与这些移民不同的是,在雾霾笼罩的环境条件下,移民对这部分人群只是一种逃避的手段,并不是真的出于对移民国生活条件、文化氛围的向往,抱着融入的心态。

“我想我最后还是会回国的,等一等,等到雾霾散去的那一天。”王平低喃。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胡佳、胡娜、刘莉、王璐、王平均为化名。)

延伸阅读:

思考|雾霾下 我为什么没搬回美国?

原标题:雾霾移民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