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综合政策正文

《厦门市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规划》发布(全文)

2017-02-16 11:18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危险废物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生态文明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

1.加强生态建设

划定生态控制线,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在已划定陆域生态控制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海洋生态红线的划定,并将其纳入全市生态控制线范围。同时,将生态控制线纳入全市“多规合一”管理平台,实现生态控制线的空间定点、定位、定桩,使生态保护区域牢牢固定在“一张图”上,使生态控制线成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底线。加快实施生态恢复与修复工程,全面提升生态控制线的管控和保护水平。开展划定生态功能专项区域研究,找出不符合管理细则的建设工程,提出科学解决办法,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功能。

2.开展受损生态系统修复

推进九大流域综合整治,打造生态廊道。3年内完成岛外九条溪流的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和水体景观设计,将九条污染溪流打造成九大景观,不仅使溪流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标准,而且着力打造“山、海、城”相连接的生态通廊,以构建一个完整的步行系统,形成人工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休闲旅游风光带。开展新河道生物修复工程,种植美人蕉、再力花、黄菖蒲等,提高污染净化潜能。加强厦门湾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加快海洋生态建设,提高海洋综合管理水平,大力开展海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城市森林建设,不断巩固和优化厦门岛宜居的生态环境。

推进海岸线修复工程,抚平“受伤”海岸线。抓紧实施《厦门滨海岸线保护规划》,以沙滩修复及湿地重构为修复重点,积极推进厦门海岸整治修复工程,缔造美丽海岸线。推进厦门海岸整治修复工程,加快推进马銮湾清淤及海堤开口改造、大嶝海域等片区的退养清淤整治、下潭尾岸段红树林湿地修复工程;启动海沧湾岸线整治工程、集美大桥-厦门大桥段集美侧岸线等修复工程。保护基岩、沙质及公众亲海岸线,禁止改变厦门岛东部环岛路、鼓浪屿及海沧吴冠等自然岸线,积极开展鼓浪屿、土屿、鳄鱼屿等海岛整治修复及保护和无居民海岛、滩涂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修复工作。增加沙滩及红树林等软质岸线比重,提高岸线舒适性,有效保护岸线生态与景观资源,建立科学的滨海岸线保护体系,促进岸线可持续利用。加大力度落实白鹭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和中华白海豚、文昌鱼等珍稀海洋物种的修复工作。

3.加强高风险污染土壤与场地修复

明确治理与修复主体,制定治理与修复规划,确定治理与修复重点,有序开展工作。积极开展农田土壤污染详查、评估,进行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示范,严格管控重度污染耕地和园地。同时,以重污染工矿企业、集中污染治理设施周边、废弃物堆存场地等为重点,开展污染场地综合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确保土地转换用途后的安全利用,避免环境风险和社会纠纷。到2020年,全面开展污染土壤修复工作,实现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不降低且达到考核要求。

4.保障森林覆盖率

开展各项“造绿”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形成合理的城市森林格网系统,构筑城市绿色生态网格,建设城乡一体化、稳定健康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开展城市景观综合整治及城市环境绿化工程,深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市,扩大生态产品供给。

开展厦门岛外山体林相改造,争取建成树种多样、乔灌草多层立体结构、具有观赏价值、季相变化丰富、生长稳定、生态保健、抗逆性强的城市生态风景林。积极推进莲花森林公园、大帽山农场综合开发区、天竺山森林公园、集美天马山、白虎岩等岛外地区生态风景林建设,其中高山榕、刺桐等适合厦门生长的乡土阔叶树种占到多数。加强对天竺山、莲花山、云顶山、北辰山等西部、北部低山丘陵地带森林生态安全屏障以及主要河流和交通干线两侧生态廊道的保护和建设,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5.加强本地物种保护

提高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遗传资源保护能力,加大对外来入侵物种的防范和控制力度,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及栖息环境。建立外来入侵物种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精干高效的外来入侵物种监测系统,防范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市生态环境的危害,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对外来入侵物种的防范意识。

加强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加强中华白海豚、文昌鱼等珍稀海洋物种、无居民海岛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恢复中华白海豚、文昌鱼等海洋生物种群数量、保护和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加强白海豚综合自然保护区、文昌鱼自然保护区、白鹭自然保护区建设,建设厦门岛东南海岸沙滩保护区和鼓浪屿海岸沙滩保护区,稳步推进厦门无居民海岛的串岛旅游,建设鳄鱼屿、宝珠屿等观光旅游区。

(二)全面推进污染防治工作

1.持续改善饮用水源地水质

加快枋洋水利枢纽、莲花水库等水源工程建设,升级、扩建制水设施,打造“多源化”环状供水体系,提高供水安全性。加强对厦门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对居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水、农林业及工业污染源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水源保护区水质稳定达到GB3838-2002Ⅱ类标准要求。加快推进九龙江流域监控管理和环境综合治理,构建九龙江上下游生态补偿和激励机制,加强跨域的联合巡查、联合监测、联合治理专项行动。建立九龙江流域跨界污染防治协调处理机制和区域性污染应急处理机制,切实保障九龙江流域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建立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健全饮用水源安全预警制度和应急机制,强化水污染事故预防和水源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能力,确保全市生活饮用水安全。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危险废物查看更多>生活垃圾无害处理查看更多>生态文明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