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综合政策正文

《四川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印发(政策全文)

2017-03-09 14:52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四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围绕全省重点工业园区、重点流域及重点企业,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和环境风险隐患排查。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和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和化学品监管不断加强。实施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80个,重金属污染得到遏制。全省4040家核技术利用单位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全部落实许可证管理,废旧放射源和放射性废物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控制,放射源辐射事故发生率低于每万枚1.8起,辐射水平保持在天然本底涨落范围。

环境监管能力明显提升。全省132个环境监察机构、120个环境监测站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环境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全面推进网格化环境监管,安装固定源自动监控设备1982台。启动高危放射源在线监控平台建设,开展放射源在线监控试点,建成40套监控点位。建成127个新标准空气自动站、28个辐射环境自监测点,8个市(州)环境监测站具备109项水质全分析能力,19个市(州)辐射站通过“双证”考核。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构和布局性污染问题突出。经济增长方式处于转型期,绿色发展水平整体不高,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不快,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不高,部分行业高产能、高库存、低需求、低效益,环境污染负荷贡献大。部分地区重化产业高度集聚,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岷江中下游、沱江流域单位面积主要污染排放量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局部地区高达6倍,区域性多阶段多领域多类型污染问题长期叠加。矿产、水电、旅游等资源开发挤占生态空间。

生态环境状况离全面小康有较大差距。全省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天数比例接近20%,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经济区大气复合型污染严重,臭氧污染逐步显现。五大流域仍有38%断面水质不达标,岷江、沱江流域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超过22%,重点小流域达标率低,总磷污染凸显,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问题突出,乡镇饮用水水源水质不容乐观,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严重。34%的耕地土壤监测点位超标,局部地区土壤污染严重。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重要生态系统功能低效化,大熊猫、川金丝猴和珙桐、红豆杉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破碎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局部地区生态功能退化。

环境监管不适应发展需求。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还未有效落实。环境治理主体单一,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机制仍不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覆盖不足,环境监测监察执法机构队伍能力不足,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基础薄弱,环境监管和应急响应体系亟待完善,“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监管手段应用处于起步阶段。

环境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全省2100多家重点环境风险企业近水靠城,涉及危险品、化学品种类繁多,流域性、区域性环境风险形势严峻。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危险废物和危险化学品等累积性环境风险加大,输入性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电磁辐射污染纠纷不断,核与辐射安全保障能力薄弱。

(三)“十三五”挑战与机遇。

“十三五”时期,我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诸多挑战:经济下行压力大,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短期内以化工、建材、冶金等为主的重化工业仍占较大比重;粗放低效的空间开发模式仍然存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压力仍将持续;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改善期盼迫切,环境基本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环境治理难度日益增大,持续稳定的环境保护多元投入机制尚未建立。

同时,也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成为重大发展理念,环境保护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速推进,党政同责、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环境保护督察、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等逐步落实,制度红利全面释放;国家加快实施“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积极建设成渝经济区和成渝城市群,有利于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着力建设美丽四川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把握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更大力度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提供了良好契机。

二、明确奋斗目标,建设美丽四川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环境保护融入实施“三大战略”、推进“两个跨越”的全方位和全过程,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人民健康为根本,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严密防控环境风险,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满足全省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四川。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保护查看更多>绿色发展查看更多>四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