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生产资料,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随着世界工业化的深入和人类矿产资源的开发,重金属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有着滞后性、不可逆转性和隐蔽性,而且重金属不能被分解,难以治理。农作物会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并加以累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威胁人体健康。相比于传统重金属修复措施,植物修复具有成本低、效果好、原位修复、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被认为在土壤治理方面有极大的潜力和市场前景。农艺措施如施肥、水分管理和栽培等作为一种强化技术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植物修复的效率和提升修复的效果。因此,本文主要综述了不同农艺措施对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影响的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促进植物修复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
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
重金属土壤污染的修复技术分为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其中生物修复包括动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虽然当前物理和化学修复应用较多,但是植物修复治理具有许多优点:成本低、效果好;原位修复,操作简便,不易造成二次污染,对土壤环境扰动小;某些金属元素甚至可以回收利用;应用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可改善污染场地的生态景观,兼具美学价值;改善污染场地周边地区的空气、水体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污染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重建。因此,植物修复被认为在土壤治理方面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1977年,Brooks等首次提出超富集植物的概念;随即在1983年,Chaney提出利用超富集植物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属的设想,即植物修复的初步概念;1993年,在公开发表的文献中,Cunningham和Berti首次使用“植物修复”这个词。此后植物修复技术发展成为一种利用植物自身的生理特性,从环境中吸收或富集一种或多种元素及化合物,并在其体内进行正常代谢,从而达到去除环境中污染物目的的成熟技术。根据植物种类、污染类型和数量、污染场地的条件,植物修复的过程可以分为植物稳定、植物挥发、根际过滤和植物提取。
植物修复有着传统修复技术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然而,植物修复也有着自身的局限性:依赖植物的生物进程,修复时间长;难以去除土壤中的疏水性污染物和土壤深层污染物,对于复合污染修复效率不高;用于植物修复的超累积植物通常植株矮小、生长缓慢、生物量小、生长周期长,此外超积累植物经济价值很小甚至无经济价值,易受到土壤类型、pH值、湿度、温度、营养、污染程度、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用于修复的植物与当地植物可能存在竞争,造成生态失衡;植物修复后期资源化处理仍存在隐患,除贵重重金属可以灰化回收以外,其他重金属的处理仍然是一个难题。然而,通过不同农艺措施以提高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不致植物死亡)和增加植物生物量这2种方法可以适当改善上述问题,这为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提供了进一步的技术支持。
2 农艺强化措施对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影响
中国传统工艺以精耕细作为主要特点并且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光辉的成就,曾居于世界领先的水平。然而直至19世纪,随着化学、物理、生物学以及其他自然学科的发展,传统农艺逐渐成为了一门科学。随之而来的农艺措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农艺措施是针对生产人类有用的动植物以及在不同程度上配制供人类使用的产品及其处置的科学技艺而采取的处理办法,就是利用栽培技术进行的农艺生产研究的一种形式。它的内容主要包括:施肥、育种(苗)、土壤管理、水分管理和栽培措施及其他一些现代化技术。
2.1 施肥
施肥是农作物种植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也是植物修复过程中十分必要的手段。在传统农艺中,施肥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在现代植物修复中,一方面施肥可以增加土壤肥力,促进重金属积累植物生长,提高生物量;另一方面,施肥可以改变土壤的某些理化性质,提高或降低土壤pH值进而改变土壤溶液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降低污染物的流动性,从而影响植物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理代谢过程或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运转等而间接影响重金属元素的吸收。不同肥料由于所含营养成分不同与土壤重金属元素的作用机制也不同,导致其对植物修复污染土壤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在某些情况下,肥料受到土壤类型、植物自身特性的影响也可变成改良剂,强化植物修复。在施肥强化植物修复研究中常用的肥料有氮、磷、钾肥和有机肥以及CO2气肥和生物肥料等。
2.1.1 化肥氮磷钾都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氮肥可以影响植物产量和品质;磷肥可以促进早期根系的形成和生长;钾肥也可以提高作物品质,并且钾肥中的K+可以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发生交互作用。施肥的使用量应该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才能有利于提高植物修复的效率,施肥过多对土壤pH值影响较大,不利于重金属的转化吸收。合理施肥可以使植物修复效率成倍增加。肖艳平通过盆栽试验发现:施加氮、磷、钾肥处理蜈蚣草的生物量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但过多施加氮、磷、钾肥反而抑制了蜈蚣草对砷的吸收。同样的,窦春英通过大田和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肥料对东南景天吸收镉和锌的影响,研究发现:适度的氮(0.1 ~ 5 mmol/L)、磷(0.1 ~ 0.5 mmol/L)、钾(0.5 ~ 1 mmol/L)肥、有机肥可以显著促进东南景天的生长,提高生物量,促进东南景天对锌、镉的吸收及向地上部分的转运;施肥处理浓度提高之后,东南景天虽未出现严重毒害症状,但生物量以及地上部的锌、镉积累量显著降低。焦鹏等在室内盆栽试验的研究中发现;氮肥(NH4Cl)、磷肥(Na2HPO4)和钾肥(KCl)不同浓度处理对玉米生物量变化以及吸收重金属有不同影响,NH4Cl能显著提高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土壤Pb、Cd有效态含量,增加玉米对重金属Pb、Cd、As的提取量,最大分别可提高1.7、2.0、1.2倍;Na2HPO4在中浓度处理时显著降低土壤Pb的有效性,高浓度时则显著增加土壤有效态As含量;低浓度KCl处理使玉米提取Pb量比对照增加2.4倍。王林等采用室外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氮肥重(NH4)2SO4和钾肥(KCl)对镉超积累植物龙葵的生长和吸收累积Cd的影响,结果表明:(NH4)2SO4可显著提高龙葵地上部干质量和上部Cd的积累量,最大可提高2.8倍;KCl在高浓度处理时无法提高龙葵地上部Cd的积累量。廖晓勇等在研究中发现:施磷量为200 kg/hm2时砷的累积量最高,是不施磷处理砷累积量的2.4倍及600 kg/hm2施磷量砷累积量的1.2倍。在具体的植物修复操作中,应根据当地重金属污染种类和选用植物特性有选择地施加营养物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植物生物量和其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7日,上海环境举办FAST新工艺采风活动暨上海环境无废建设宣讲会,上海环境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瑟澜,副总裁邹庐泉出席并致辞,董事会秘书董政兵主持会议。会上,上海环境正式宣布,公司联合同济大学共同研发的“飞灰炉内低碳协同减量和无害化处理工艺”(以下简称“FAST工艺”)获得生态环境部复
日前,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情况。其中提及,出台国内最严、国际领先的标准体系,建立每家企业一个包联小组、一本任务台账、每周一次通报的“三个一”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集中举办3次政银企对接,推动全省55家在产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部达到A级。详情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健全农村改厕实施机制,完善社会化管护和服务体系。因地制宜选择农村生活污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到2027年,美丽陕西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详情如下: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
2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深化煤电、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关中地区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完善可再生能
日前,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绿色低碳经济持续壮大,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多彩人文之韵充分彰显,巴山蜀水更加秀美安澜,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美丽四川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四川基
近日,生态环境部与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农业绿色发展进展明显,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新增完成6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有条件的设区的市或者县(市、区)率先全域基本消除较大
一、项目简况展览日期:2025年9月17-18日展览地点:英国,伯明翰主办单位:ROAR展会规模:60000平米展会周期:一年一届二、项目背景英国环保展(也称英国环博会)是英国关于环保行业大展览盛典,它连续50年每年都提供了一次独特的机会来影响我们看待环保的方式,持续至今。因此,它拥有近50年的传统,是
近日,赛恩斯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5000.00万元至360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8168.23万元至9168.23万元,同比增加30.44%至34.17%。本期业绩变化的主要原因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公司优化资源配置,营销变革成果凸显,今年上半年产品销
近日,黑龙江省发布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的通知,征集范围包括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及地下水修复与管控、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生态环境监测、碳达峰碳中和、生物环保等相关技术,详情如下: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目标2024年,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优先监管地块基本实现污染管控;地下水国控点位Ⅴ类水比例控制在27.5%左右,“双源”点位水质保持稳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7%以上,新增完成1600个以上农村黑臭水体治
日前,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情况。其中提及,出台国内最严、国际领先的标准体系,建立每家企业一个包联小组、一本任务台账、每周一次通报的“三个一”机制,在全国率先实施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集中举办3次政银企对接,推动全省55家在产钢铁企业环保绩效全部达到A级。详情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健全农村改厕实施机制,完善社会化管护和服务体系。因地制宜选择农村生活污
近日,《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到2027年,美丽陕西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详情如下: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
2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陕西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深化煤电、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关中地区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完善可再生能
日前,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绿色低碳经济持续壮大,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多彩人文之韵充分彰显,巴山蜀水更加秀美安澜,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美丽四川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四川基
近日,生态环境部与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农业绿色发展进展明显,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新增完成6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有条件的设区的市或者县(市、区)率先全域基本消除较大
一、项目简况展览日期:2025年9月17-18日展览地点:英国,伯明翰主办单位:ROAR展会规模:60000平米展会周期:一年一届二、项目背景英国环保展(也称英国环博会)是英国关于环保行业大展览盛典,它连续50年每年都提供了一次独特的机会来影响我们看待环保的方式,持续至今。因此,它拥有近50年的传统,是
近日,黑龙江省发布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的通知,征集范围包括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及地下水修复与管控、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生态环境监测、碳达峰碳中和、生物环保等相关技术,详情如下:关于开展北方寒冷地区先进适用生态环境技术征集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目标2024年,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优先监管地块基本实现污染管控;地下水国控点位Ⅴ类水比例控制在27.5%左右,“双源”点位水质保持稳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7%以上,新增完成1600个以上农村黑臭水体治
5月11日,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以实际行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严格落实国家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政策要求。大力削减煤炭消费,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
近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的通知,本办法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本办法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工业、矿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用地土壤和地下水的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土壤污染隐
12月27日,谷城县南河水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高能环境牵头联合体当选为第一中标候选人,投标报价3417.5312万元,计划工期365日历天。本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包含生态缓冲带构建工程和水体自净工程。(1)生态缓冲带构建工程:包括生态护岸1113m,其中硬质驳岸改造1839m,缓
12月25日,广西百色市田阳区百育河黑臭水体综合治理项目(重)中标候选人公示,安徽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预中标该项目,中标金额687.695126万元。项目采购人为百色市田阳生态环境局。百色市田阳区百育河黑臭水体综合治理项目,内容包括:①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新建百育河沿岸巴寮屯、树标屯、那话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10月21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武汉市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方案实施范围包括因山体滑坡、石漠化等自然因素,以及采石取土、项目建设、垦地开荒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山体破损。方案主要任务为根据最新摸底调查情况,全市现有61座破损山体、127处破损点位,总面积
日前,重庆市万州区瀼渡河流域甘宁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工程总承包公开招标,该项目总投资约12426.40万元,详情如下: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重庆市万州区瀼渡河流域甘宁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已由重庆市万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万州发改审农[2021]48号批准建设,项目业主为重庆建环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生物修复技术在石油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生物修复技术的修复原理和应用特点,对比在土壤石油污染和海洋石油污染环境中的修复效果,旨在更好地了解生物修复技术,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展望。1石油污染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进步,而另一方面,石
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发现内生菌联合植物修复体系对修复自然环境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具有巨大的潜力。本文主要从内生菌联合植物进行污染修复的机理和应用两方面入手,介绍了内生菌接种宿主植物根、茎、叶部的几种方法及定殖的检测方法,总结了污染土壤中内生菌在植物组织内的定殖动态,以及内生菌-植物联合体系强化有机物污染和重金属污染修复效果的应用,并从内生菌调节生长因子、生物固氮和溶磷、在宿主植物体内的共代谢有机物、产生特异性酶降解有机物、提升植物对重金属抗性和降低重金属毒性几个方面解释了内生菌和植物的联合修复机理。
本研究提出了一个综合污染农田修复三次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重金属污染农田管理的四种情形:无干预、植物修复、化学稳定化和替代种植开展分析。研究发现:1)植物修复和化学稳定化能显著降低无干预的总环境影响;2)植物修复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和干物质运输距离、稳定化药剂的上游生产及长效性是决定两者比较优势的关键;3)如果将修复后土地使用的间接影响考虑在内,替代种植方式产生的总环境影响在某些情形下有可能远高于前两者。研究结果为相关技术研发和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
本研究提出了一个综合污染农田修复三次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重金属污染农田管理的四种情形:无干预、植物修复、化学稳定化和替代种植开展分析。研究发现:1)植物修复和化学稳定化能显著降低无干预的总环境影响;2)植物修复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和干物质运输距离、稳定化药剂的上游生产及长效性是决定两者比较优势的关键;3)如果将修复后土地使用的间接影响考虑在内,替代种植方式产生的总环境影响在某些情形下有可能远高于前两者。研究结果为相关技术研发和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
间作模式是实现重金属污染土壤边修复边生产的重要措施。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超富集植物(少花龙葵、翅果菊)与能源植物(皇草、甜高粱)间作对Cd、Pb、Zn污染土壤修复的影响。
如何有效的治理镉污染土壤,修复生态环境,是人类高度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充分发挥了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各自优势、弥补不足,提高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率,在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更好满足环境资源诉讼和环境行政执法等鉴定需求,司法部不久前公开发布《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白皮书》和10个指导案例。其一为固废异地倾倒致环境损害鉴定案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