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技术正文

全文|《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技术目录》(2017版)

2017-05-10 14:41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水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技术北京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强化低耗型UCT技术集成装备通过耦合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实现高效脱氮除磷和稳定运行。其中厌氧单元对污水和回流污泥混合液进行释磷和降解低分子有机物;缺氧单元有机物为碳源,利用混合液回流带入的硝酸盐进行反硝化脱氮;好氧单元实现有机污染物高效去除,进行硝化反应和磷的过量吸收;最后通过沉淀池泥水分离,将富磷污泥排出处理系统,从而实现高效脱氮除磷。可以实现系统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北京市地方标准《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相关要求。

二、工艺流程

设备主体由预处理、厌氧、缺氧、好氧等基本单元串联组成,通过气提回流实现污泥和硝化液自回流。污水经预处理单元后进入厌氧单元混合回流污泥进行磷的释放和降解混合液重低分子有机物;出水进入缺氧单元以有机物为碳源,利用混合液回流带入的硝酸盐进行反硝化脱氮;进入好氧单元后,进一步去除有机污染物,进行硝化反应和磷的过量吸收;通过沉淀池实现泥水分离,富磷污泥通过排除剩余污泥方式去除,实现系统稳定脱氮除磷目的,

三、关键技术

1、微生物高密度富集技术,通过在好氧单元配置高密度硬质填料,实现微生物富集,强化系统硝化功能。

2、气提大比例回流技术,实现污泥和硝化液自回流,同时减省其他工艺常用的水下推流搅拌器、回流泵及刮吸泥机等装备,可最大限度节约占地。

3、污水稳定达标技术,通过耦合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耦合工艺,使系统兼具两大主流工艺优点,确保系统运行稳定达标。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本技术已作为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农村治污试点项目示范并推广应用,建成后运行稳定,实现了对氮磷和有机物的稳定高效去除,出水水质满足北京市地方标准《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B排放限值要求,能够有效解决分散点源污水直排问题。

技术来源和知识产权

1、本技术为中国通用机械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技术,先后获得国家专利2项,分别为:

1)新型污水净化装置,ZL 201520030968.9;

2)一种肉食加工企业排放污水的深度处理系统,ZL 201410825327.2

2、依托本技术核心成果,荣获2016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编号1606090)。

3、本技术依托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7年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重点区域农村污水治理关键技术与装备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研究成果(D17110900080000)

示范应用情况

目前该技术已在北京市昌平区延寿镇、顺义区龙湾屯镇和大兴区魏善庄镇等40余项村庄污水治理项目中应用,污水总处理规模1.2万m3/d,出水水质稳定达到《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B排放限值要求,下一步将随着中国通用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市场开拓,将逐步将技术推广到门头沟区、大兴区黄村镇等区,用于解决分散点源污水直排造成的水质恶化问题,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

典型案例

为解决北京城市副中心分散点源污水直排问题,结合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农村治污试点项目和北京市科委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重点区域农村污水治理关键技术与装备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D17110900080000),选取通州区马驹桥镇以PPP方式投资建设污水处理站1座,设计规模1500m3/d,工程总投资为600万元,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MBBR池等,占地面积为680 m2。出水水质满足《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B排放限值要求,水处理成本仅为0.68元/m3。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南小营污水处理站

联系人:田彩云,电话:15810386532。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污染防治查看更多>水污染防治技术查看更多>北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