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综合技术正文

全文|《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技术目录》(2017版)

2017-05-10 14:41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水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技术北京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新型装配式人工湿地系统及其填料装置,旨在将框架结构组合填料替代人工湿地土壤基石,解决基石量大、劳动强度高、污水处理效果不稳定等问题。①把湿地内填充的需筛分、级配的颗粒状填料换成灵活轻便的框架式人工填料,从而节省工程量;②框架结构填料具有一定的承重,不影响湿地的操作管理;③装配式单元构造能够灵活快速适应设计水量的变化;④布置透水透气层和通气管,加强湿地与大气的连通,尽可能为湿地内部充氧;⑤设置预处理、各功能单元及排放口相应指标在线监控。装配式人工湿地不仅具备了一定的脱氮除磷能力,而且由于采取的工程构筑形式和工艺特点,将使其适应较大的水质水量变化冲击,不易堵塞失效,运行管理简单可靠;受季节影响不大;适应各种复杂地形地貌。

二、工艺流程

装配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由预处理单元和装配式填料系统单元组成。

装配式人工湿地系统包括格栅、沉砂池、水解酸化池、装配式人工湿地系统及其填料、消毒、出水。预处理的目的主要是减少污水中的悬浮物,防止湿地填料堵塞,确保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加湿地处理寿命和处理能力。通过合理设计可将BOD5、SS、营养盐、原生动物、金属离子和其它物质处理达到二级和高级处理水平。

三、关键技术

新型装配式人工湿地系统及其填料装置,旨在将框架结构组合填料替代人工湿地土壤基石,解决基石量大、劳动强度高、污水处理效果不稳定等问题。产品主要有四个创新:

①把湿地内填充的需筛分、级配的颗粒状填料替换成灵活轻便的框架式人工填料,节省工程量1/3以上;

②框架结构填料具有较强的承重能力,孔隙率比颗粒填料提高了60-70%;

③能够灵活快速适应设计水量的变化,提高水力传导系数2倍以上;

④增强了湿地与大气的连通,使布水密度由颗粒填料密度的3300-3600Kg/m3,下降到20-30Kg/m3。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人工湿地快速装配式填料单元采用模块化设计,解决了原始人工湿地工程量大、劳动强度高、污水处理效果不稳定等问题。在长期稳定的实际运行中,由于具有生物量大,水力停留时间短,处理效果好,并且系统不堵塞、可修复、运行费用低、土地可复用等特点,确保了水质稳定达标。

本技术的推广运用符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有关“推广示范适用技术,加快技术成果推广应用,重点推广饮用水净化、节水、水污染治理及循环利用、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再生水安全回用、水生态修复、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适用技术”等目标的要求,同时,对国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健全环保工程设计、建设、运营等领域的管理,推进先进适用的节水、治污、修复技术和装备产业化发展的有力技术支持。

技术来源和知识产权

(1) 本技术属于北京志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与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全军环境工程设计中心联合研制创新技术,具备国际及国内技术先进性。2013年获得国家科技部和北京科委创新资金支持。

(2)《一种快速装配式人工湿地填料单元》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2008100890845.5。

示范应用情况

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等分散式地区和部队投入了使用。是在国内率先开发推广分散式污水处理的新技术,引领了中国城镇污水和分散式装配式人工湿地的发展方向。对国家环保部《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提出的:实施污染源从总量控制转型到质量管理,治理技术是缓解能源约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的目标,有助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提升我国污染防治技术水平。

根据属地环境监测保护站出具的验收报告,项目出水达到的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要求。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污染防治查看更多>水污染防治技术查看更多>北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