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项目正文

解密阿苏卫垃圾处理生态链

2017-06-06 11:00来源:北京商报作者:蒋梦惟关键词:垃圾焚烧厂垃圾处理垃圾焚烧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紧跟城市发展

阿苏卫只是近年来北京垃圾处理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据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五年来,北京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速度达到了历史最快水平,“十二五”以来,北京共建设完成和改造了42座垃圾处理设施。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鲁家山生活垃圾焚烧厂,朝阳区循环经济园焚烧二期,海淀区大工村生物质能源发电厂,南宫生活垃圾焚烧厂、南宫堆肥厂二期,大兴区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等一大批焚烧、生化、渗沥液处理项目相继投产。

据测算,“十二五”期间北京新建成的4座生活垃圾焚烧厂,新增处理能力7600吨/日,焚烧能力比过去增加了近4倍(即从2200吨/日增加到9800吨/日),采用焚烧生化等资源化方式处理生活垃圾的比例比2013年翻一番(从30%提高到60%)。“到2018年底,北京的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将达到2.4万吨/日,基本满足本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需要。”上述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然而,业内曾有多位专家担忧地表示,在北京这样一个人口、产业体量巨大,环境污染治理压力与日俱增的世界级超大城市,目前的垃圾处理速度能否跟上垃圾产生量提升的速度呢?

去年底,环保部发布的《2016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显示,2015年,全国246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86亿吨,处置率达97.3%。其中,北京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最大,为790.3万吨。以此计算,北京当年的日均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就达到约2.16万吨/日,与2020年2.4万吨/日的处理能力仅有一成多的增长空间。

有分析指出,2020年,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将达到2.8万吨/日;餐厨垃圾产生量为2900吨/日。仅以餐厨垃圾来看,目前,北京市的日产生量已经约2600余吨,现阶段处理能力的缺口已经很大。

行业格局悄然生变

垃圾处理供给缺口意味着需求潜力规模可观。潜力即资本,不善加利用就是一种浪费。

此前几年,曾有业内专家表示,目前即使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水平相对较高的北京,该行业对民资的开放也并不完善,民资企业只能部分进入焚烧、填埋等利润并不高的环节,真正核心的回收领域几乎很难涉足。然而,近期,这一市场格局已经开始改变。

在去年10月,财政部就印发《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的通知》,明确在垃圾处理等中央财政给予支持的公共服务领域,可根据行业特点和成熟度,探索开展“强制”PPP试点。有业内人士当时指出,财政部此次“强制”的表态,意味着垃圾处理整合产业链或迎来了真正的市场化。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曾对北京、天津、沈阳等12个城市的生活垃圾成分分析发现,近年来,这些城市的厨余垃圾所占比重在36%-73.7%,纸类垃圾占4.46%-17.6%,塑料垃圾占1.5%-20%。不同城市生活垃圾成分差异较大,但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的物质占绝大多数。

北京再生资源和旧货协会副会长、北京天龙天天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权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我国垃圾处理主要分为回收、堆肥和焚烧三种方式。

刘权表示,填埋与焚烧垃圾占地面积较大,处置费用较高,且回收利用的价值低。刘权表示,在此背景下,相关部门不断推进垃圾分类,从而为垃圾回收利用与厨余垃圾堆肥创造条件,减少垃圾无价值的填满与焚烧。

“在垃圾处理的产业链上,垃圾分类未来有可能成为北京企业投资的新蓝海。”刘权表示,目前,已有企业开发了App,让居民使用手机就能一键呼叫工作人员上门接收厨余垃圾,而工作人员也能趁此机会宣传垃圾分类,从前端让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中。

原标题:解密阿苏卫垃圾处理生态链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焚烧厂查看更多>垃圾处理查看更多>垃圾焚烧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