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评论正文

生活垃圾从源头到末端处理 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在沪都看了哪些点?

2017-06-08 08:58来源:上观作者:王海燕关键词: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回收电子废弃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你知道垃圾分类怎么分吗?”

“当然清楚,干的和干的分在一起,湿的和湿的分在一起,我家开通了绿色账户,早晚扔垃圾来积分,每天可以兑换20积分。”本周,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沪开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7日下午,执法检查组走进共和新路1700弄小区大宁街道的一个老式公房小区。检查组向小区居民了解参与垃圾分类回收的情况。

据悉,共和新路1700弄小区约2000户居民,常住人口7000人。今年4月,该社区刚刚建成“绿萝环保空间”——绿色账户积分兑换站,试点大型社区零起点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新模式。记者注意到,除了干湿垃圾投放口外,社区还设有颜色各异的纸类、塑料、电子废弃物、玻璃、铝罐共七大类的分类桶。

据工作人员介绍,“绿萝环保空间”按其功能划分,空间设有干湿垃圾分类投放区,可回收物引导投放区,绿色账户咨询、办理、兑换服务区,以及宣传活动区。分类投放垃圾的居民可以用积分兑换香皂、毛巾等日用品,还可以通过绿萝环保空间的线上线下公告、推文,了解到环保最新动态和分类常识。


“对生活垃圾分类来说,一定要走到‘要我分’变成‘我要分’,只有这样才有效。”参加执法检查的全国人大代表王均金代表说,小区设立的这个枢纽服务站,和采取的“绿色账户”激励性措施,有助于居民建立环保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执法检查组对上海建立“绿色账户”激励机制这个做法表示肯定,据悉,按照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垃圾实施分类投放,上海到2016年底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500万户,当前,绿色账户在全市已覆盖全部16个区约250万户居民,其中持绿色账户卡的居民接近210万,市民参与度和接受度较高。到今年年底,本市将持续提高绿色账户参与的便捷度和绿色积分吸引力,实现2017年新增200万户,累计达到400万户,全市绿色账户覆盖率50%的目标。

原标题:生活垃圾从源头到末端处理,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在沪都看了哪些点?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分类查看更多>垃圾分类回收查看更多>电子废弃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