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流域治理评论正文

河长制:“重整江山”的治水图卷

2017-06-20 09:56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作者:孙洋洋关键词:河长制水环境治理水污染综合管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健全考评

全民共建久久为功

从“河长制”地方落实情况我们看到,很多地方河长梯队建设的相应考评制度仍不完善,出现胆子往基层河长身上压及基层河长搞“面子工程”应付了事的情况。

“各地实践表明,‘河长制’能不能取得实效,其中很关键的一条就是考核是不是严格。”在2016年12月12日,国新办召开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周学文强调。

《意见》中也明确强化考核问责。其中在保障措施的十二条明确规定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并规定,规定根据不同河湖存在的主要问题,实行差异化绩效评价考核,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参考。

风正好杨帆,正人先正己。河湖管理需久久为功,“河长制”亟需强化考核部门在考核地区和领导政绩时的资源环境管理责任及环保优先意识,把环保指标与富民指标一道作为优先考核、重点考核内容,按《意见》的要求,作为“河长制”的责任人必须既挂帅又出征。

问题导向

因地制宜有序治理

人们常说:“水无常势。”水流动不居,无法按行政区划切割。这就造成了治理中未遵循河湖自然生态系统规律,多头管理,一河多策等问题在“河长制”推行过程中问题明显。

《意见》基本原则第三条明确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立足不同地区不同河湖实际,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实行一河一策、一湖一策,解决好河湖管理保护的突出问题。

以上海为例,2016年底,上海全面打响了中小河道整治的攻坚战,在河长制的大背景下,创立了“小河道长”制度,要求各个区县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助摸索,搞清所管河道污染的症结、对症下药,就成为每位“小河长”最基本的职责。“小河长”全由各区县村民选举,他们对河道更熟悉,更有感情,也更利于管理河道。

全民共知

从我做起全民共治

还记得诗人海子《河流》这样写道,“一个庞大的国家啊倘若失去一条河流这个国家的人就只剩哭泣了自己将自己掩埋是无可奈何”,河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及赖以生存保障的共识有待全民共知。

《意见》基本原则中也明确拓展公众参与渠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保护河湖的良好氛围的重要意义。

“我在这里也期盼每个人不要成为环境问题的旁观者、指责者,要成为解决问题的参与者、贡献者。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我们就会更好、更快地实现天蓝、水清、地净的美丽中国。”环保部部长在2017年3月9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说。

从目前的实践来看,随着“河长制”的全面推行,如何从制度层面,让公民享有全面、长效、固定的参与渠道,使之从受损者、旁观者、议论者转为参与者、监督者、受益者,逐步形成上有河长、下有大众共治的完整体系,重整绿水青山的梦想将不会遥远。

长效机制

创新机制一体遵循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污染治理也非一日之功。检视当前制度设计,“河长制”尚未健全完整的水污染防治、河道差异化、水质保护目标等规划,监督考核及问责制度也亟待完善,这就需要长效机制尽快落实。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徐向东也谈到尽快落实“河长制”长效机制的必要性,他说:“治水的背后,是产业的升级、环境的再造、民生的改善、干部作风的转变。”

破解“河长制”长线治理难题,关键是要通过长效机制的建立,通过一整套合理、严格、时效的程序设计,将地方实践中有益的、富有建设性的创新上升为制度法规,做到一体遵循。

“涓涓不壅,终为江河;毫末不札,将寻斧柯。”江河的福祉之于一个在生态文明亟待休养生息的民族来说,有不可承受之重,也是不容忽视之责。从河流水质改善领导督办制、环保问责制所衍生出来的水污染治理制度——“河长制”,无疑是我国治理负责水问题、保护江河湖健康生命的一大创举,请让我们共同期待,水岸常绿、江河常青的美好愿景早日实现。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河长制查看更多>水环境治理查看更多>水污染综合管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