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综合评论正文

环保大数据 下一个机会在哪里?

2017-06-22 10:31来源:生态资本论作者:冶华 谭宇钦关键词:生态修复生态大数据环境大数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生态修复的大数据样本

近年来,模拟自然,包括地形、地貌、水文、生态等,以此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生态修复过程开始被得到尝试和应用。该方法正是基于生态大数据的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了矿山修复、水源地的保护、农业景观和森林生态系统的修复与管理、湿地、河口、大坝等生态工程。

内蒙古蒙草生态将环境大数据率先使用在草原生态修复中。通过发现、采集、繁育、保存、应用,采集某区域多年以来的水土变化,气候因素,生物状况等多种关键性因素,将这些信息集中至信息库中,运用数据储备进行分析,建立了“草原生态产业大数据平台”,从而获得有效合理的生态修复方案。

通过蒙草生态的大数据平台,点开任何一个地方,该地是什么样的土壤环境,具备什么样的土壤生物环境,年降雨量多少,气候如何,适合什么样的植物,一目了然。

生态大数据在帮助减少能源与物质的消耗及污染物的排放方面同样不可小觑。

蒙草生态通过大数据的管理模式,在探索生态修复的同时,也探索了一条减少资源浪费的方法论,比如:A树种分别选种在B地区和C地区,B地区的年降雨量在200毫升,C地区年降雨量100毫升,那么对B地区的A树种实施灌溉时,就不会出现灌溉量超过C地区的管理盲区,让生态修复的管理更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

如此,利用大数据平台修复草原生态,为整个行业利用大数据进行生态修复带来可借鉴的样本。

未来,在生态修复领域,必将建立更多的新的商业模式。

新的机会在哪里?

大数据时代,需要用新思维去看待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中遇到的问题,因为大数据催生的,不只是一个企业,而是一种商业模式。

在面临诸多环境问题的当下社会,大数据与环保的结合是以一种创新姿态与传统领域相结合,产生出多元化采集,主题化汇聚和知识化应用的大数据环境治理体系。

对于白洋淀的生态修复工作,一些业内人士认为重点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行生态环境重建试点,提高生物丰度。让白洋淀回归本来的模样,就要归还给它本来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而这样的种类,谁说可以脱离大数据而存在?

太湖蓝藻爆发十年,投入上千亿,却把急性病治成慢性病,如果没有整个区域环境的人口、企业、排污、纳污等精准的污染源分析和大数据联动监测,谁说不会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治标不治本呢?

生态是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产业,如果环保大数据也能像银行的货币一样,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最符合生态规律的数据样本,建立生态大数据银行,智能的不只是产业,还有环境。

但是数据资源的不足是当前产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企业较少,目前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公司极其有限,生态大数据的收集、整合、建设、应用能力都存在不足。发展新型环保产业,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是一项长期投资,而培育和扶持一批大数据服务企业,离不开政策的推动,更离不开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新的机会随处可见,大环保产业刚刚起步,大数据在寻找机会,投资环保大数据未必不是机会。

原标题:环保大数据,下一个机会在哪里?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修复查看更多>生态大数据查看更多>环境大数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