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三、加强重点领域节能
(六)加强工业节能。实施工业能效赶超行动,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在重点耗能行业全面推行能效对标,推进工业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推广工业智能化用能监测和诊断技术。到2020年,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化水平显著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降低18%以上,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石化、化工等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提升工业生产效率和能耗效率。开展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行动,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工业园区的应用,将可再生能源占比指标纳入工业园区考核体系。(牵头单位:省经信委,参加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环保厅、省质监局、省能源局等)
(七)强化建筑节能。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和建筑材料,实施建筑节能先进标准领跑行动,开展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建筑建设试点,推广建筑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落实绿色建筑建设标准,开展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示范,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以及武汉市全域和襄阳市、宜昌市中心城区的保障性住房要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到2020年,城镇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重提高到50%。实施绿色建筑全产业链发展计划,推行绿色施工方式,推广节能绿色建材、装配式和钢结构建筑。强化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新增居住建筑改造面积500万平方米以上。推动建筑节能宜居综合改造试点城市建设,鼓励老旧住宅节能改造与抗震加固改造、加装电梯等适老化改造同步实施,新增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500万平方米以上。推进利用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空气热能、工业余热等解决建筑用能需求。(牵头单位:省住建厅,参加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林业厅、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等)
(八)促进交通运输节能。发挥交通区位优势,优化配置运输资源,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推广甩挂运输等先进组织模式,提高多式联运比重。积极发展铁路和内河运输,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推进武汉“公交都市”创建活动,到2020年大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30%。促进交通用能清洁化,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新能源汽车、天然气(CNG/LNG)清洁能源汽车、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等,并支持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工具能效水平,到2020年新增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公里。推进飞机辅助动力装置(APU)替代、机场地面车辆“油改电”、新能源应用等绿色民航项目实施。推动铁路编组站制冷/供暖系统的节能和燃煤替代改造。推动交通运输智能化,建立公众出行和物流平台信息服务系统,引导培育“共享型”交通运输模式。(牵头单位:省交通运输厅,参加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环保厅、省能源局、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武汉铁路局、民航湖北监管局等)
(九)推动商贸流通领域节能。推动零售、批发、餐饮、住宿、商贸物流等企业建设能源管理体系,建立绿色节能低碳运营管理流程和机制,加快淘汰落后用能设备,推动照明、制冷和供热系统节能改造。贯彻绿色商场标准,开展绿色商场示范,鼓励商贸流通企业设置绿色产品专柜,推动大型商贸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完善绿色饭店标准体系,推进绿色饭店建设。加快绿色仓储建设,支持仓储设施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鼓励建设绿色物流园区。(牵头单位:省商务厅,参加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住建厅、省旅游委、省质监局等)
(十)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加快淘汰老旧农业机械,推广农用节能机械、设备和渔船,发展节能农业大棚。推进节能及绿色农房建设,结合农村危房改造稳步推进农房节能及绿色化改造,推动城镇燃气管网向农村延伸和省柴节煤灶更新换代,因地制宜采用生物质能、太阳能、空气热能、浅层地热能等解决农房采暖、炊事、生活热水等用能需求,提升农村能源利用的清洁化水平。鼓励使用生物质可再生能源,推广液化石油气等商品能源。鼓励农村居民使用高效节能电器。到2020年,全省农村地区基本实现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全覆盖,全省清洁能源入户普及率达到45%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牵头单位:省农业厅,参加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住建厅、省能源局等)
(十一)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公共机构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建筑全部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推进公共机构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探索用能托管模式,实施20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2020年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和人均综合能耗、人均用水量分别比2015年降低10%、12%和15%。推动公共机构建立能耗基准和公开能源资源消费信息。实施公共机构节能试点示范,创建95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遴选6家能效领跑者。公共机构率先淘汰老旧车,率先采购使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省直机关、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的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车辆总量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新建和既有停车场要配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公共机构率先淘汰采暖锅炉、茶浴炉、食堂大灶等燃煤设施,实施以电代煤、以气代煤,率先使用太阳能、地热能、空气能等清洁能源提供供电、供热/制冷服务。(牵头单位: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参加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环保厅、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省能源局等)
(十二)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组织开展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征集纳入“百千万”行动的重点用能单位名单,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原则,由省、市(州)、县(市、区)分别对重点用能单位进行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纳入“百千万”行动的重点用能单位要围绕能耗总量控制和能效目标,对用能实行年度预算管理。推动重点用能单位建设能源管理体系并开展效果评价,健全能源消费台账。按标准要求配备能源计量器具,进一步完善能源计量体系。依法开展能源审计,组织实施能源绩效评价,开展达标对标和节能自愿活动,采取企业节能自愿承诺和政府适当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提升重点用能单位能效水平。严格执行能源统计、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能源管理岗位和能源管理负责人等制度。(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参加单位:省经信委、省教育厅、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国资委、省质监局、省统计局、省能源局、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等)
(十三)强化重点用能设备节能管理。加强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审查和监管,构建安全、节能、环保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组织开展燃煤锅炉节能减排攻坚战,推进锅炉生产、经营、使用等全过程节能环保监督标准化管理。“十三五”期间全省燃煤工业锅炉实际运行效率提高5个百分点,到2020年新生产燃煤锅炉效率不低于80%,燃气锅炉效率不低于92%。普及锅炉能效和环保测试,强化锅炉运行及管理人员节能环保专项培训。开展锅炉节能环保普查整治,建设覆盖安全、节能、环保信息的数据平台,开展节能环保在线监测试点并实现信息共享。开展电梯能效测试与评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励永磁同步电机、变频调速、能量反馈等节能技术的集成应用,开展老旧电梯安全节能改造工程试点。推广高效换热器,提升热交换系统能效水平。加快高效电机、配电变压器等用能设备开发和推广应用,淘汰低效电机、变压器、风机、水泵、压缩机等用能设备,全面提升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水平。(牵头单位:省质监局,参加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环保厅、省住建厅、省能源局、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等)
四、强化主要污染物减排
(十四)控制重点区域流域排放。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和预警城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新建耗煤项目实行煤炭消费等量或减量替代;加快发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利用城市和工业园区周边现有热电联产机组、纯凝发电机组及低品位余热实施供热改造,淘汰供热供气范围内的燃煤锅炉(窑炉)。结合环境质量改善要求,实施行业、区域、流域重点污染物总量减排,在宜昌、十堰等城市实施总磷排放总量控制。对重点行业的重点重金属排放实施总量控制。加强我省境内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实施长江中游、汉江中下游、清江、丹江口库区、三峡库区、漳河水库等重点流域区域水环境分区管控,对不达标水体制定并实施达标方案。严格控制长江中游、汉江中下游、清江、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等干流沿岸的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医药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有色金属冶炼、纺织印染、制浆造纸等项目。分区域、分流域制定实施钢铁、水泥、石化、有色、平板玻璃、锅炉、制浆造纸、印染、化工、氮磷肥、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制革、农药、电镀等重点行业、领域限期整治方案,升级改造环保设施,确保稳定达标。实施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行动。城市主城区内的现有火电、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水泥、平板玻璃等污染较重的企业应有序实施环保搬迁或改造。(牵头单位:省环保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质监局、省能源局,参加单位:省财政厅、省住建厅、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等)
(十五)推进工业污染物减排。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加强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行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等量或减量替代。建立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源环境管理体系。继续推行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制度,逐步扩大总量减排行业范围。以削减挥发性有机物、持久性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为重点,实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工业特征污染物削减计划。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加快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大力推进石化、化工、包装、印刷、工业涂装、电子信息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全面推进现有企业达标排放,落实涂料、油墨、胶黏剂、清洁剂等有机溶剂产品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限值强制性环保标准,控制汽车、船舶制造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推动有关企业实施原料替代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强化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工业聚集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污染治理。加强工业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推动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建立企业排放红黄牌制度。(牵头单位:省环保厅,参加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省质监局、省能源局等)
(十六)促进移动源污染物减排。实施清洁柴油机行动,全面推进移动源排放控制。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加速淘汰黄标车、老旧机动车、船舶以及高排放工程机械、农业机械。逐步淘汰高油耗、高排放民航特种车辆与设备。2017年底前基本淘汰全省范围内黄标车。加强渣土运输车辆监管。强化在用机动车和检验机构的监督管理,有效衔接机动车排放检验和安全技术检验制度。加快船舶和港口污染物减排,在长江、汉江等主要港口推广使用液化天然气等清洁燃料,积极推进码头岸电设施建设和油气回收工作;主要港口大型煤炭、矿石码头堆场全面建设防风抑尘设施或实现煤炭、矿石封闭储存。加快油品质量升级,推进储油储气库、加油加气站、原油成品油码头、原油成品油运输船舶和油罐车、气罐车等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加强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达标和油品质量监督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牵头单位:省环保厅、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质监局、省能源局,参加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工商局等)
(十七)强化生活源污染综合整治。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发展进行填平补齐、升级改造,完善配套管网,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在城镇密集区域和有条件的地方,鼓励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实行联合建厂,逐步实现区域设施共享。合理确定污水排放标准,2017年底前,敏感区域(列入国家重点湖泊、重点水库)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实现污水处理厂全面达标排放。加大对雨污合流、清污混流管网的改造力度,优先推进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污水截流、收集、纳管;加快汉江中下游、清江流域、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等区域内污水收集管网特别是支线管网建设。强化农村生活污染源排放控制,采取城镇管网延伸、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等多种形式,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改厕。促进再生水利用,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注重污水处理厂污泥安全处理处置,杜绝二次污染。到2017年,武汉市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到2020年,全省所有县城和乡镇具备污水处理能力,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城市、县城、乡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85%、75%左右;地级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其他城市达到75%,县城力争达到60%。加快建立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扩大垃圾分类覆盖范围。加快城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设施建设。扎实开展简易和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重点推进全省设区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作;治理餐饮服务、集体供餐、食品生产加工等活动油烟污染。实现行政村保洁全覆盖,提高乡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水平和无害化处理率。到2020年底,武汉市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其他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以上、县城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城市基本建立餐厨废弃物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建制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90%以上行政村的生活垃圾得到处理。家具、印刷、汽车维修等政府定点招标采购企业要使用低挥发性原辅材料。严格执行有机溶剂产品有害物质限量标准,推进建筑装饰、汽修、干洗、餐饮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牵头单位:省住建厅、省环保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能源局,参加单位: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质监局、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等)
(十八)重视农业污染排放治理。大力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推进农业清洁生产。促进畜禽养殖场粪便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建设秸秆、粪便等有机废弃物处理设施,规划和调整养殖区域布局,加强分区分类管理,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并给予合理补偿。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要实施雨污分流、粪便污水资源化利用。开展农膜回收利用,到2020年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深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农药减量减污,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主要农作物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开展禁止投肥养殖行动,2017年底前全面拆除江河湖库围网养殖。(牵头单位:省农业厅、省环保厅、省能源局,参加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住建厅、省质监局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6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能源局甘肃监管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我省燃煤发电基准价有关事项的通知》,甘肃省燃煤发电基准价继续按照0.3078元/千瓦时执行。燃煤发电上网电价中包含脱硫、脱硝、除尘电价和超低排放电价
日前,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能源局甘肃监管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我省燃煤发电基准价有关事项的通知》,甘肃省燃煤发电基准价继续按照0.3078元/千瓦时执行。燃煤发电上网电价中包含脱硫、脱硝、除尘电价和超低排放电价,风电、光伏发电、生
杭州绿能环保发电有限公司根据采购工作安排,就下述项目委托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织国内公开招标,现诚邀符合资格要求的潜在投标人参加本项目投标。一、标段(包)名称:中国环保杭州绿能公司生活垃圾焚烧项目超低排放环保验收服务公开招标二、标段(包)编号:20250103030191926001001三
项目概述敬业营口中板有限公司炼铁厂2#烧结机(180m)原配套有氧化镁湿法脱硫系统,根据国家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政策要求,烧结烟气需达到颗粒物≤10mg/m、SO≤35mg/m、NOx≤50mg/m的排放标准,经检测评估,原有系统在颗粒物、SO及NOx三项关键指标均无法满足新规要求。为此,企业决定实施烟气治理系统升级
4月17日,由中国能建辽宁院联合总承包的抚顺高新区热电联产项目(一期)开工仪式在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隆重举行,标志着项目全面进入建设阶段。抚顺市委书记高键宣布项目开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韬,市委常委、副市长杨洪波,市领导田野、王金华,国开行辽宁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杨新亮,中建六
2025年4月19日5时18分,华润电力云浮公司西江发电厂1号机组成功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转入商业运营!这一刻,华润西江发电厂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西江之畔,照亮了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技术领航前行,打造绿色标杆作为广东省“十四五”重点能源工程,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二次再热超超临
近日,全联冶金商会三届十次会长办公会在京召开,博奇环保作为商会副会长成员单位,其董事长兼行政总裁曾之俊携公司副总裁王慧及新能源市场部总经理蒲如海共同出席会议。本次会议以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核心,旨在落实全国两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部署,并研究规
4月17日,云能红河电厂700兆瓦高效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发电机组顺利完成168小时试运行,标志着由东方电气研制的世界首台700兆瓦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正式投运。机组建成后红河电厂“一大两小”总装机容量达1300兆瓦,可实现年发电量80亿千瓦时以上,将成为滇南区域最大的稳定电源支撑点,为保障区域能
4月10日,湛江中纸纸业有限公司中国纸业南方基地高端包装新材项目一期废水处理工程顺利开工。该项目是由博世科联合体承建的EPC总承包工程,合同额1.17亿元,是我国制浆造纸领域内技术领先的“近零排放”项目。湛江中纸纸业有限公司作为广东冠豪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系冠豪股份在湛江打造
4月15日,酒钢集团炼轧厂中板加热炉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分项工程EPC总承包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标价:1997.8700000万元;第二中标候选人:北京慧宇伟业国际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投标价:2062.3620000万元;第三中标候选人:江苏天洁环保装备有限公司,投标价:
4月15日00时08分,江苏国信滨海港2×1000MW高效清洁燃煤发电项目4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这标志着江苏国信滨海港发电有限公司2台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圆满完成“双投”目标任务,全面建成投产。这是今年省内首台竣工投产的百万千瓦级发电机组。江苏国信滨海港2×1000MW高效清洁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山东省临沂沂河新区公示《临沂不啻微茫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年处理10,000吨废旧锂电池回收再利用项目》。据悉,临沂不啻微茫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沂不啻微茫”)拟投资1.7亿元在临沂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园区内建设年处理10,000吨废旧锂电池回收再利用项目,主要建设
2025年4月19日5时18分,华润电力云浮公司西江发电厂1号机组成功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转入商业运营!这一刻,华润西江发电厂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西江之畔,照亮了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技术领航前行,打造绿色标杆作为广东省“十四五”重点能源工程,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二次再热超超临
近日,江苏宿迁市宿豫区发改局会同区市监局、区生态环境局组织首批入选省级碳达峰碳中和园区、企业以及相关企业工程师代表参加全省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暨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宿迁专场培训会。通过培训旨在建立健全省级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通过参与碳足迹管理增加产品的环保属性,挖掘产品本身的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14日-2025年4月18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400MWh!万里扬广东佛山高明独立储能项目开工4月11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西江产业新城的万里扬高明独立储能项目举行动工仪式。该项目占地38亩,总投资8亿元,计划建设200MW/400
日前,由中国能建广东院勘察设计的国家能源集团清远石角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全面移交生产。该项目位于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石角工业园内,是广东省重点工程。项目建设2套100兆瓦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11亿千瓦时,年供热量203万吉焦,可有效替代石角工业园区内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7日,国能永福发电有限公司100MW/200MWh共享储能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位于广西桂林市永福县,设有20个5MW/10MWh储能单元,配备一组220千伏出线间隔以及完善的配套生产生活设施。项目采用先进的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并配备高效储能变流升压一体机和电池舱。项目投入运营
近日,上海电建二公司承建的华电望亭2×66万千瓦机组扩建项目顺利开工。该项目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东北,地处苏州与无锡之间,厂址西靠京杭大运河,北依望虞河,两河在厂址西北方向交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本期工程计划建设2×66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机组(#8机组主体及部分公用
4月11日,国家电投集团在辽宁大连召开2025年火电供热交流会。会议全面落实集团2025年度工作会议精神,系统总结2024年火电供热安全生产与经营成效,部署2025年供热产业重点工作。国家电投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绍民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国家电投集团切实扛牢能源央企民生保供责任,所属企业抓
近日,高泰昊能首个离网储能站控系统应用项目——恒达户外储能100kW/200kWh项目,成功落地并正式投入运行。这不仅是公司技术实力的体现,也是把握市场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离网储能站控系统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电网覆盖薄弱的偏远地区,如山区、无电区、海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日前举行的“报国讲坛”上获悉,我国第四代核能技术获重要突破,目前全球唯一的钍基熔盐堆已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建成运行,正积极与骨干企业合作,加快推进钍基熔盐堆工业应用。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先导专项负责人徐洪杰研究员,在题为
今年一季度南方区域绿证绿电交易规模达1289亿千瓦时,同比实现爆发式增长,交易总量已超越前两年之和,跨省交易占比高达81%,单独绿证交易规模占全国75%,绿色资源全国范围优化配置特征凸显。规模跃升凸显绿色消费升级。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最新数据显示,3月单月交易量飙升至829亿千瓦时,参与主体突破1.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7日,双柏县“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六合村项目市场化竞争配置评审结果公示;4月16日,云南省“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宣威市海德村项目选择社会投资人(二次)中标候选人公示;4月11日,姚安县“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山坡村项目市场化竞争配置评审结果公示。上述3个云南省”千乡万村
4月20日,湖北十堰市郧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本级郧阳区城乡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填埋场在线监测设备运维服务招标公告发布。投标人资格要求为落实政府采购强制、优先采购节能产品政策;政府采购优先采购环保产品政策;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监狱企业、残疾人福利性单位视同微型企业)、支持乡村振兴、
4月8日,《省发改委关于实行节假日深谷电价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正式发布,湖北省今年首度试行重大节假日深谷电价。“五一”等小长假期间,全省工商业用电需求大幅减少,为消化中午发电量剧增的光伏绿色电能,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将春节、劳动节、国庆节9:00-15:00划分为深谷时段,电价在原有政策基础
国家能源局4月18日发布一季度用电量数据,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38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3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第二产业用电量152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第三产业用电量44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8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从数据来看,一
自2015年3月《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以下简称“电改9号文”)发布以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已走过十载峥嵘岁月。这份被誉为“新电改”纲领的文件,系统提出了“全面实施国家能源战略,加快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14日至2025年4月18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辽宁院联合体中标抚顺高新区热电联产工程EPC总承包项目4月1日,中国能建辽宁院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热电联产工程EPC总承包项目。详情点击安徽洛河电厂四期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14日至2025年4月18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辽宁院联合体中标抚顺高新区热电联产工程EPC总承包项目4月1日,中国能建辽宁院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热电联产工程EPC总承包项目。
(陕西公司)大唐陕西西王寨煤电一体化项目电厂2x660MW新建工程主体施工二标段(2号机组及部分公用系统建筑、安装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CWEME-202412SXXWZ-S001)第一中标候选人:中电建湖北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河南省第二建筑工程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体,540393454.00元,工期:满足,质量:良好;第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1日,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5年3月全省发用电情况。详情如下:一、用电情况3月全社会用电量238.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2.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70%;第二产业用电量146.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6%;第三产业用电量48.06亿千瓦时,同
4月16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西北院(简称“西北院”)与三峡陆上新能源总部在呼和浩特成功签署三峡蒙能东胜热电近区(色连)4×1000MW扩建工程总承包项目(简称“东胜热电”)。西北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史东与三峡陆上新能源总部党委书记,三峡陆上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陈辉见证签约并致辞。
早在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便提出到2030年实现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以此为既定目标,新能源入市步伐明显加快。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达3465亿千瓦时,占新能源总发电量的38.4%,较2020年提高14个百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