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测其他监测报道正文

警惕“海洋中的PM2.5”——微塑料

2017-11-14 10:37来源:中国海洋报作者:兰圣伟关键词:海洋微塑料环境监测断面监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中国大洋第45航次科考队在东太平洋海域开展拖网采样作业,对海洋新兴污染物——微塑料进行断面监测

自2016年起,我国就开始了这项监测,今年首次将监测范围扩大至大洋和极地领域。这种细小的、肉眼往往难以看见的污染物来自哪里?又将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报记者随船一探究竟。海洋微塑料从何而来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人类对于海洋微塑料的研究已经展开。直到2004年,英国科研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首次提出微塑料概念——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并形象地称之为“海洋中的PM2.5”。

警惕“海洋中的PM2.5”——微塑料

(科研人员正在进行大洋塑料污染调查)

本航次首席科学家、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化学与环境监测技术实验室主任林辉对记者说:“环境中的微塑料往往肉眼难以看见。研究显示,有的是大型塑料垃圾经过物理、化学或者生物的层层分解,由大变小,由小变微,从而形成了环境中的微塑料;有的来源于洗涤剂、护肤品中的微塑料颗粒,以及工业原料中的微塑料颗粒和树脂颗粒。海洋中的微塑料主要有聚氨酯、聚苯乙烯、透明塑料、有色塑料、玻璃纤维等,数量和种类繁多。”

最终,不同来源的微塑料进入海洋,或悬浮在海水中,或沉积到海底融入沉积物中。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6年的一份报告估算,每平方公里的海洋表面漂浮的塑料垃圾平均为1.8万件。在污染集中的海区,该数字可达到38万件。另有数据显示,海洋中的塑料垃圾近40年增加了上百倍。可见数量巨大,且显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尤其是在太平洋、大西洋中,面积巨大的垃圾带让人们开始意识到,微塑料垃圾可能已在海洋中普遍存在。

“目前,尽管全球海洋中的微塑料总量尚无准确的统计数据,但它广泛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研究表明,微塑料在海水、沉积物、海滩、生物介质内均有存在,从近海到大洋、从表层到深海,甚至在南北极均有发现。”林辉说。

污染危害不容忽视

也许很难想象,一个微不足道的塑料瓶或塑料袋会成为海洋生物的致命“凶器”。塑料制品一旦被海鸟、鱼类等生物摄入,是无法被消化的,极易导致海洋生物死亡。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

海洋塑料垃圾污染日渐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焦点。2014年召开的首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污染被列为全球亟待解决的十大环境问题之一。

2015年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微塑料污染被列入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二大科学问题,并成为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和海洋酸化并列的重大全球环境问题。

与此同时,科学家们也开始担心,除了破坏海洋环境,海洋微塑料一旦进入食物链,将会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持续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的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

“海洋微塑料既是海洋污染物质的来源,又是有毒污染物质的传播载体。悬浮在水体中的微塑料表面还可以吸附一些有机物,更容易被浮游动物、贝类、鱼类、海鸟、哺乳动物等海洋生物吞食,从而影响它们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塑料中含有的少量有毒添加剂进入海洋生物体内后,可以沿着食物链传递,最终危害人类健康。”林辉说。

专家表示,微塑料问题近年来才被广泛关注,人们对它的研究相对较少,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不确定性。尽管对其的风险评估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海洋微塑料给海洋生态安全带来的隐患不容忽视。

防治难题依旧待解

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全球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希望唤起公众对微塑料垃圾危害的认识,从源头上阻止微塑料垃圾的产生。例如,美国政府已宣布禁止在化妆品和洗护用品中使用微塑料,成为全球第一个宣布此项禁令的国家。

科学家们试图研制和完善各种可生物降解塑料,但效果并不明显。专家介绍说,这些所谓的可生物降解塑料尚不能被完全降解,而且降解的程度和所需时间与周围环境有着直接关系,在短时间内还不能完全取代普通塑料。

不仅如此,截至目前,国内外尚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针对海洋中已经存在的微塑料污染的治理方法。科学家们呼吁,世界各国应一道提高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率,并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以降低塑料垃圾对海洋的污染。

“鉴于微塑料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的潜在危险和不确定性,开展海洋微塑料研究,查明微塑料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危害机制,全面认识微塑料在海洋中的污染现状,将有助于帮助人类寻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管控防治之道。”林辉说。

有关专家表示,目前阶段要预防微塑料污染,主要是加强社会对塑料危害性的认识,加大对塑料废品的回收利用和集中处理,强化塑料制品在生产、运输、加工过程中的监管,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范围和数量。

延伸阅读:

最先进海洋监测手段 把海洋环境变化收进一张网

原标题:警惕“海洋中的PM2.5”——微塑料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海洋微塑料查看更多>环境监测查看更多>断面监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