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测其他监测政策正文

成都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及责任分工工作方案

2017-12-12 08:51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环境监测监测数据成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56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办函〔2017〕14号)要求,加快推进我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准确掌握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污染源排放状况、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为核心,以“全面设点、全市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为基本要求,以“部门合作、资源共享、测管协同、分工负责”为工作原则,以“完善网络、信息共享、风险防范、精准服务、强化保障”为主要任务,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保障有力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及时提供客观准确、统一完整、科学权威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风险监测评估与预报预警能力,为服务“三治一增”和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推进绿色发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基础保障。

二、建设目标

到2020年,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初步建成覆盖所有环境资源要素、标准规范统一、责任边界清晰、天地一体、各方协同、信息共享的成都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使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要求相适应。

三、主要任务

满足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需要,解决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范围和要素覆盖不全,建设规划、标准规范和信息发布不统一,信息化水平和共享程度不高,监测与监管结合不紧密等问题。由市环保局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按照统一监测规划、统一基础站点、统一标准规范、统一评价方法和统一信息发布的要求,制定全市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制度,以规范化的监测,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一)整合资源,完善网络

1.整合生态环境监测资源。统一规划,建设跨行业、跨区域,涵盖大气、水、土壤、森林、生态、噪声、辐射、湿地(含滩涂湖泊水库等天然、人工湿地)等环境资源要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统一规范、数据互补、资源共享、科学高效的成都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通过构建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污染源监测体系和生态监测体系,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全面开展全市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客观、准确、及时地反映全市的环境质量、污染源排放、生态状况及变化情况和环境风险。成都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以下简称:网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城管委、市交委、市水务局、市农委、市林业园林局、市卫计委、市质监局、市统计局、市旅游局、市气象局、市大数据和电子政务办,市兴蓉集团,各区(市)县政府(含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管委会,下同)组成。

2.建立完善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统一规划布设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构建覆盖全市、布局合理、分工明确、重点突出的包含城市农村生态系统在内的生态监测体系,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开展监测和评价,客观准确反映全市环境质量状况。通过手工监测、自动监测、模型演算等手段,开展全市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和预报预警。(市环保局牵头,网络成员单位配合)

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以跟踪评估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成效和大气污染特征与成因为目标,优化调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结合大气污染物防治网格化管理要求,以颗粒物、臭氧和二氧化氮为重点,在中心城区、郊区新城、乡镇(街道)、主要城市道路、天府绿道、环城生态带、主要空气输送通道、重点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区域布设监测点位,构建区域空气站(空气质量标准监测站)、网格化空气微站,开展城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和相关气象要素监测与预报预警,进一步推进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工作向精细化方向发展,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成效评估能力。[市环保局牵头,市规划局、市建委、市交委、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林业园林局、市气象局,各区(市)县政府配合]

完善水环境质量监测网。按照“河长制”要求,优化完善全市水环境监测点位,建成全市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网络,加强国省控断面、区(市)县出入境断面、水质功能区监控断面、生态扣缴断面以及天府绿道、环城生态带水质监测。加强从饮用水水源到水龙头的全过程监控,2018年底前,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实现水质预警自动监测,定期监测饮用水水源地、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以浅层地下水为重点,完善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开展全域水文监测。[市环保局牵头,市水务局、市国土局、市卫计委、市财政局,各区(市)县政府,市兴蓉集团配合]

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科学布设全市土壤环境质量基础点位和风险点位并开展监测。建立全市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覆盖农用地、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工业园区用地、城市绿地、饮用水水源地、畜禽养殖场、固体废物集中处置场所等用地类型和土壤环境敏感区域;建立覆盖常规理化指标、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体系;开展土壤(含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对土壤污染修复情况进行评估。[市环保局牵头,市国土局、市农委、市经信委、市卫计委、市林业园林局、市财政局,各区(市)县政府配合]

完善声环境质量监测网。进一步优化调整我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噪声和交通噪声监测点位,建成覆盖全市各类功能区和道路交通的声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加强对城市敏感点的监测,逐步开展低频噪声监测与噪声频谱分析监测。利用噪声自动监测技术和设备适当增加客货运交通枢纽场站、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城市快速通道、进城高速人口密集区噪声监测。并根据环境信息公开的相关规定,实时发布重点区域声环境监测数据。[市环保局牵头,市建委、市公安局、市交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各区(市)县政府配合]

完善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在城市建成区、重点流域、重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等区域布设监测点位,开展空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生物等环境要素的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加强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达到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建设标准。完善预警监测点的布局,增设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点,实施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水体放射性含量在线监控;开展航空放射性监测试验,开展重点敏感源的在线监测。设置商业中心电磁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加强辐射应急能力建设,提高机动、快速监测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市环保局牵头,市经信委、市卫计委、市公安局,各区(市)县政府配合]

3.健全污染源监测体系。全面实施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污染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包括固定源、面源和移动源在内的污染源监测体系。通过手工采样实验室分析、自动监测、统计核算等手段,开展全市污染源排放监测、评价和监控预警。加强环境执法监测能力,2018年底前,各区(市)县环境监测站全面具备对辖区重点污染源监测的能力。落实排污单位环境保护主体责任,重点排污单位实现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全覆盖,对其排放的工业废气、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工业废水应当开展自行监测并依法公开排污信息。[市环保局牵头,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城管委、市建委、市交委、市农委,各区(市)县政府配合]

4.统筹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运用卫星对地观测、无人机低空遥感监测和地面传感器监测等手段,开展对区(市)县行政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与脆弱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含滩涂湖泊水库等天然、人工湿地)、耕地、园地、林地、草地、重要农产品产区、生物多样性优先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生态监测、调查和评估。[市环保局牵头,市科技局、市农委、市国土局、市水务局、市林业园林局、市旅游局、市气象局,各区(市)县政府配合]

(二)全市联网,信息共享

5.实现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联网。统筹推进全市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网络建设,按照统一的数据传输方法和标准,结合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资源整合要求,收集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务、农业、卫生计生、林业园林、气象等有关部门履行环境保护工作职责中产生的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等监测数据,实现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生态环境状况监测数据传输网络互联互通。(市大数据和电子政务办、市环保局牵头,网络成员单位配合)

6.建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汇聚共享机制。在现有环保数据平台基础上,依托全市“互联网+城市行动”正在建设的各部门间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全市生态环境监测信息资源库,建立全市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汇集管理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构建大数据分析模型,开展大数据关联分析,实现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有效集成、共建共享,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市大数据和电子政务办、市环保局牵头,网络成员单位配合)

7.统一发布生态环境监测信息。按照国家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发布制度要求,建立健全全市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发布机制,完善信息发布要素,明确对外发布的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公开事项和开放数据目录,规范发布内容、流程、权限和渠道,提高政府环境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保障公众知情权。(市环保局牵头,网络成员单位配合)

8.切实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加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按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要求,从技术上统一规划、建设和实施,从管理上统一监管和运行维护,切实提升信息安全防护水平。加强环境监测数据及信息的安全管理,建立可靠的数据传输交换通道、有效的数据存储和灾备措施、快速联动的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安全工作汇报制度,定期检查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安全漏洞,适时调整安全策略和措施。(网络成员单位按职能职责落实)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环境监测查看更多>监测数据查看更多>成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