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Q:张老师,能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项技术吗?它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哪里呢?
张永生:燃煤电厂飞灰在线改性吸附脱汞技术以燃煤电厂废弃飞灰为原料,通过机械力和化学方法在电厂对飞灰在线改性,形成脱汞吸附剂。再将改性后的吸附剂喷射到电厂烟道,对烟气中的汞进行吸附脱除。
神华国华徐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现场
这项技术的创新点在于我们使用的原料为燃煤电厂的废弃飞灰,从这点使得我们有两大优势之处:第一是成本低,因为飞灰属于燃煤电厂排放物,可以就地取材,所以我们的综合成本为活性炭脱汞技术的1/5~1/10。第二是一体化,这项技术可以实现直接在电厂取灰在线连续改性,避免了像活性炭等吸附剂离线改性、远距离运输等多个环节,简化了流程。此外,我们的综合脱汞率可以达到90%以上,属于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水平。
Q:您研发这项技术的初衷是什么呢?为什么选择了脱汞这一方向?
张永生:研发这项脱汞技术的原因主要是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环境问题是我国当前突出的问题之一,目前燃煤电厂通过应用超低排放技术,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常规污染物控制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对汞排放控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实际上汞对于环境的危害也很大,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在20世纪中期在日本水俣发生的汞污染事件,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2013年1月19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过了《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就具体限排范围作出详细规定,以减少汞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损害。这足以说明减少汞排放的必要性。燃煤是大气汞污染的重要来源,针对其开展研究就非常必要。
Q:168小时考核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为什么要通过这个考核?
张永生:新建火电机组在移交生产前,必须完成分部试运、整套试运和168小时试运工作。168小时满负荷试运主要完成机组满负荷连续运行、所有设备工作正常、所有试验完成并合格,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保证机组不存在影响安全、环保、稳定和经济运行的隐患。完成168小时试运后,可移交生产投入商业运行。
神华国华徐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集控室
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了这个考核,才能够证明这项技术足够完善,能够真正投入生产使用。
Q:在这个项目的研发过程中,您本人有哪些感悟和收获?
张永生:2011年以来,潘伟平教授作为千人计划学者到我校开展工作。从那时起,我们团队开始研究燃煤电厂脱汞等污染物控制研究。经历了理论研究——实验室试验——过程中试——工程示范等环节的研究及研发,中间也有大大小小不同的困难,但在大家的努力下,也一个个克服了。相关研究是学校、团队老师同学们以及合作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大家团结一致,工作干的就比较顺利。
在学校实验室认真实验的青年教师
在现场认真记录数据的研究生
Q:您对该项目未来发展的规划有哪些?
张永生:规划谈不上,希望研发的这项技术能够成规模地投入生产使用,对中国或煤炭利用比较集中的国家汞排放控制起到一定的作用,让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
Q:您对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建议?
张永生:希望同学们多读书、多思考、多了解社会需求,有思想、有行动,和国家的发展共同进步,为我国能源电力事业贡献青春和才华。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导读:将廉价的生物质竹炭进行KI化学改性,在小型实验台架上研究了改性竹炭的的汞脱除性能,并对改性前后的样品进行了XPS表征和热分析以研究表面官能团在改性过程中的转化规律和脱汞机理。结果表明:碘化学改性竹炭具有超强的脱汞能力,改性后竹炭具有更多的利于脱汞的官能团,其主要靠化学吸附脱汞。[$NewP
摘要:电石法氯乙烯合成反应采用以活性炭为载体的氯化汞触媒,由于氯化汞在高温下易于升华,在高温反应过程中总有一定量的氯化汞进入反应生成的合成气中,精制合成气工艺不同,产生的污染程度和方式也不同。加上触媒中毒、积炭堵塞等因素导致触媒失活,氯化汞触媒必然产生一定的消耗。本文首先阐述了汞
11月29日10点28分,华北电力大学研发的燃煤电厂飞灰在线改性吸附脱汞技术及装备在神华国华徐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号1000MW燃煤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考核,可以移交生产投入商业运行。2017年8月16日,控制汞污染的国际公约《关于汞的水俣公约》正式生效。华北电力大学老师张永生、潘伟平等在国家863课题、
摘要:粗煤气的净化是制约煤气化技术应用的瓶颈之一,在煤气化过程中煤中的部分硫、氮和挥发性重金属会随着气化产物一起迁移进入气相中,而影响气体的进一步利用,必须对其进行高效脱除,特别是还原性煤基气体中单质汞的脱除。本文对目前已有的脱汞技术进行了概述,重点介绍载硫活性炭、金属氧化物及贵
摘要:国内气田含汞污水处理主要采用硫化物沉淀法,辅以水处理絮凝剂增加沉淀效果。国外研究了一些含汞污水脱汞新工艺:沉淀一絮凝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等,组合使用效果更佳,可脱除单质汞、离子汞和有机汞,脱汞深度可达1.O10_9mg/L级。借鉴国外含汞气田污水处理工艺,研究经济高效的脱汞工
一、所属行业:能源、化工、环保等二、技术名称:新型烟气脱硫、脱硝、脱汞一体化技术及脱汞吸附剂安全处置技术三、拥有技术单位名称:沈阳中科环境工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四、单位地址: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细河八北街36号五、联系人及联系电话臧晗宇:13804035613,024-24501183,seareal@163.net姜锐:
英国《自然》杂志上的一项地球科学论文显示,受人类活动影响,部分地区海洋中汞水平已增长三倍还不止,且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汞都位于1000米或者更浅的海域。那么,海洋中的汞是如何产生的,对人类、环境会带来怎样的危害呢?汞是一种有害的痕量金属,会在水生生物中累积。不过,从陆地或者空气进入海洋的
1项目背景:燃煤烟气中的汞主要有单质汞Hg0,氧化汞Hg2+,以及颗粒汞Hgp三种形态。其中Hg2+和Hgp能够被燃煤电厂现有污染物控制装置,如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ESP/FF)以及湿法脱硫装置(WFGD)等有效脱除。但Hg0具有极强的挥发性和难水溶性,难以脱除,且由于其在烟气中占比较大,导致燃煤电厂现有污染物控
新国标向汞排放“开刀”火电厂是重工业企业中大气污染排放的“罪魁祸首”,同时,火电厂还有一项污染物,一直以来都是污染治理中的“漏网之鱼”,那就是汞。一直以来,我国对火电厂的污染治理主要是针对脱硫和脱硝,脱汞一直没有正式执行,国家也没有汞排放标准。目前,环保部正酝酿将火电厂烟气汞治理提上议事日程。2015年汞排放限值国家标准将正式执行,南京是首批执行该标准的重点城市。南京火电厂数量不少,我市将如何对它们进行脱汞治理?记者昨天进行了采访。汞,藏在暗处的电厂“毒烟”
在如今的电力系统中,随着资源分散化、碎片化程度加深,常规的电力系统运行管理、调度控制、市场交易行为,很难直接作用于这些资源,于是,以资源整合、协调互动为特征的虚拟电厂便应时而生。(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本刊记者刘光林)随着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电力市场建设的加速推进,虚拟电厂的发展
高考志愿填报已经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选对方向和考高分同等重要,面对众多院校和海量专业,很多考生和家长还是一头雾水,将来想进电力企业,高考志愿应该填报哪些院校和专业?作为过来人,头条君精编填报干货,助你精准匹配理想院校!头条君首先向大家安利电气工程专业!电气专业“永不过时”国家大力
作者:陈海生1李泓2徐玉杰1徐德厚3王亮1周学志1陈满4胡东旭1林海波1,2李先锋5胡勇胜2安仲勋6刘语1肖立业7蒋凯8钟国彬9王青松10李臻11康飞宇14王选鹏15尹昭1戴兴建1林曦鹏1朱轶林1张弛1张宇鑫1刘为11岳芬11张长昆5俞振华11党荣彬2邱清泉7陈仕卿1史卓群1张华良1李浩秒8徐成8周栋14司知蠢14宋振11赵新宇16
世界上规模最大,安全运行水平最高,拥有世界最高电压等级、最大装机容量和发电量,消纳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清洁能源……如今的中国电网,总能让人用起电来稳稳的、很安心。可你知道吗?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电网“生病”还比较频繁。电网工作者统计发现,超半数的稳定性破坏事故,都源于继电保护缺陷
近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变电主设备缺陷声纹诊断关键技术及应用”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技术鉴定。鉴定专家认为该成果实现了声纹监测装置在全国变电站智能巡检中的规模化应用,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变电站主设备运行声音是判断其运行状态的重要依据,但传统
2025年6月18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5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氢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代码:080506TK)专业排名结果如下:
今天起,全国各地陆续公布2025年高考分数线,成绩“出炉”后,如何选择院校及专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对当下热门专业——储能科学与工程进行了解读,包括专业特点、院校选择、就业前景与发展潜力、重点高校专业培养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更新,供考生和家长决策参考。专业背景与战略意
6月18日,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在集团总部会见来访的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汪庆华,校长、党委副书记毕天姝,双方围绕深化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等事宜进行深入交流。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副书记郭孝锋,国家能源集团党组副书记冯来法,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杨鹏参加会谈。邹磊对汪庆华、毕天姝一行
从引发行业巨震的136号文,到后来的394号文、411号文,除了“强制配储”政策的退出,政策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的无形之手,始终在协力重塑中国电力市场格局,同时也深刻影响了新能源储能市场的“底层逻辑”。当行业由“政策驱动”迈向“价值驱动”之时。2025年6月12日,在SNEC2025展会现场,阳光电源举办主
作者:于博旭1nbsp;韩瑞2刘倩1廖志荣1巨星1徐超1单位:1.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2.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大同第二发电厂引用本文:于博旭,韩瑞,刘倩,等.耦合火电厂灵活改造的卡诺电池储能系统热力学性能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4):1461-1470.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
6月以来天气渐热,中国电网迎峰度夏面临“烤”验。但对许多家庭而言,“停电”二字已不再那么令人担忧。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城市电网用户和农村电网用户平均停电时间较2020年分别下降28%、44%,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主要城市户均停电时间已经低于1小时,部分城市核心区域进入分钟级,达到世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