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水泥窑协同处置评论正文

如何全面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取得更好更快发展?中国建材联合会副会长这样说……

2017-12-25 09:01来源:中国建材杂志关键词: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处置水泥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建材联合会副会长陈国庆:坚持新发展理念 加快水泥窑协同处置推广发展 坚定不移地走绿色生态健康发展之路

2017年12月23日在水泥窑协同处置创新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大力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体现,是推进水泥行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次会议以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创新发展和引导水泥工业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主旨,将全面总结政策、科技、标准规范、商业模式、实践运营等方面的创新发展经验,通过政府、行业、企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促进水泥窑协同处置事业更快更好地的发展。

下面我代表中国建材联合会,就着力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作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充分肯定近年来水泥窑协同处置取得的积极成就

水泥行业既是传统的能源和资源消耗大户,更是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产业。作为水泥生产大国,我国水泥行业每年消纳各种固体废弃物达6亿吨以上,为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类废弃物的产生量与日俱增,“垃圾围城”形势严峻,固体废物污染引发的环境问题不断显现。实现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置,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一方面我国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置能力尚不能满足环境治理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期望。另一方面,我国现有采用卫生填埋和焚烧等废弃物处置方式存在不少缺陷和制约因素:用于卫生填埋的城市土地愈加希缺,填埋的环境隐患和风险不断增高;垃圾焚烧发电存在毒性飞灰残渣的二次污染等问题、“邻避效应”现象日益突出。

鉴于水泥窑具有高温煅烧和强碱性气氛等独特先天优势,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各类废弃物,能有效抑制处置过程中二噁英等二次污染物的产生,处置彻底,实现固废全量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减少资源能源消耗,节约土地,投资和运行费用相对较低,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因而协同处置的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

从具体实践来看,利用水泥窑开展协同处置,不仅在生活垃圾处置方面已显现优势,还能够有效处置河流漂浮物和垃圾焚烧发电产生的毒性飞灰残渣,并在工业危险废物、污泥等废弃物的处置方面效果显著。因此,利用水泥窑开展协同处置已成为处理各类废弃物的有效途径,也是水泥工业拓展绿色环保功能的主要手段之一。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组织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等的研究工作,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又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现已掌握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有毒有害废物、工业废物等的成套技术与装备,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典型技术路线。以华新、金隅、海螺、中材国际、华润等为代表的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并逐步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在生活垃圾处置方面,华新、中材国际采用预处理后分选入窑,海螺、华润采用预气化入窑,金隅采用分质处置入窑等技术路线,都各具特色;天津中材、华新、金隅等在污泥处置方面不断创新,取得积极成效;金隅、天津中材等在危废处置方面技术领先;华新在处置三峡库区漂浮物、金隅在处置垃圾焚烧飞灰等方面独树一帜,技术装备水平处于国际领先。除上述企业外,葛洲坝、拉法基、红狮、台泥等水泥企业也陆续开展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作,有力带动了行业协同处置产业的发展壮大。

2016年,“二代水泥”技术装备研发攻关项目“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成套技术与应用”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就是行业技术装备研发和实践应用成果的重要体现。

为保护环境,促进水泥窑协同处置事业的发展,近年来行业上下在加大技术装备研发的同时,注重发挥政策、标准的导向、引领作用,努力为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外部环境。一是政策导向更加明确。近几年来,在工信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和行业协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水泥窑协同处置已从国家层面纳入了鼓励发展的范畴。2014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环保部、住建部、国家能源局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及产业废弃物工作的意见》,将水泥窑协同处置列入重点支持领域;2016年,在工信部发布的《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明确提出支持利用现有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城市污泥、污染土壤和危险废物,并将其列入重点推广工程;2016年底以来,住建部先后颁布了《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和《“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将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等纳入《规划》之中,强调要逐步限制原生垃圾直接进入垃圾填埋场填埋,鼓励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协同处置模式;要求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理、飞灰减量化等试点示范。

二是试点示范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15年6月,工信部等六部委发布了《关于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试点工作的通知》,就优化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加强工艺装备研发与产业化、健全标准体系和完善政策机制等方面提出要求,确定了10家试点示范企业。力图通过试点示范工作,科学、客观地分析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解决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面临的技术、装备、标准、政策等突出问题,为进一步推进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奠定基础。

在工信部发布的“2017年第一批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名单”中,已有12家水泥企业入围,其中半数以上企业已经开展或正在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作。

在行业的努力争取和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水泥窑协同处置企业获得了来自国家或地方不同程度的各类资金补贴。部分企业的协同处置项目在垃圾污泥处理劳务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所得税“三免三减半”,节能环保设备抵免所得税等方面获得各种优惠政策,为协同处置产业的推广、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是标准规范逐步健全完善。近年来,我们注重以标准、规范为抓手,引领水泥窑协同处置产业的健康发展。在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呼吁、配合下,国家相关部委先后制定《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查指南(试行)》等指导性文件,发布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2013》以及《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技术规范》、《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废物设计规范》等一批标准、规范,有效保障和规范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建成水泥窑协同处置线约80条,占水泥生产线比例的5%左右,其中生活垃圾处置线43条、年处置能力约500万吨;污泥处置线24条、年处置能力约195万吨;具有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资质的企业30家,核准年处置能力约152万吨。目前,在建和拟建的水泥窑协同处置生产线还有90多条。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全社会认同度的不断提高,得益于技术装备研发的不断进步、提升,得益于政府部门出台的各项政策引导、支持,也是全行业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统一思想,巩固成果,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重要意义的认识

利用水泥窑无害化协同处置各类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和工业危险物的实践已经证明,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不仅有助于促进水泥工业的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也有着强大的社会效益和环保效应,是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

但我们也充分认识到,虽然在行业上下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水泥窑协同处置事业发展态势良好,取得了积极成绩,发展前景广阔,但总体分析、评价近年来工作,推广、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置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地继续努力。一是政策支持的力度还存有不足。相对于垃圾焚烧发电有明确清晰的优惠支持政策,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支持政策尚显笼统,各地支持程度不一,没有专项、统一的政策尺度可依,导致部分水泥企业处置废弃物经济补偿不足、亏损运营,难以为继。二是技术装备研发有待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无止境,还须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基础理论、针对不同组分废弃物的技术工艺、提升原燃料替代率技术、协同处置对水泥生产安全稳定性影响和水泥窑系统对各类废弃物的适应性等诸多方面的进行深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组织开展协同处置在能耗、环保、排放、绿色生产一体化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和完善工作;三是推广力度有待加强。目前,已投产运行和在建、拟建的协同处置生产线占水泥行业生产线总比还较低,尚不足10%,距《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的到2020年水泥窑协同处置生产线占比达到15%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当前水泥行业的一项极为重要工作就是要进一步提高行业和全社会对水泥窑协同处置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这是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推动在全行业、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为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作的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原标题:陈国庆:坚持新发展理念 加快水泥窑协同处置推广发展 坚定不移地走绿色生态健康发展之路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泥窑协同处置查看更多>生活垃圾处置查看更多>水泥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