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日前,北极星环保网获悉,《张家港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已经印发。全文如下:
张家港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江苏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苏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强化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十九大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立足我市实际,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和风险管控,统筹安排部门、镇(区)任务分工,摸清辖区内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建设和完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提升监督和管理能力,实现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逐步减少污染地块存量,严防新增土壤污染,逐步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健全土壤环境管理体制,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张家港提供坚实保障。
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到2030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本世纪中叶,全市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主要指标: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一、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实现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
(一)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
在现有土壤相关调查工作的基础上,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和农用地为重点,开展我市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根据国家、省、苏州市详查总体方案和技术规定,2017年制定我市详查实施方案。根据国家、省、苏州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每10年开展1次全市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市环保局牵头,财政局、国土局、农委、卫计委、经信委等参与,各镇<区>政府<管委会>负责落实。以下各项工作均需各镇<区>政府<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针对我市有色金属冶炼、化工、焦化、电镀、铅蓄电池、农药、钢铁、制革、危险废弃物处置、医药、危险化学品生产等重点行业(以下简称“重点行业”)的在产企业用地、尚未再开发利用的已关闭搬迁企业遗留地块,从2017年起开展详查工作,2020年底前掌握土壤污染状况、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市环保局牵头,经信委、财政局、国土局、统计局等参与)。
2018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主要污染物和污染程度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和危害性。以耕地为重点,补充完善污染物调查,对已有调查发现的超标点位区域进行详查;在典型区域开展土壤质量评价与农产品协同调查和分析(市环保局、农委牵头,财政局、国土局、卫计委等参与)。
按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划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严格管控类3个类别。根据国家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指南,以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为依据,开展耕地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评价,有序推进我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工作。有条件的镇(区)逐步开展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2020年底前,建立分类清单,划定结果报市政府审定,上传至省、苏州市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并根据土地利用变更和土壤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定期更新(市环保局、农委牵头,国土局参与)。
实施土壤和重金属污染整治。2017年底前,完成911家企业土壤遥感核查,完成15家重金属污染重点企业督查,落实2家重金属污染重点企业的定期检测、监察制度(市环保局牵头,国土局、农委参与)。
(二)健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整合优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2017年底前,完成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设置;2020年底前,建立健全我市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全覆盖。加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动态优化管理,充分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和用途变化情况,定期对点位进行动态优化调整,确保监测点位的科学性和代表性(市环保局牵头,发改委、经信委、国土局、农委等参与)。
建立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制度。按照国家、省、苏州市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要求,制定我市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方案,每5年完成1次,重点监测土壤中镉、汞、砷、铅、铬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石油烃等有机污染物,各镇(区)可根据区域特点,提高监测频次,增加特征污染物监测项目。在大宗农产品主产区、永久性“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同步监测土壤和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市环保局、农委牵头,国土局参与)。
加强土壤监测技术能力建设。结合省以下环保监测机构垂直改革,提高全市土壤环境和污染源监测能力,进一步提升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和装备水平,组织监测技术人员参加省、苏州市环保部门开展的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培训(市环保局牵头,财政局、国土局、农委等参与)。
(三)提升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水平
按照国家、省、苏州市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要求,制定我市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整合市环保、国土、农业等部门相关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排放、耕地质量监测、农产品质量检测、土地利用现状等数据,构建全市土壤环境数据平台,力争2018年上半年完成。遵循省、苏州市相关要求和统一标准规范,整合土壤环境相关数据,加强数据共享,编制资源共享目录,向政府有关部门开放,明确共享权限和方式,发挥土壤环境大数据在污染防治、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市环保局、农委、国土局牵头,发改委、规划局、教育局、科技局、经信委、卫计委等参与)。
二、控制新增土壤污染,保护各类未污染用地
(四)强化空间布局管控
积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强化生态空间管控。根据《苏州市主体功能区实施意见》、《苏州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张家港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要求,明确不同类型功能区的生态环境管理目标和空间管制要求,健全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环境等配套政策和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的国土空间格局。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定位,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入园进区”。优化提升以“四个百万亩”为主体的农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强化生态效应,守住耕地保护、开发强度、生态保护“三根红线”,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少于47.6万亩。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开展“三优三保”行动,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推进多规融合,优化生产、生活和生态布局。严格实施《张家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城市规划区内的所有建设活动必须符合总体规划要求,严格执行相关行业企业布局选址要求,禁止在居民区、学校、医疗和养老机构等周边新建有色金属冶炼、焦化等行业企业。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加快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化解过剩产能等,有序搬迁或依法关闭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的现有企业。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土壤污染防治需要,科学布局生活垃圾处理、污泥处理处置、危险废物处置、废旧资源再生利用等设施和场所,加快推进废弃物集中处置,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工业生产过程协同处理城市及产业废弃物。合理确定畜禽养殖布局和规模(市发改委牵头,经信委、商务局、国土局、规划局、环保局、农委、水利局等参与)。
(五)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
排放铅、汞、镉、铬、砷等重金属或多环芳烃、石油烃等有机污染物的新、改、扩建项目,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增加对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价内容,并提出防范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市环保部门负责做好相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根据市内工业企业分布、污染排放情况,确定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录,实行动态更新并向社会公布。自2017年起,与辖区内重点行业企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明确相关措施和责任,责任书向社会公开(市环保局牵头,发改委、经信委等参与)。
(六)加大耕地保护力度
将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确保其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除法律规定的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让外,其他任何建设不得占用。2017年底前制定土壤环境保护方案,报苏州市政府备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向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的地区倾斜。推行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少耕免耕、粮豆轮作、农膜减量与回收利用等措施。农村土地流转的受让方要履行土壤保护的责任,避免因过度施肥、滥用农药等掠夺式农业生产方式造成土壤环境质量下降。对优先保护类耕地面积减少或土壤环境质量下降的镇(区),市有关部门要进行预警提醒并依法采取用地限批、环评限批等限制性措施(市国土局、农委牵头,发改委、环保局、水利局、供销总社等参与)。
严禁在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区域新建重点行业企业,现有重点行业企业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提标升级改造步伐(市环保局、发改委、经信委牵头,国土局、规划局参与)。
(七)加强未利用地环境管理
按照科学有序原则开发利用未利用地,防止造成土壤污染。拟开发为农用地的,组织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评估;不符合相应标准的,不得种植食用农产品(市农委、国土局牵头,环保局等参与)。
加强纳入耕地后备资源的未利用地保护,定期开展巡查(市国土局牵头,环保局、农委等参与)。
加强排污口整治,依法严查向水体及周边未利用地非法排污和倾倒有毒有害物质的环境违法行为(市环保局牵头,发改委、公安局、水利局、农委等参与)。
加强重点行业企业对未利用地影响的环境监管,发现土壤污染问题的,相关责任方要及时采取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估、防治措施及风险管控措施(市环保局、国土局负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度省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储备库清单(第一批)。涉及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详情如下: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度省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储备库清单(第一批)的通知各市(州)生态环境局:为推动实施水、地下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以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段颖
1月9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效果评估指南(试行)》。详情如下: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效果评估指南(试行)》的通知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为贯彻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评估重点工业园
贵州省黔西南州生态环境局12月30日发布《黔西南州生态环境专项资金治理工程项目建设监督管理办法(试行)》,《黔西南州生态环境专项资金治理工程项目建设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分为九个章节共二十一条内容,从适用范围、管理职责等多个层面规范全州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治理工程项目建设监督管理。本
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文,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和农村环境整治资金并调整部分2021年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其中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38652万元,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18739万元,中央土壤污染防治资金13768万元,中央农村环境整治资金1431万元。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生态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12月19日发布《上海市生态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办法》,本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9年12月31日。其中规定,将(一)纳入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的排污单位;(二)在本市开展环境服务的第三方机构,包括从事生态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并完成备案的社会监测机构、从事环
为贯彻落实第三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相关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中央生态环境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全面推进美丽浙江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浙江省财政厅会同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结合浙江省生态环境领域工作实际,修订《关
2024年11月,广东省造纸行业协会主办的“2024年广东省造纸行业创新发展大会暨协会第八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在东莞成功举办。大会汇聚了造纸行业的顶尖专家和创新者,共同探讨行业发展的新机遇与未来方向。为大会亮点之一,衡燃科技带来了国家重点推荐的清洁生产技术——“多元有机废弃物湍动流化床清洁高
近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陕煤电力上高有限公司2×1000MW清洁煤电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拟批准公示,详情如下:陕煤电力上高有限公司2×1000MW清洁煤电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拟批准公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厅拟对陕煤电力上高有限公司2×1000MW清洁煤电扩
为规范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了《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本标准规定了土壤环境监测的监测方案编制、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点位布设、样品采集、样品制备、样品流转、样品保存、样品分析及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技术内容。本标准适用于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印发2024年度省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储备库清单(第三、四批),其中包含水污染防治(地表水)项目15项、水污染防治(地下水)项目1项、大气污染防治项目74项、土壤污染防治项目1项。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度省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储备库清单(第三、四批)的通知各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有关规定,现将拟审批的《二街化工园区生产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自公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不含节假日)。一、建设项目概况项目名称:二街化工园区生产污水处理厂建设地点:昆明市晋宁区兴德路与倚阳路
虚拟电厂(VirtualPowerPlant,VPP)是将分布式发电机组、可控负荷和分布式储能设施有机结合,通过配套的调控技术、通信技术实现对各类分布式能源进行整合调控的载体,以作为一个特殊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来源:能源新媒文/李忆作者供职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金璐作者供职于中国华电集团
国家能源集团谏壁发电厂八期2×1000MW清洁高效灵活煤电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项目名称:国家能源集团谏壁发电厂八期2×1000MW清洁高效灵活煤电扩建项目建设单位:国家能源集团谏壁发电厂建设地点:国家能源集团谏壁发电厂现有厂区南侧扩建端建设内容:国家能源集团谏
当春日的暖阳开始驱散冬日的冰雪,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新疆洛浦县,仍残留着丝丝寒意。在苍茫的戈壁深处,遥遥望去,无数道沙石涌起的皱褶如凝固的浪涛。在这片广袤而又充满挑战的沙漠戈壁中,一场与自然共生、与时间赛跑的建设“战役”却进行得如火如荼——中广核新疆洛浦县50万千瓦光伏治沙示范项目
近日,广州环投集团下属广州穗土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下称穗土公司)牵头中标增城区永宁街岗丰村陈家林地块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总金额达2.39亿!本次中标是穗土公司在市场拓展方面所迈出的关键一步,是广州环投集团在“市场化年”和“抓落实年”取得的又一成果,体现了集团在环境综合整治领域的硬实力。该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中节能(天水)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天水循环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掺烧一般工业固废及污泥项目环评文件拟审批公示,项目依托现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生产及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等内容,在不改变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处置规模的情况下,对入炉燃料进行调整,掺烧一般工业
为规范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了《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本标准规定了土壤环境监测的监测方案编制、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点位布设、样品采集、样品制备、样品流转、样品保存、样品分析及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技术内容。本标准适用于
什么是接地网?在电网领域,接地网非常关键。需要通过它将电气设备的故障短路电流或雷电引至地下,以此来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以往都用啥接地材料呢?常见的有镀锌钢、纯铜,但这两种材料在精益求精的电网人眼中还不够完美……因为镀锌钢在高盐碱土壤地区,耐蚀性差,纯铜则成本较高。有没有更好的解
浙江省发布2024年第六批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根据《浙江省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发布管理办法》,现将2024年度第六批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予以公布,本批案例涉及自然保护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土壤污染等新领域,在部门联动协作、非现场监管、有奖举报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请各地认真学习、参考借
福州市人民政府8月5日发布《福州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3年更新)》,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详情如下:福州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3年更新)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2024年6月5日,生态环境部在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上,正式发布《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用全面翔实准确的监测数据客观反映了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情况,全方位展示了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进展和成效。公报显示,2023年,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2025年是分布式光储行业极具标志性的一年。年初,“分布式管理新政”与“136号文”出台,从行业的顶层设计上,正式为“固定电价”时代画上了句号,引领分布式光伏与储能开发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周期,行业格局迎来深度重构。为了深入探讨并推动分布式光储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与
2025年是光储充充满变数的一年,它必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在2025分布式光储创新论坛上,思格新能源中国区解决方案总监季程给出了答案。季程表示,新能源未来全面入市已经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也是整个光伏投资里面最核心关注的问题。整体来看,长期趋势主要有三方面,首
4月22日,由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北极星储能网主办的“2025分布式光储创新论坛”在江苏南京召开。会议期间,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新型基础设施事业部光伏方向华东区域负责人许国栋做了题为《136号文后,分布式光储投融资模式分析》的主旨演讲。许国栋表示,新政之下,光储产业融资市场发生了深刻的
2025年4月22日,由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北极星储能网联合主办的2025年分布式光储创新论坛在江苏南京正式召开。会上,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研究院院长董晓青就园区级“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建设要素分析,打造绿色、高效、智慧、可循环的能源系统进行了深入剖析。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
2025年4月22日,由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北极星储能网联合主办的2025年分布式光储创新论坛在江苏南京正式召开。会上,西安奇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工商业用户侧储能江苏区域总经理马良军就工商业储能投资盈利模式、行业发展挑战及长期价值创造进行了深入剖析。马良军指出,目前工商业储能的盈利点已经比较
4月21日,江苏省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5年无锡市晶体硅光伏组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细则》规定了此产品的抽样方法、检验依据、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判定原则、异议处理及复检,适用于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晶体硅光伏组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原文如下:
2025年4月22日,由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北极星储能网主办的“2025分布式光储创新论坛”在江苏南京召开。会议期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新能源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广恒分享了《分布式光储项目消防安全风险与防范》。在宋广恒看来,储能系统运行过程中电池产生的热量一直是一个重大挑战。
4月22日,扬州市江都区人民政府发布江都经济开发区工业污水处理厂新建二期工程项目招标公告。据悉,该项目业主为扬州市江都区江扬水务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约1.38亿,设备规模1.5万m3/d,项目配套污水管网46.5公里,中水管网11.5公里等,接受联合体形式投标。具体信息如下:江都经济开发区工业污水处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宜兴新建镇60MW/120WMh储能电站(EPC)项目中标公告发布,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联合体以12486.591968万元中标该项目,折合单价1.041元/Wh。项目招标人为兴建普睿(宜兴)储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一、全省供应情况3月份,全省管道天然气消费量28.3亿立方米,同比增加4.8%。1-3月份,全省管道天然气消费量83.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5%。二、全省消费情况3月份,城市燃气天然气消费量18.3亿方,同比增加2.3%;发电天然气消费量8.2亿方,同比增加11.8%;直供工业天然气消费量1.8亿方,同比增长1.7%。1-
4月21日,徐圩新区零碳园区建设规划采购公告发布,最高限价480万元。详情如下: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JSZC-320700-YJZX-G2025-0001项目名称:徐圩新区零碳园区建设规划预算金额:480.000000万元最高限价(如有):480万元,投标报价超过最高限价的投标无效。采购需求: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提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