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近日,《广西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并由广西海洋和渔业厅正式印发和组织实施,意味着广西首条生态红线制度聚焦海洋生态保护。方案》划分了2类禁止类红线区和8类限制类红线区共54个,确定了预期控制指标为:大陆自然岸线(滩)保有率不低于35%;广西海岛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85%;海洋生态红线区面积占广西管辖海域面积的比例不低于35%;到2020 年,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一、二类)不低于91%。《方案》全文如下:
广西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
前言
生态保护红线是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严格管控边界,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必须严守的底线和生命线,是国家重要的生态用地。通常包括为保障和提升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必须实行严格保护的水流、森林、山岭、草原、湿地、滩涂、海洋等自然生态空间,是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西沿海海岸曲折,海湾和入海河流较多,因此,广西沿海海陆相互作用明显,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广西沿海还分布有红树林、海草、珊瑚礁等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广西沿海被定位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近年来,广西沿海的开发力度加大,经济发展造成环境压力增大,岸线利用增多,填海面积增加,导致海洋资源衰减,海洋生态系统退化,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等环境问题。为实现广西沿海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这就亟需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海洋生态红线制度。
划定广西海洋生态红线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有关要求,加快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参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海洋功能区划》、《广西海岛保护规划》等纲领性文件,根据环境保护部下发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修订版)》、国家海洋局下发的《全国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指南》的要求,划定广西海洋生态红线。
在GIS平台支持下,创建广西生态红线数据库,运用叠加分析、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最终完成广西沿海生态红线划定,根据程度不同具体划分为禁止类红线区和限制类红线区,并进一步明确红线区内的生态保护重点与方向。
第一章 总体要求
一、 指导思想
按照优化国土空间功能格局、推动经济绿色转型、改善人居环境的基本要求,以维护生态功能和提升生态质量为重点,结合广西自然资源特色,在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脆弱区划定海洋生态红线,切实加强保护与监管,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划定原则
——保住底线、兼顾发展:以海洋自然属性为基准、以社会属性为辅助,在维持海洋生态功能基础上,明确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环境质量底线,同时考虑国家、地区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需要,为未来海洋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留有空间。
——分区划定、分类管理:根据海洋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保护要求,分区划定海洋生态红线区,制定差别化管控措施,实施针对性管理。
——生态保护、整治修复:坚持生态保护与整治修复并举,将重要、敏感、脆弱生态系统纳入海洋生态红线区范畴,限制损害生态功能的产业扩张;对于已经受损、需要开展整治修复的生态系统,也要纳入生态红线范畴,遏制进一步的生态破坏。
——有效衔接、突出重点:与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和省级海洋功能区划、全国海岛保护规划以及国家重大区域发展规划等涉海区划规划衔接,与陆域生态红线有效衔接,重点突出海洋生态保护,对红线区域的管理要严于其他区划、规划。跨省、市近岸海域的红线划定应保持协调性、衔接性。
三、 控制指标
1. 广西大陆自然岸线(滩)保有率不低于35%;广西海岛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85%;
2. 广西海洋生态红线区面积占广西管辖海域面积的比例不低于35%;
3. 到2020 年,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与国家海洋局下达指标一致。
第二章 广西海洋生态红线划定内容
一、 划定范围
广西海洋生态红线划定范围涉及海域总面积约为6821km2,以2008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大陆海岸线为北侧边界,以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的粤桂海域行政区域界线为东侧边界,以粤桂海域行政区域界线南端点向西的直线为南侧边界,以2014年修测的中越国界为西侧边界。涠洲岛和斜阳岛及其周边海域面积258.92km2(图1)。
二、 广西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法
在资料收集整理、现场勘查、专题研究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技术相关文件的要求,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开发利用现状和规划、发展需求、海洋和海岛资源、海洋环境、海岸线性质和形态、保护和使用现状、生态问题等客观因素对广西海域的以重要河口、重要滨海湿地、特别保护海岛、海洋保护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遗迹、珍稀濒危物种集中分布区、重要滨海旅游区、重要砂质岸线及邻近海域、沙源保护海域、重要渔业海域、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为重点的海洋生态功能区、海洋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三类海洋生态红线区和自然岸线进行识别,确定生态红线区性质。根据所识别的海洋生态红线区位置和分区,同时应用现场勘察、卫星遥感图像解译、水深地形、海洋水文、海岸特征、海岛生态的研究等技术手段,确定红线区的边界和自然岸线(滩)。
海洋生态红线区边界的确定以保持生态完整性、维持自然属性为原则,以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控制建设活动和便于管理需要为目的。根据广西海域管理实际情况,海洋生态红线区范围依据《全国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指南》中海洋生态红线区范围确定方法确定。海洋生态红线区还与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相衔接,部分红线区边界确定参考了海洋基本功能区的边界。海洋生态红线区的识别以行政区(地市级)为行政单元,确定区域内的重要生态功能区、海洋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分布情况。
各类红线区和自然岸线具体按如下方法确定边界:
(一) 禁止类红线区
指海洋生态红线区内禁止一切开发活动的区域,具体海域范围包括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区和预留区。
(二) 限制类红线区
指海洋生态红线区内除禁止类红线区以外的其他区域,具体海域范围包括海洋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的适度利用区和生态与资源恢复区、重要河口、重要滨海湿地、重要渔业海域、特别保护海岛、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遗迹、重要砂质岸线与邻近水域、沙源保护海域、重要滨海旅游区、珍稀濒危物种集中分布区、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分布区。
1、 自然保护区限制类红线区
在国家和省两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除已划定为自然保护区禁止类红线区以外区域划定为自然保护区限制类红线区。
2、 海洋特别保护区限制类红线区
在国家和省两级海洋特别保护区范围内,除已划定为海洋特别保护区禁止类红线区以外的区域划定为海洋特别保护区限制类红线区。
3、 重要河口
生态红线区范围原则上根据自然地形地貌分界范围确定,实际根据水深地形、卫星遥感等资料和实地勘查的方法判断河口地貌形态,向陆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海岸线,向海一侧的边界大致到河口拦门沙外侧水深约1~5米的位置。
4、 重要滨海湿地
生态红线区范围为自海岸线向海延伸3.5海里或6米等深线内的区域。实际划定过程中,由于广西近岸潮滩坡度较缓,近岸海域水深较浅,滨海湿地多位于海湾内,因此,滨海湿地生态红线区范围为自岸线向海大致至湾口或口门外区域或至5米等深线。
5、 特别保护海岛
生态红线区范围以特别保护海岛及其海岸线至6米等深线或向海3.5海里内围成的区域。根据海岛及周边海洋环境、开发利用现状、功能区划等,适当调整范围。
6、 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遗迹
生态红线区范围以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遗迹及其海岸线向海扩展100米的区域。
7、 珍稀濒危物种集中分布区的生态红线区
范围为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范围及迁徙通道。
8、 重要滨海旅游区
生态红线区范围为以重要旅游区向海扩展100米的区域。
9、 重要砂质岸线及邻近海域
重要砂质岸线及邻近海域的生态红线区范围为以砂质岸滩高潮线至向陆一侧的砂质岸线退缩线(高潮线向陆一侧500米或第一个永久性构筑物或防护林),向海一侧的最大落潮位置围成的区域。实际划定过程中,考虑到海洋水动力及邻近海底地形的差异,按如下方法划定:向陆一侧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的海岸线,向海2千米内围成的区域,根据不同海底地形、海洋动力环境及红线区总体宽度等因数作适当调整。
10、 沙源保护海域
沙源保护海域的生态红线区范围为以高潮线至向陆一侧的砂质岸线退缩线(高潮线向陆一侧500米或第一个永久性构筑物或防护林),向海一侧的波基面。
11、 重要渔业海域
保护范围主要为重要渔业资源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实际划定过程中,主要按照国家及省两级海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范围划定,种质资源保护区的界线以审批的拐点坐标为准。
12、 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的生态红线区
红树林的生态红线区范围为现场核测区域与正在或规划实施生态整治修复区域叠加得到的范围;珊瑚礁的生态红线区范围为现场核测区域与正在或规划实施生态整治修复区域叠加得到的范围;海草床的生态红线区范围为现场核测区域与正在或规划实施生态整治修复区域叠加得到的范围。
(三) 自然岸线
自然岸线是指由海陆相互作用形成的海岸线,包括砂质岸线、淤泥质岸线、基岩岸线、生物岸线等原生岸线,以及整治修复后具有自然海岸形态特征和生态功能的海岸线。
界定为自然岸线的原则:
海岸的自然过程和生态功能得到了有效的维护或者加强。
存在自然的岸滩,基本保留了原始的岸滩和水下岸坡。
经整治修复仍然具有海岸的自然属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0550号建议的答复函,其中提到,截至目前,陕西省已核准镇安、曹坪、山阳、佛坪、沙河、大庄里6个抽水蓄能项目,总装机容量890万千瓦。其中镇安项目已正式投产发电,山阳、佛坪、沙河项目已进入建设阶段,曹坪、大庄里项目正在推进开工前手续办理
近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对赵明翠代表提出的《关于将石泉抽水蓄能站点纳入国家抽水蓄能“十五五”重点实施项目的建议》做出答复。其中提到,下一步,陕西省将依据《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在国家能源局确定的相应规划期发展需求规模下,统筹站点条件、电网接入、生态环境、建设成本及电价承
在云岭大地的群山之巅,借助风电机组的力量,呼啸的山风正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不仅改写了云南的能源版图,更成为推动边疆地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中国大唐集团深耕云南二十余载,以风电开发为笔,以山川为卷,绘就出一幅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协同共进的新时代画卷。风电绘就彩云之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内蒙古鄂温克电厂全额自发自用8万千瓦风电项目获得批复,标志着鄂温克旗首个风电项目正式落地。鄂温克旗发改委表示,该项目作为鄂温克旗风电破题之作,对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此次获批的8万千瓦风电项目,与传统风电项目不同,该项目采
全球新能源产业进入高速增长期,但政策不确定性、技术迭代加速、国际竞争加剧等因素导致法律风险频发。近年来,全球新能源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然而,行业高速发展背后暗藏多重法律风险。(作者:莫泰京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新能源行业法律风险白皮书——合规挑战与应对策略目录一、行业趋势
在国家“双碳”战略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西电东送南通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这条连接云南、贵州、广西与广东的能源主动脉,其电力供需格局正在遭受新的挑战: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西电东送南通道供受两端地区电力需求迅猛增长,2024年广东省发用电差额飙升至2165.7亿千瓦时
据国润瀚海环境消息,2025年4月15日,东川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东川区自然资源局与国润瀚海环境联合召开重点项目推进会议。会议围绕项目审批手续推进、招投标进展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加速落地实施阶段。01多方联动,高效推进审批流程会上,项目开发团队详细汇报了当前各项审批手续
3月26日至27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深入大唐西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在建和在役项目调研,看望慰问奋战在雪域高原一线的干部职工。他强调,西藏是集团公司的战略要地、发展重地。西藏公司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重点
3月22日上午,运达崇阳水坑分散式风电项目在桂花泉镇三山村正式开工建设,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晨光,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副秘书长田野,县委副书记、县长徐望,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顺荣,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效斌,县政协副主席孙文甫出席开工仪式。据了解,运达股份是
日前,《深圳市2025年重大项目计划》已正式印发,共安排重大项目798个,总投资约3.15万亿元,其中建设项目679个,年度计划投资3076.4亿元。其中重大建设项目679个。其中续建项目565个,年度计划投资2692.7亿元;新建项目114个,年度计划投资383.7亿元。重大前期项目119个,总投资2135.7亿元。2025年市
3月7日,国能天津公司津滨热电废水排放至污水处理厂技术改造EPC项目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发布。天津公司津滨热电废水排放至污水处理厂技术改造EPC项目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第一章公开招标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天津公司津滨热电废水排放至污水处理厂技术改造EPC项目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
6月30日,江苏自然资源环境厅发布《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076号建议的答复》。其中提到,发展海洋蓝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下一步将通过持续深化蓝碳交易、加强碳汇认购司法适用研究协同推动江苏省蓝碳司法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全文如下: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076号建议的
当地时间6月12日,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应邀出席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通过海洋空间规划推动蓝色经济与可持续海洋发展”主题论坛。据介绍,中广核积极拓展海上清洁能源应用场景,已打造近20个海上风电、海上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474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148亿千瓦时,能够满足
海洋覆盖了地球70%以上的面积,它是人类及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命之源。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今年的主题是“心怀敬意,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海洋”。据统计,每年约1270万吨垃圾排入海洋,其中塑料垃圾多达800万吨,这些垃圾需要经历数百年才能降解,每年约1500万海洋生物因塑料垃圾死亡。中国浙江省台州市
近日,《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已由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25年5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文件指出,省、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能源等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大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推进液化天然气等接收及储气设施、配套码头和配套外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双碳”目标的时代浪潮中,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积极响应连云港市“无废城市”建设号召,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行动,全力推进“无废港口”建设,在港口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木上,踏出了稳健且精彩的步伐。组织引领,制度护航,筑牢建设根基。集团建立起强有力的“无废港口”建
日前,山东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海洋生态保护与渔业融合发展EOD项目EPC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中建青岛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日照市东港区城乡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联合体),投标
近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广东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表》,共计2490个省重点项目清单。其中,重点建设项目1489个、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1001个,分为基础设施工程、产业工程、民生保障工程三大类。北极星汇总汇总环保项目如下:惠城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中山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云浮市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山东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2025年工作要点》。详情如下:关于印发《山东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鲁环字〔2025〕18号各市生态环境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自然资源和林业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局、水利(水务)局、农业农村局:现将《
3月6日,山东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海洋生态保护与渔业融合发展EOD项目EPC资格预审公告发布。本项目采用“生态治理+产业开发”EOD开发模式,主要实施5个子项目,生态治理部分主要实施涛雒镇域河道生态修复项目、海水养殖尾水集中处理项目。计划投资额:约284500.00万元。公告如下: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海洋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务院关于《京津冀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指出:河北省发挥环京地区优势,以及生态、矿产、港口、海洋等特色资源优势,强化支撑区域产业链创新链构建、农产品供应保障、能源保供、生态环境优化、文旅康养服务等功能,以石家庄市辐射带动冀南地区加强与北京、天津、河
1月20日上午,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济南隆重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山东绿色转型实现突破。获批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1.15亿千瓦,占比历史性超过煤电。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开工,招远核电一期获得国家批复,核准和在建核电机组1003万千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制定的《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这一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资源跨省跨区流动的“任督二脉”正式打通。想象一下,你住在A省,但你用的电可能来自B省甚至更远的地方。这就是跨电网经营区电力交易的魅力所在——它让电力资
1、投资6.56亿元!广西100MW风电项目开工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太平风电项目举行开工仪式。武鸣太平风电项目总投资约6.56亿元,规划总装机容量100MW,将安装16台单机容量6250kW的风电机组。2、1300MW!中石油某海上风电项目中标结果公布7月1日,中国石油某海上风电项目第一阶段前期技术咨询及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11日,兴宾岜王山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及附属设备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规模共计150MW,明阳智能预中标,投标报价34185万元,含塔筒单价2279元/kW。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垃圾发电作为一种将废弃物转化为能源的有效方式,逐渐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2025年上半年,垃圾发电市场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呈现出一定的发展态势。北极星统计上半年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将从中标单价、中标企业、项目分布等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迈向常态运行之后,中国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电网突破经营区域限制,建立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中国统一电力市场“最后一公里”被打通。今年6月底,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正式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阶段,标志着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试行验证”迈向“常态运行”。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
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7月1日至9月15日,超20亿千瓦时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的电能,将通过闽粤联网工程全天候送至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跨经营区电力交易进入常态开展新阶段。这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此次交易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打通电力“丝路”共筑全国大市场——访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蔡葆锐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制定的《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这份跨经营区常态化交易的顶层设计甫一亮相,便引发行业高度关注。政策的关键突破点在哪里,如何更有效地
今夏迎峰度夏关键期,当200万千瓦的电力负荷沿着云霄直流输电系统、跨越经营区界限,从南方电网腹地直抵国家电网辖区的华东区域,我国电力市场制度性突破再下一城。这是《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批复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经营区电力中长期市场按月开市的首笔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在该机制框架下,广州电力交易中心与北京电力交易中心联合组织,成功达成南方送华东7至9月电力互济交易,成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自7月1日起至9月15日,超20亿度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的
热浪席卷,电力迎峰度夏保供战已全面打响。截至7月9日17时,南方电网最高电力负荷达2.52亿千瓦。南方电网公司坚决扛牢电力保供政治责任,从智能调度、运行管理、市场化改革、应急抢修等方面,抓实迎峰度夏保供电措施,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全力打赢这场关乎经济发展、关乎民生福祉的电
7月9日,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宣布,我国已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这一突破的背后,是我国电力资源配置格局的历史性重塑。回望来时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构想历经二十余载接续探索。2002年,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